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竖井龙门吊超深井吊装中,克服风载扰动需从结构设计、动态控制、环境监测及操作规范四方面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如下:
一、结构优化:提升抗风刚度与稳定性
1、高强度桁架结构:采用三角桁架或箱型梁设计,增加主梁与支腿的截面积和连接强度。
2、低重心布局:将动力系统、控制柜等重载部件集中布置在龙门吊底部,降低整体重心。
3、防风锚定装置:在井口或井底设置可伸缩锚定桩,通过液压系统将龙门吊固定于井壁。
二、动态控制:实时调整吊装姿态
1、智能传感与反馈系统:集成风速仪、倾角传感器和位移监测装置,实时采集风速、设备姿态数据。
2、同步起升与横移技术:采用双小车同步控制,通过变频调速实现吊具微调。
3、防摇摆算法:基于PID控制或模糊控制算法,通过调整起升速度和加速度抑制摆动。
三、环境监测:提前预判风载风险
1、超声波风速仪
在龙门吊顶部和吊具上安装超声波风速仪,实时监测三维风速。例如,某设备可检测0-50米/秒风速,精度达±0.1米/秒,为防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气象雷达联动
与当地气象部门数据共享,提前2小时获取突发风速预警。例如,某项目通过气象雷达联动,在强风来临前半个小时完成设备锚定,避免停工损失。
3、风洞试验验证
对龙门吊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优化结构抗风性能。例如,某试验显示,当风速为12级时,优化后的结构风振系数降低25%,满足安全要求。
四、操作规范:强化人员与设备协同
1、三级防风预案
一级预警(风速6-8米/秒):暂停高空作业,检查防风装置。
二级预警(风速8-10米/秒):停止吊装,收紧钢丝绳并固定吊具。
三级预警(风速>10米/秒):启动锚定装置,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2、防风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操作人员模拟强风场景演练,熟悉防风装置操作流程。例如,某项目通过季度演练,将应急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
3、设备维护与检查
每日检查锚定桩、夹轨器等防风装置,确保无松动或腐蚀。例如,某工程通过月度维护,将防风装置故障率从5%降至0.2%。
*信息来源于中贯起重,仅供参考
产品详情
点击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圈”,“项目清单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圈是起重行业学习型社群,旨在通过圈子的力量,连接行业资源,精准对接生产企业和业务经理,实现资源共享。
项目清单是2025年各省市重点项目的起重行业商机,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提前介入,抢占先机!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