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最高800万!贵州省能源局发文支持煤矿装备升级

最高800万!贵州省能源局发文支持煤矿装备升级

近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煤矿大力实施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通知》、《关于支持贵州省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的通知》。

关于支持煤矿大力实施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通知》提出,对综采类设备、综掘类设备、瓦斯治理类设备进行奖补,最高奖补上限达800万元/套。

关于支持贵州省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的通知》则是针对贵州省行政区域内在煤矿矿区采用地面钻井方式治理、抽采煤矿瓦斯(煤层气)的煤矿开采企业或煤矿开采企业与煤层气勘探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进行奖补支持。

以下为文件原文:

——————

贵州省能源局关于支持煤矿大力实施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通知

黔能源科技〔2025〕39号

各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有关煤矿企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决策部署,更好统筹我省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工作,支持和鼓励煤矿大力实施装备技术升级,改善煤矿井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益,促进全省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对2025年度实施装备技术升级的煤矿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支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奖补对象

贵州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煤矿企业在2025年1月1日—11月14日期间,实施装备技术升级采购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运输巷转载机、综掘机、掘锚一体机、盾构机、支护台车、智能钻机、定向钻机、瓦斯抽采泵。

奖补标准

(一)综采类设备。对煤矿企业新购进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采面)、运输巷转载机按单台/套设备采购金额的20%进行奖补,其中采煤机奖补上限100万元/台、液压支架奖补上限800万元/套(支架数量大于190架按2套计算)、刮板机奖补上限100万元/台、运输巷转载机奖补上限60万元/台。

(二)综掘类设备。对煤矿企业新购进的综掘机、掘锚一体机、盾构机、支护台车按单台设备采购金额的20%进行奖补,其中综掘机奖补上限60万元/台、掘锚一体机奖补上限130万元/台、盾构机奖补上限600万元/台、支护台车奖补上限50万元/台。

(三)瓦斯治理类设备。对煤矿企业新购进的智能钻机、定向钻机、瓦斯抽采泵按单台设备采购金额的20%进行奖补,其中智能钻机奖补上限60万元/台、定向钻机奖补上限100万元/台、瓦斯抽采泵奖补上限25万元/台。

(四)本次奖补资金总额以省财政预算批复金额为准,原则上按照申报并通过省能源局审核时间的顺序分配奖补资金,预算金额执行完即止。

申报条件及程序

(一)申报条件

申报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

1.2025年1月1日—11月14日期间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并按照采购合同金额支付货款达30%及以上。

2.未被列入信用中国“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二)申报材料

申报财政资金奖补的煤矿企业需提供如下资料:

1.证照类资料。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矿井提交开工备案材料)。

2.信用资料。未被列入信用中国“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查询报告,煤矿企业、设备制造厂(商)承诺书(附件1)。

3.财政资金申请审批表(附件2)。经县、市两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合格并签字盖章。

4.采购资料。采购合同、设备款项增值税发票及付款凭证(通过融资或借贷等方式由第三方进行支付的,需提供与第三方合作关系佐证材料)、经双方盖章的设备交付清单、设备出厂合格证、运输发票、现场安装及调试合格报告、设备已列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凭据。

5.现场核实表(附件3)。经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现场核实通过并签字盖章。

以上材料需提供签章齐全的纸质文档4份,省、市、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申报单位各留1份。应采用A4版式胶装装订,扉页、目录页和正文采用普通A4纸。复印的支撑材料须端正、字迹清晰,可根据A4版式需要缩印或扩印,特别重要的支撑材料可采用彩色印刷。封面的纸质及色彩由资金申报单位统一确定,需在单位落款处盖章。按纸质版排列顺序,将全部内容扫描制作成一个PDF文件。

(三)申报时间

符合申报条件的煤矿企业、县级及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须在2025年11月14日17:30前,通过“贵州省能源云”平台完成申报与审核工作,逾期将不再受理。

1.已完成设备交付的煤矿企业。应按“申报材料”要求,在申报时提供完整的申报材料,待审核通过后,按照采购金额的20%直接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后期无需进行清算。

