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天山南北瓜果飘香,万里铁道线上列车飞驰。9月11日,在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西车辆段“豆亚龙动态检车员技能大师工作室”内,全路技术能手、货车5T中心一班工长豆亚龙面向职工开展防范事故车上线运行检查技能培训。
“从前,老一辈铁路人靠手绘图纸、口传心授培养新人,师傅带一个徒弟要三五年;现在,我们有模拟演练基地、线上学习平台,新入职青工半年就能独立作业。”坐在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内,33岁的豆亚龙眼里满是对新时代铁路人才培养的感慨,“现在,青工学技术的劲头特别足,我要全力帮助他们成长。”
自1958年兰新铁路铺轨进疆,一代代青年铁路人在戈壁荒原上接力奋斗,而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正为新疆铁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过程中,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精准开展补强培训。
特别是2018年以来,该局集团公司先后投资2.5亿余元建成新疆铁路“一主三辅”培训基地、7个站段综合演练基地以及48个异地车间练功场,为开展实战化、精准化培训创造了条件,青工在实践中成长为铁路安全的守护者。
“从‘会操作’到‘能创新’,我们要让青工成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职工培训部负责人介绍,新疆铁路构建了“师徒结对+技能竞赛+项目攻关”等培养模式,每年举办多种专业技能大赛,鼓励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开拓创新。
乌鲁木齐西车辆段是新疆铁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样板单位。“针对青工比例不断增加的实际,段党委建立人才培养发展通道,拓宽优秀青工职业发展途径,制订培养规划,构建人才优势,为今后发展持续蓄能。”该段党委书记尹鹏飞说,“全段现有特级技师12人、高级技师93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达72.5%。段里鼓励优秀青工积极参与重点工作任务,竞聘班组管理岗位。”
28岁的乌鲁木齐电务段信号工冯小龙就是岗位成才的代表。“刚入路时,我对业务还不太熟悉,信号机故障排查要靠师傅指导。现在,我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把故障排查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20分钟。”冯小龙骄傲地说。
如今,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干部职工业务技能不断提升,53人在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高技能人才占比达53.6%,赋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
从手绘图纸到数字技术运用,从经验传承到创新驱动,新疆铁路的人才培养变迁,不仅是铁路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一代又一代铁路人接力奋斗的见证。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特别报道组、新疆记者站(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嵇红 关拥军 谢琦 王士丛 陈梦竹
图片:关拥军 摆风亮 李晓坤 陈继伟
编辑:金炫美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