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上午,"砼英会"混凝土企业转型升级游学考察团一行中冶建工集团重庆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在绿色生产、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及质量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中冶建工集团重庆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陈建松、副总经理钟友谊、总工程师班克成、副总经理胡波、生产设备部部长于泽东、技术中心副主任罗东升、办公室主任周俊丽、技术中心工程师何牟及团队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考察团一行实地参观了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室、展厅、数字化中心、绿色环保型搅拌站生产线。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团队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的运作流程,该系统实现了从订单接收、配比设计、生产调度到车辆运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准度。在研发中心,考察团一行对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先进的检测设备、严格的原材料及成品质量管控体系表示了高度认可。
座谈会上,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总经理陈建松对砼英会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市场布局、经营理念以及在绿色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公司始终秉承中冶建工集团“用户至上 诚信为本 服务高效 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坚持走绿色化、智能化、高质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可靠的混凝土产品与技术服务。他希望通过此次砼英会的交流平台,能与行业同仁加深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据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副总经理钟友谊、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总工班克成及副总胡波介绍,早在1985年,中冶建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九龙坡区水碾村建成启用,是西南地区首座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022年,中冶建工集团重庆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专业从事预拌混凝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面向市场提供高品质、高性能混凝土产品,涵盖C10至C120各强度等级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创新研发出低碳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橡胶集料混凝土、废弃玻璃混凝土等绿色产品,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建材低碳环保;持续深耕特殊混凝土产品市场,研发出透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透光混凝土、UHPC、清水混凝土、配重混凝土等特殊混凝土,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孙继成秘书长对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感谢,并对公司在绿色环保、数字智能、科技创新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孙继成秘书长指出,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在厂区环保设施投入、废水废浆循环利用、降尘降噪措施以及智能化升级等方面的实践,走在了行业前列,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双方还就固废资源化利用、流态固化土、固废胶凝基材料、当前市场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双方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推动混凝土行业向环保、智能、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贡献“混凝土”力量。
考察行程掠影
【标准规范】
【会议培训】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咨询服务】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