我的钢铁网:当前,国内废钢回收行业正面临一场由“税票紧张”引发的连锁反应:因770号文陆续落地推进,目前低成本税票大幅减少,导致部分钢厂结款周期延长,后续或将影响废钢收货效率。这一现象背后,是进项发票短缺、税务合规趋严与行业传统运作模式之间的矛盾
为解决税票难题,行业目前尝试了多种路径。其一,继续寻找低成本税票来源;然而,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第770号文的深入推进,此类税票来源不仅额度有限、稳定性差,而且成本也有攀升趋势,已难以支撑大规模合规运营。其二,尝试由钢厂直接对散户实施“反向开票”;尽管这种方式在票据合规性上有所进步,但实际操作中手续繁杂、成本高企,且潜在税务风险仍不容忽视。其三,则是与废钢回收加工基地合作——由基地通过反向开票方式集中收货,在获得工信部准入资质,完成即征即退的税收返还后,综合税负成本可控制在10%-12%左右,加工基地再向钢厂带票供货,形成闭环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770号文的落地,以及2026年起反向开票的全面执行,废钢市场将迎来根本性变革;行业合规进项凭证将主要依托两大途径:一是由产废企业或拆迁项目带票销售,此类票据目前综合成本约在7.5-7.9%之间,但实际操作中须严格确保票货合一,并建议同步查验购货合同、出厂磅单等原始凭证,以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二是通过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反向开票方式获取进项凭证,该方式正逐步成为重要的合规票据来源
在此背景下,传统“低成本税票”模式额度预计将大幅收缩,而具备规模资质的回收加工企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向集中化、规模化、合规化的转型趋势不可逆转。未来钢厂势必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维持原有票源合作,另一方面将加速与大型回收加工基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模式。
目前钢厂与废钢回收加工基地合作模式的主要障碍在于税负仍相对偏高。但随着未来市场发票成本的整体上升,两者之间的价差将逐步收窄;预计未来,钢厂与加工基地合作的模式将持续增多,而前瞻性布局必将成为企业抢占赛道的关键。
面对反向开票复杂的操作流程与合规要求,专业监管平台的作用愈发重要。例如,由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与城仓集团共同成立的山东发展绿色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所打造的“鲁循链通”平台,正是这一领域的积极尝试。该平台在山东省工信厅、财政厅、税务局等多部门共同支持与监督下运行,致力于构建标准化的再生资源业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票货分离”、信息不透明等风险。
为推动行业共识与合作落地,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发展绿色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日照财金城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将于济南高新禧悦东方酒店隆重举行。此次盛会旨在共商税改新背景下再生金属产业的机遇与路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研判和对接平台。
未来已来。唯有主动适应政策导向、加速供应链合作与技术创新,才能在废钢行业新一轮洗牌中赢得先机。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生产旺盛,钢材供应压力显著提升
内蒙古动力煤矿山超产核查情况调研
螺纹钢期货尾盘翻红,钢价或涨跌有限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