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昆仑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金旗特大桥顺利合龙。该桥在塔梁固结体系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类型中,建设规模与桥梁高度均为世界第一,为有“桥梁博物馆”美誉的贵州再添新地标。
顺利合龙
金旗特大桥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境内,横跨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V型深切峡谷,桥址区海拔高达1300米,跨越猫跳河。大桥全长672米,采用169米+320米+169米双塔双索面双幅斜拉桥结构建设,是一座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其主塔采用A型钻石形塔柱,总高度达300.6米,塔顶至谷底水面的高差超过355米,地势险要、技术挑战巨大。
正在建设中的金旗特大桥
攻坚克难:
破解三项世界技术难题
作为乌长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金旗特大桥的建设面临300米超高连体塔施工塔梁固结体系钢梁安装线形精确控制超大型堆积体及卸荷裂隙带爆破清除等三项世界技术难题。
项目团队针对超高主塔的混凝土施工,专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围绕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超高压泵送设备选型、管道布设优化等展开系统研究,最终实现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300米高塔一次泵送至顶,保障了主塔施工质量与效率。
面对深切峡谷和复杂地质,传统的桥塔与主梁可相互移动的体系已难以满足要求。项目团队经过精密论证,创新性地采用塔梁固结体系,将桥塔与主梁刚性连接,增强桥体整体刚度和抗扭转性能,有效应对峡谷强风和多变气候的挑战。
在主塔施工过程中,建设者还采用超重型全封闭液压爬模系统,该技术不仅稳定性高、操作性强,还具备施工安全性好、作业速度快的优势,有力保障高塔施工平稳推进。
大桥合龙段施工现场
匠心独运:
智能科技铸就毫米级精度
项目团队还创新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与智能化实时监控系统,对主塔施工全过程进行毫米级垂直度控制,钢混叠合梁拼装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体现出中国桥梁建造技术的高精度与智能化发展方向。
金旗特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实践,更是一次技术集成与创新突破。建设过程中,团队系统总结并形成《高墩大跨斜拉桥结构施工期风致振动与控制措施研究》《超高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精细化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超高索塔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技术》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为今后同类桥型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南。
大桥全貌
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显著完善贵阳“五环、十八射”高速路网架构,助力构建贵阳都市圈1-2小时交通圈,实现沿线区域“半小时上高速、一小时到机场”,大幅提升交通便捷度。此外,该线路还将有效串联兰海、沪昆、银百等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成为联通黔中经济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关键大通道,对促进黔中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优化布局具有深远意义。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