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称为“地球边缘”的龙头山大断崖,眼前的道路于山间蜿蜒盘旋、不断爬升,一开始的蓝天碧水和悠悠青山,也逐渐被雾起之后的若隐若现与山壑积雪所替代。当天色逐渐变暗,山水的变幻开始归墟于眼前的一片深邃,直到在幽幽深山中现出点点微光,那就是五矿二十三冶矿业公司小沟磷矿项目部的所在地。它处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一处山坳之中,三面环山,自项目开工建设,这原本沉寂的深山摇身一变就成为矿业人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
面对龙头山大断崖之下的美景,来游玩的游客必然不会失望而归,但对于奋战在矿山建设一线的我们来说,那巍峨陡峭的高山、偏僻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雨雪、云雾天气就显得非常不“友好”。小沟磷矿项目有井巷工程、选矿工程和地面建筑工程,作业面多且广,而业主方移交的部分基准点是安置在山上,所以在进行导线复测时,“登高”就成了我们必经的一项运动。到达基准点后,大家都齐刷刷地先放下手中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让粗喘的大气缓和几分,再立脚架、安仪器。然而,基准点的距离动辄就是上百米,在晴天尚可正常作业,可一旦空气中夹杂起袅袅薄雾,就需要多地增加测回数来保证精度。在一次次的复测中,身上也从最开始的浑身冒汗到手脚冰凉。
本以为对这项“登高”运动会习以为常,但年后复工的一次紧急性的放线经历,让我在这“地球边缘”下的故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叮铃铃——”凌晨三点,寂静的夜晚被一通电话打破,从朦胧睡意中惊醒,便听到夜晚值班的同事传来急促的声音,“南采区1号辅助斜坡道作业面出现大量的间隙水,现场需要立刻对转弯处的中线进行放样,快来!”接收到指示,我抓起身旁的衣服边穿边回应“好的马上就到。” 顾不得眼睛的困涩,叫上测量的小伙伴,收拾好仪器后就火速朝现场赶去。穿过狭长幽暗的巷道,越靠近作业面听到的水流声就越大,直到看见作业面边帮靠顶的位置间隙水如注般地涌出,不少水流还沿着顶板向更远处流去,整个作业区域像是下起了瓢泼大雨。在抵达作业面后,含水层涌水的情况比我们预设的更加恶劣。大量的涌水让巷道水沟内的景象一改往日之平缓,变得急流涌动,大面积的顶板滴水侵蚀路面。眼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干预,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更会对已成形的巷道和路面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不敢有所迟疑,在确认周边环境的安全后,我们立马开始架设仪器准备放样。主测时,虽然我离作业面有些距离,可所处顶板的滴水还是让人避无可避,不一会儿工夫,工作服就已湿了大半。而打钻的小伙伴在突水点附近,水流太大让他不得不从值班室找了一件装药人员的雨披穿上,这才勉强能进行中线放样。在巷道涌水的影响下,我们调整放样水平角差和平距异常艰辛。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比激光在顶板位置和仪器上显示的差值来确定放样点,而在当时的情形下,根本无法锁定激光的位置,只能让打钻的小伙伴先用手挡住激光,再一次次根据我从仪器上测量出的结果,反复进行调整,直到符合放样的精度要求。
经过紧急放线和对现场掘进作业人员的交底,2个小时后顺利完成了这次紧急性的测量任务。之后,通过各工种密切配合,仅用3个工作循环就完成了这段10余米含水层巷道的成巷施工,施工进度与质量也均未受到影响。
当我走到硐口时,身旁的同事脱下了被雨水浸透的雨披。昏黄的矿灯下,他仿佛浑身蒸腾着白茫茫的热气,在寒冷的晨雾中袅袅升起。那氤氲的水汽与破晓时分的山岚交织在一起,在黎明的微光中,勾勒出矿山人特有的身影。
我们在“地球边缘”下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交织碰撞于此,在大山深处镌刻着矿业人的共同理想,在锦绣山河间奏响一曲以热血与汗水谱就的壮美赞歌。测量放样、巷道掘进、装药爆破、出渣检撬、锚网支护……那一道道关于井巷开拓的工序在我们手中环环相扣,扣起来的不只是矿业人在岗位上的坚守和奋进,更扣着矿业人对“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躬耕践行。
2025215423
来源丨 五矿二十三冶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484期
5874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