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LME3个月铝价格走势(美元/吨)
数据来源:Wind
7月海内外铝价于高位震荡,海外价格走势更强。LME铝现货月初结算价2604美元/吨,月末收于2580美元/吨,月末较月初下跌0.7%,报告期内最高价为2657美元/吨,最低价2557美元/吨,全月均价2604美元/吨,月均价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10.2%;国内华东铝锭现货月初价格为20780元/吨,月末收于20580元/吨,较月初下跌1.0%,报告期内最高价为20940元/吨,最低价为20470元/吨,全月均价20705元/吨,月均价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4.9%。
宏观因素利好为主,表观需求转弱
宏观方面,经贸局势有所缓和,海内外经济韧性较强。国内方面,“反内卷”政策逐步被市场消化吸收,部分产业对落后产能退出已做出相应部署,黑色、新能源、能化等板块龙头轮动,国内工业品价格涨多跌少;上半年经济数据顶住了压力,GDP增速高于全年预期目标,房,端所出口数据表现积极,整体来看经济表现不差。海外方面,中美双方再就关税开展新一轮谈判,经贸局势进一步缓和预期升温;受美经济数据韧性较强影响,联储短暂维持“偏鹰派”态度,年内已多次按兵不动,但非农数据走弱、美联储独立性等问题影响货币政策走向。整体来看,海内外宏观因素利好为主。
供应端,国内运行产能继续逼近上限。据五矿铝业数据库数据显示,报告期国内电解铝行业开工率环比上涨,截至7月末,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4587万吨/年,运行产能约4452万吨/年,7月产量378万吨,平均日产量环比上涨0.2%,同比增长2.2%。进口供应方面,7月中国进口未锻轧铝及铝材36万吨,环比增长20.0%,同比增长38.2%。
消费端,淡季氛围浓厚,表观消费转弱明显。7月日均表观消费12.5万吨,环比下降3.1%,同比上涨2.9%。据SMM数据显示,铝板带行业开工率为65.9%,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价格高位下游客户观望情绪浓重,提货消极导致成品库存不降,尤其汽车、电子等主力终端订单出现萎缩,企业被动减产以缓解压力。铝箔行业开工率为66.6%,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空调终端排产放缓,全行业除电池箔外加工费全线下降,进入8月白色家电终端检修计划将导致开工率再度收缩。铝型材行业开工率为43.3%,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型材受终端需求持续走弱影响,企业普遍反馈建材新增订单量偏小,开工率下降2.1个百分点至37.2%;工业型材企业开工率48.9%,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3C领域订单有所起色,对企业开工给予支撑。铝线缆行业开工率51.0%,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尽管光伏风电等线缆消费预期并不乐观,但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集中招标后,下半年企业交货预期向好,9-10月有望重新进入集中交货期,开工届时或有改观。
库存端,国内铝锭库存累库拐点确认于6月出现。据SMM数据显示,7月31日国内主流消费地电解铝锭库存54.4万吨,较6月末累库7.6万吨,库存低点确认于6月26日出现。从节奏来看,上半月的累库主要是周末集中到货所致,周中因到货节奏偏缓叠加出库较稳导致累库出现小幅反复;下半月因铝水比例下降造成铝锭供应压力加大,同时出库受淡季影响和高位铝价抑制表现疲软,累库较上半月更为流畅。
行业成本利润方面,生产原料成本均小幅下降。具体来看,电价、氟化铝价格相比前月基本持平;预焙阳极部分成本较前月下跌80元;氧化铝部分成本较前月下跌91元。根据五矿铝业数据库数据显示,7月国内电解铝加权平均完全成本16789元/吨,较前月下跌171元/吨,加权平均现金成本15495元/吨;成本下跌同时铝均价较前月上涨,行业理论加权平均盈利3916元/吨,利润较前月上涨342元/吨,理论盈利产能占比100%。
展望后市,宏观虽好难掩淡季氛围
展望2025年8月下旬后的市场:
宏观上,尽管前期市场持续关注美联储9月是否降息,但当前通胀“粘性”成分愈显顽固,且其中相当部分与关税并无直接关联,在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缓和,经济并未出现衰退迹象的前提下,降息时间表或被市场重新评估。国内方面,短期虽有波动但不改经济韧性,政策持续加码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重点聚焦国内大循环、提振消费和稳定楼市;“反内卷”政策反复强调,对商品市场整体情绪仍有持续影响。整体而言,国内宏观经济韧性较强,海外降息预期过于乐观或有修复。
基本面上,供应方面预期变化不大,电解铝运行产量在产能置换及西南地区复产背景下或继续稳中小增。需求方面,虽传统“金九银十”旺季临近,但目前在淡季影响下消费难有超预期表现。家电、光伏前期支撑强劲的行业增速放缓,部分铝终端出口订单也出现下滑,建筑行业仍处于超季节性下滑阶段,提振政策传导仍需时间,同时铝价高位或对消费复苏动能存在损伤,在供应稳定充足的背景下,短期内库存累库趋势不变。
综上所述,当前宏观整体利好但也存在一定边际转淡,基本面依旧弱势,市场对传统消费旺季兑现预期较为悲观。
作者 | 蔡子龙 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研院观点和立场,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导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属矿产”关注。主编:金志峰责任编辑:陈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