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起重,30岁已老!
作者|杨书彦
报道|全球起重机械网
【作者手记】
这篇文章的阅读时长是7.5分钟。建议每个起重人都能拿出这几分钟的时间,认真的看完这篇文章,回顾一下长垣起重这三十年的前世今生,然后思考一下未来,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创新驱动,营销模式变革,应对时代的挑战。
三十年前,长垣凭一群敢闯敢拼的业务经理,把全国各地的老牌起重企业、产业集聚区挤出舒适区,在黄河滩重构了一个产业奇迹。那是速度与胆识的时代,是“只要胆大,就能接单、挣钱”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长垣用三十年的时间,建成了拥有国内最完善的桥门式起重机产业链,并且有数万名走遍全国、甚至全球的业务经理。这套“产业链+业务经理”双轮驱动,构成了长垣起重的最强音与独特的组合优势——供应齐、交付快、工程化能力强,曾让我们在竞争中无往不利。
图为中国起重机械博物馆内长垣锔匠历史图片。李海珠 摄
可三十年后,我们却突然发现:靠速度的我们,慢了;靠价格的我们,薄了;靠人海的我们,老了
“老”,不是岁数,是心态与能力的老。
老,是三十年抱守陈规、小富即安,不愿把利润投向研发与平台化;
老,是看不清行业“从卖设备到交付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换挡;
老,更是忽视了外部格局的悄然再平衡——无锡、广东、保定等产业基地加速崛起,法兰泰克、奥力通等后来者以技术与管理体系不断追赶甚至超车;而全国各地像“星星点火”般涌现的一批批专业化、细分化起重企业,正在各自赛道上把“低价竞速”升级为“质量、可靠性与服务的持久战”。
在这样的对照下,长垣过去引以为傲的“组合优势”,如果不及时升级,就会从“最强音”变成“回声”,进而失去竞争力。
别误会,长垣并非没有钱,而是把钱花在了更“快”的地方。
快交付、快回款、快复制,曾是我们制胜的秘诀;可在今天的赛道上,决定输赢的不再是“快”,而是“准与深”:谁能更准地理解客户的工况、标准与隐性风险,谁能更深地把平台、模块、软件、服务打成一体化方案。这需要时间、耐心与长期主义。
作为行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的深度参与者、重要见证者与忠实记录者,中国起重机械网及起重汇创始人杨书彦,亲身经历了行业三轮周期的跌宕起伏与时代变迁。他说,中国起重的格局,有可能会回到“多产业带并立”的时代,各个地区,包括经济发达地区,将会有一批靠近客户、懂细分的区域起重机产业集群会再次活跃。这并不意味着长垣注定失去地位——但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还沉醉于旧红利,地位就会在洗牌中被悄悄替代。
长垣该做的,不是“怀旧”,而是“换挡”
1. 从销售驱动,换挡到产品+技术+服务驱动
* 建立首席工程师体系,创新共享制度。把年度研发从“成本”改成“资产”;
* 推进平台化与模块化,让一套标准件覆盖更多场景,让每一次交付都在复用中降本增效;
* 让“会卖”进化为“会研、会造、会服”。
2. 从价格领先,换挡到质量与可靠性领先
* 建可靠性试验中心与终身追溯机制,公开质量红线与服务承诺;
* 把“低价”升级为“低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用更少故障、更好服务、更优能耗赢回客户信任。
3. 从一次性交付,换挡到全生命周期服务
* 设备IoT上云,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延保与翻新改造;
* 用“可用小时”和“运行效率”而非“吨位与台数”讲故事。
4. 从通用产品,换挡到行业解决方案
* 冶金、防爆石化、轨交/桥隧、风电、船舶重装五大“深水区”,以行业标准与场景安全为壁垒,打造品牌与利润的护城河;
* 学习法兰泰克、奥力通以及优秀工业品产业带的专业化深耕与供应链协同,在全国的“星星点火”中成为“点火器”,而不是被动围观者。
5. 用治理与激励托底长期主义
* 3年内把R\&D/营收提升到6%—8%的合理区间;
* 以“模块复用率”和“质量损失率”作为硬指标,倒逼组织升级。
别让“集群”成为“锁链”。
长垣的优势仍在:完整的桥门式产业链、遍布全国的业务经理网络、强悍的工程化交付能力。这恰恰是做平台化快速定制与本地化服务网络的最好土壤。只要我们把“会做、会装、会赶工”升级为“会做平台、会做软件、会做服务”,长垣不但不会老,反而会迎来“二次成长”。
也别把“今天的困难”当成“明天的命运”。
任何产业都会经历折返跑。真正把企业拉出泥潭的,往往不是一次“爆单”,而是一次次对产品架构、质量体系、数字底座的枯燥打磨。三年做平台,五年立品牌,十年有世界同行尊重——这不是口号,是工业的时间尺度。
起重汇,正在用十年磨一剑的心态,等待起重产业这一时机的到来。
长垣人,请再给这份产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敬畏。
敬畏钢丝绳每一次受力的安全系数,敬畏每一次起吊背后的生命与资产,敬畏每一项国标/行标与每一次疲劳测试。当我们把“安全与可靠”写进骨子里,品牌才会写进客户的心里。
长垣起重,30岁已老?
老的只是我们对旧红利的依赖,不是我们更新自己的能力。
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产业,让“产业链+业务经理”的最强音,奏出“平台化+可靠性+服务化”的新乐章。
别让它逝去,别让它离我们越来越远。
从今天起,做困难但正确的事。
原创声明:作者系中国起重机械网、起重汇创始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