2.未完成设备交付的煤矿企业。应按“申报材料”要求,在申报时提供证照类资料、信用资料、财政资金申请审批表、采购合同、设备款项增值税发票及付款凭证等申报材料,待审核通过后,在保障直接拨付资金分配的前提下,按照采购合同金额的20%预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后期需按照要求重新补齐申报资料并进行清算。

预拨付项目进行资金清算时,财政资金奖补金额不超过已预拨金额。

(四)申报程序

1.符合申报条件的煤矿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贵州省能源云”平台向煤矿所属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资料初审和设备现场核实。

2.经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初审和现场核实通过后,由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通过“贵州省能源云”平台报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资料审查,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规定对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上报的设备进行现场核实抽查。

3.经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由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通过“贵州省能源云”平台报省能源局终审,省能源局按规定对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上报的设备进行现场核实抽查。

4.省能源局终审通过后,在“贵州省能源局”网站上对符合奖补的设备进行公示。

5.未完成设备交付申报时,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暂不开展现场核实,待煤矿企业申请清算时按上述程序进行审查。

资金拨付

(一)拨付流程

经“贵州省能源局”网站公示无异议后,省能源局将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规定拨付财政奖补资金。

(二)拨付方式

财政奖补资金拨付方式为:直接拨付和预拨后清算两种方式。

预拨资金清算

获得预拨财政奖补资金的煤矿企业,须于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设备采购并补齐申报资料,逾期未完成或审核不通过的,将收回已拨付的奖补资金。

其他要求

(一)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开展财政资金申请审核过程中,应及时按照煤矿企业申报时间的先后顺序开展审核,严禁发生后报先审的行为。

(二)在申报财政资金奖补期内,因申报资料不全或不合格、缺失有关印证材料等原因,可补齐并完善后重新申报,申报时间以最后一次申报和通过审核时间为准。

(三)在申报财政资金奖补期内,被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查出存在弄虚作假、恶意套取财政奖补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煤矿企业,不得重新申报财政资金奖补。

(四)在申报和清算财政奖补资金全过程中,煤矿企业、设备生产厂(商)及有关个人等存在弄虚作假、恶意套取财政资金行为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积极组织和指导煤矿企业实施装备技术升级工作,并为煤矿企业申报和清算财政奖补资金提供便利条件或建立绿色通道。

(二)广泛宣传引导。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广泛开展煤矿实施装备技术升级工作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煤炭企业、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普及实施装备技术升级的重要意义、政策支持和实际效益。借助行业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煤矿企业实施装备技术升级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展示先进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激发企业实施装备技术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预拨项目进度监管。市、县两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申报企业承诺完成交付时间,加强对获得预拨财政奖补资金的设备进度情况进行监管,定期调度交付进度,督促相关煤矿企业按期完成设备交付并申请清算。

(四)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实施装备技术升级的事后监督管理,确保财政奖补的设备正常使用并发挥作用。2026年12月前,县级煤炭管理部门按照初次验收要求对获得财政奖补资金的煤矿企业的设备使用地点、维护情况等开展全覆盖复核,并将结果报送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规定对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复核情况进行抽查;省能源局按规定对全省财政奖补的设备进行抽查。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抽查中发现煤矿企业、设备生产厂(商)及有关个人等存在弄虚作假、恶意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收回奖补资金;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科技处姜小兰、宋鑫,0851-86891226,86891738。

附件:1.承诺书

      2.2025年煤矿装备技术升级项目财政资金申请审批表

      3.2025年煤矿装备技术升级项目县、市、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现场核实表

2025年9月1日

关于支持贵州省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的通知

黔能源油气〔2025〕40号

各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决策部署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5年)》(黔府办发〔2019〕33号)文件精神,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持续提升煤矿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时积极推动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提高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水平,促进全省煤层气与煤炭产业协同发展,对2025年度内实施的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支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奖补对象

