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中国中冶工作会精神
展示“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优势
加快推动中国中冶再转型再升级
我们策划推出“共铸辉煌•中冶名片”专题
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各子企业特色产业
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冶名片”
有效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为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全力以赴实现“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
作为河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二十二冶在双碳节能、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国家政策和目标的要求下,经历了由单一冶金产品向超高层、大型场馆、电力桥梁等多元化产品转型,由零星产品制作向国内工程总承包和海外工程拓展,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提升,形成设计、制造、安装、检修、检测一体化的“二十二冶钢构”品牌效应。
中国二十二冶工业园
01
于逆境中探索时代脉搏
1976年8月25日12时,伴随着现场的欢呼声,第一炉“志气钢”汩汩流出,当天所出钢锭被轧成了螺纹钢,运送到唐山重建的施工现场,成为了唐山市再度崛起的钢铁脊梁,至此前来驰援唐山抗震救灾的二十二冶人便扎根在冀东大地淒水河畔。
唐山钢铁公司扩建炼铁一期工程
1998-1999年,围绕实现“二年中变化”目标,中国二十二冶开启了钢结构产业的探索之旅。初期钢结构制作是在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二十二冶基地2.38万平方米露天跨生产车间进行,年产量约1万吨,主要制作国内冶建工程产品,先后承建唐钢一炼钢大修、邯钢2000立方米高炉、邢钢轧钢等工程。
邯钢2000立方米高炉工程
遵化建龙钢厂高炉工程
单纯承揽冶金行业项目只能求生存,为在大环境下谋求发展,中国二十二冶在民用建筑、公共设施和重钢结构工程领域下功夫,取得了新进展与新突破。2001年8月,二十二冶工业园钢构中心建成投产,建成重型H型钢、轻型H钢、箱型结构等生产线,钢结构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到2002年底,钢结构制作产能由进驻工业园前年产1万吨提高到年产3万吨。这个时期,先后承建了山东泰钢高炉、津西铁厂高炉、包铝一期电解厂房等冶金工程;北京科技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投资大厦、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技术培训中心等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钢结构工程,二十二冶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十二冶工业园钢构中心建成投产
02
于规划中催生钢铁变革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中冶“二五”发展战略总规划的指引下,2003-2007年,中国二十二冶钢结构产业由冶金产品向民建高层转型,同时施工领域逐渐向海外市场拓展。工业园钢构中心于2007年进行配送、除锈、涂装等车间扩建,厂房面积扩大到6.2万平方米,产能由年产8万吨扩大到10万至15万吨以上。曹妃甸装备制造基地于2008年8月建成投产,生产车间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有物料加工、埋弧焊、铆焊、电焊、流水线、塔筒生产、防腐涂装七条生产线,钢结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万吨。
莱钢大H型钢生产线1880立方米高炉工程
唐钢酸洗冷轧镀锌彩涂工程
随着钢结构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现代化钢结构生产线和先进设备助推钢结构生产制作跨越式发展。2006年5月,中国二十二冶参建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工程,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在工程建设中,中国二十二冶用时17个月,将三个巨型腰桁架的高质量制作、异型构件的高精度拼装以及中厚板高难度焊接的“三高”一一攻克,创造了国内超高层钢结构的制安奇迹,使国贸三期以挺拔的身姿亮相北京朝阳CBD街区。该工程以330米的建筑总高度刷新了当时北京第一高楼纪录,为提升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全球世贸中心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意义重大深远,荣获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工程
2006年10月,中国二十二冶承建西安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工程,该塔主体结构为钢骨混凝土结构,由竖向钢骨柱和水平钢骨梁组成。项目团队通过预设调整值和精确测控等技术手段克服了结构自重、活荷载以及相对沉降等难题,确保了结构最佳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采取控制焊接变形、消除残余应力,做好消氢、防风等措施,保证了焊接质量;针对不同节点类型,采用相应施工技术和工艺,确保了节点施工质量和受力性能,荣获2010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陕西西安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03
于发展中塑造钢构名片
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和历练,2008年,中国二十二冶大力开发高端、一体化钢结构市场,形成集约化管控和协同效应,以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重点开发钢结构互联互通产品、超高层钢结构一体化工程、钢结构公共建筑及钢结构住宅,并大力拓展海外钢结构市场,形成产品化供应模式。
2013年12月,继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工程后,中国二十二冶又参建了北京国贸三期B阶段工程。在工程建设中,中国二十二冶用时27个月,顺利通关将异型构件难焊接的技术破冰、坡口加工难处理的技术创新、施工进度难协同的技术“三难”关卡,以一流的技术再次刷新北京新地标。为国贸地块“巨幅拼图”的完美呈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国贸三期B工程
2019年4月,中国二十二冶参建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站房),项目团队以“高质量高技术高速度”的姿态,让这座始建于1895年,由205815吨钢构、524根巨型钢柱、30550条焊缝筑起的占地398850平方米、年发送旅客超70000000人次的智能化交通枢纽的中国铁路站房,再次迎来“新生”,从北京最早火车站“变身”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该工程发明的《超大型厚板十字箱型构件的制作方法》专利应运而生,并应用于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解决了超大型厚板十字箱型构件的焊接变形大、吊装翻个难、端部尺寸控制难的施工难题,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程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
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站房)
04
于蓝图中打造行业标杆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绿色低碳的战略需求,国内外市场对钢结构构件的需求逐渐以加工厂加工为主转为以热轧型钢构件为主。为符合当今市场发展趋势,2023年3月,中国二十二冶联合多家技术公司,创建课题“热轧型钢构件标准化产品开发及其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热轧型钢应用。同时,在项目施工实践中,中国二十二冶注重项目部场地布置及优化,通过施工模拟对平面布置实施动态调整,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多个项目施工生产中应用PKPM-CES碳排放计算软件,大幅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碳排放计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二十二冶召开中国中冶“181计划”重大研发项目“热轧型钢结构产品全周期数字化平台建设”课题启动会
2024年3月,在中国中冶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二十二冶制定了《智能建造三年行动方案》战略指引,始终践行企业文化,不断探索钢结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持续完善数字二十二冶钢结构场景,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建造机器人等智能化生产体系,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示范引领。
智能装焊联合工作站
钢结构深化设计软件“22MCC-DetailWorks(DW)”
2025年2月,河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唐山隆重召开,中国二十二冶当选河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协会将推动钢结构行业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合作,助力全省钢结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标志着河北省钢结构行业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河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成立大会
截至目前,中国二十二冶在各类钢结构业务领域,累计荣获鲁班奖5项;詹天佑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项;钢结构金奖27项(包含2项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优秀焊接工程奖15项;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3项;北京市结构长城杯2项;其他省部级奖项7项。
通过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成果评价的研发课题(含示范工程)53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以及协会的科技奖38项;微创新5项,高价值专利奖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6件,授权外观专利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5件;获国家级工法1项,企业级工法38项,省部级工法39项;参编规程与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15项;发表科技论文58篇。
未来,中国二十二冶将依托产业、技术优势,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走好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打造钢构企业改革样板。
2025216425
来源丨 中国二十二冶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485期
5876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