贵州省行政区域内在煤矿矿区采用地面钻井方式治理、抽采煤矿瓦斯(煤层气)的煤矿开采企业或煤矿开采企业与煤层气勘探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简称“联合体”)。

奖补标准

(一)奖补基数。按企业地面抽采工程费财务账实际发生金额的15%进行奖补。地面抽采工程费包括钻井费、套管费、录井费、测井费、固井费、射孔费、压裂费;

(二)单井上限。奖补金额计算公式:奖补金额=企业地面抽采工程费财务账实际发生金额×15%。单井工程奖补上限为120万元/井。按公式计算单井奖补金额超过120万元的,按120万元奖补;

(三)本次奖补资金总额以省财政预算批复金额为准,原则按照通过审核时间顺序及项目完工时间先后顺序执行安排奖补资金,预算金额执行完即止。

申报条件及程序

(一)申报条件

1.贵州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矿开采的企业或联合体在煤矿矿区采用地面钻井方式抽采煤矿瓦斯(煤层气)的项目;

2.2024年9月1日后开钻,且2025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完成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指按照设计要求需压裂的井完成压裂工程,不需压裂的井完成钻井工程);

3.项目已向县级发改部门或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完成备案,取得备案证明;

(二)申报材料

1.企业基本情况;

2.营业执照;

3.2025年贵州省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奖补资金申请表(附件1);

4.工程投资明细表(附件2);

5.项目立项报告、实施方案;

6.项目备案证明;

7.钻井工程设计、钻井工程施工合同、开钻验收书、钻完井工程验收报告;

8.实施方案或设计需实施压裂井的应提供压裂工程设计、压裂工程施工合同、压裂验收报告;不需压裂的可不提供该项材料;

9.相关材料与设备采购合同、发票、出入库单据;

10.提供的相关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附件3);

11.项目财务明细账、支出凭证;

12.其他相关材料。

联合体申报时,申报材料中第1项、第2项、第10项提供:1.联合体基本情况;2.联合体各方营业执照;10.联合体提供的相关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同时需提交联合体合作协议并明确各方奖补资金的分配比例。

注:申报企业可以按项目单井或同一项目多井进行申报;申报材料应采用A4纸张整理,按上述清单顺序装订,便于各级审核部门查阅;复印件确保清晰可辨,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申报材料一式两份。

(三)申报程序

1.企业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由所属企业或联合体以井为单位向县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提交奖补资金申报材料。

2.县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料初审及现场核实,对照设计核实项目的真实性与施工完成情况。

3.经县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初审和现场核实通过后,由县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报市(州)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对资料审查,市(州)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应对县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现场核实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项目数的30%。

4.经市(州)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由市(州)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报省能源局审查,省能源局应对市(州)级能源行业管理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现场核实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项目数的10%。

5.省级审核公示:经省能源局审核后,在“贵州省能源局网站”对符合奖补条件的项目进行公示。

其他要求

(一)严格审核把关。各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需严格审核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材料是否完整真实、手续是否完备。县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申报项目的真实性负责,市(州)级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申报项目的资料完备性负责,省能源局对全省申报项目的资料完备性与合规性负责。

(二)强化后续监管。严格落实“谁组织,谁监管”原则,依据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获补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绩效目标实现。

(三)落实责任追究。省能源局后期适时对获补项目现场抽查复核或审计时,如发现企业存在弄虚作假、恶意套取奖补资金等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全额收回奖补资金,依法依规将企业纳入失信黑名单,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附件:1.2025年贵州省煤矿地面瓦斯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奖补资金申请表

      2.工程投资明细表

      3.承诺书(模板)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8月29日

来源丨贵州省能源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智能矿山》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

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主编:王国法院士

投稿网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联系人:李编辑 010-87986441

邮发代号:82-476

往期荐读

往期特刊

中国煤科特刊

陕煤集团特刊

神东专栏

重大进展特刊

露天矿特刊

理事单位特刊

红柳林煤矿特刊

创新技术特刊

创刊号

版权声明

本刊对已出版文章持有电子版、网络版及进行网络技术交流和与各网络数据库合作的权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权归本刊与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