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多,刚下夜班的勉西站助理值班员唐丹丹开始骑着电动自行车往家赶。每次休班,她都尽量回趟家,尽管这段路程要花费2个多小时。
唐丹丹的家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秦巴山区的唐家坝村,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机务段的定点帮扶村。该村距县城直线距离仅20公里,但驱车进村的山路却长达64公里。
走出大山,进入铁路,这段“旅程”唐丹丹走了整整20年。
“我想继续上学”
上午,进村山路上鲜有车辆驶过。道路旁,一排标有“中国铁路援建”字样的太阳能路灯笔直矗立。每每走到这里,唐丹丹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丹丹,咋骑电动车回来,太危险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高叔,我新买的,骑回来试试续航。”丹丹口中的“高叔”,是西安机务段驻唐家坝村第一书记高林波。他自2021年起担任该村第一书记,至今已有4个年头。
“山路这么难走,再不敢骑车回来了。”高林波温柔的“责备”中,满含关心。说话间,二人来到了唐丹丹家门前的小路,她想起4年前第一次见高叔就是在这里。
2021年6月,唐丹丹结束高考离开家,前往县城一家饭店打零工,计划等领了高中毕业证就去南方找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来唐家坝村任职不久的高林波坐不住了,赶忙去了唐丹丹家。
“认得几个字就行了,再不念了。”无论高林波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怎样劝说,唐丹丹的奶奶始终不肯同意让她继续上学。在家人看来,既已成年,赶紧找份工作补贴家用,才是头等大事。
“丹丹,你还想上学吗?”高林波话音刚落,泪珠就从唐丹丹的眼里掉下来。“你的人生你做主,不管是复读还是上大学,学费的事情叔叔们帮你解决。”回忆起当时唐丹丹无助的样子,高林波满眼心疼。
铁路驻村工作队的支持,给了唐丹丹继续求学的信心。看到他们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她决定在高考志愿栏中填报铁路院校。
当年8月26日,唐丹丹如愿收到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入学那天,高林波和妻子像家长一样,陪着丹丹一起走进了校园。
“比亲人还要亲”
快到中午,阳光透过几棵果树洒在家门前。这些果树是唐丹丹小的时候奶奶种下的,历经几十年风雨,依然根深叶茂,顽强生长。
20多年前,唐丹丹的奶奶从远房亲戚家领养了她。自此,唐丹丹就与身体残疾的养父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奶奶年纪大了,我爸是聋哑人,平时和我也不太说啥,但他们一直对我很好。”唐丹丹说道。
一到家,唐丹丹就忙碌了起来。砍柴、喂鸡、晒被……繁琐的家务活,这个“00后”女孩干得有模有样。“这套被褥是上大学前,阿姨和高奶奶给我缝的,他们对我真的比亲人还要亲。”唐丹丹说。
唐丹丹口中的“阿姨”和“高奶奶”,是高林波的妻子和母亲。自从她们知道唐丹丹的经历,便一直对这个姑娘关心备至。
在西安求学期间,高林波和家人会主动联系辅导员,了解唐丹丹的学习情况。每逢节假日,他们还会将丹丹接到家里住,为她改善伙食、购买生活用品。夫妻俩经常不约而同地给丹丹的衣服口袋里塞零花钱,叮嘱她好好吃饭。
求学三年间,唐丹丹家里也发生了变化。铁路部门不断筹集资金,为村里硬化路面、安装路灯,推动肉牛养殖、高山茶树种植等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农忙时节,驻村工作队还会帮唐丹丹家里抢收庄稼,这也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不能辜负大家”
在校期间,唐丹丹先后获得“年级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西安局集团公司汉中车务段的录用通知书。
唐丹丹所在的勉西站,是阳安铁路上的一座二等站,唐丹丹的任务就是和火车司机们做好联控,及时开放信号。“一进信号楼,我就尽量少喝水,怕因为上厕所而影响接车。”作为一名铁路新工,唐丹丹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我特别担心自己干不好这份工作,辜负了高叔和帮助过我的人。”每次待班,唐丹丹都宅在宿舍里抄写铁路规章,在手账上总结作业环节的关键项点。即便手账已经被翻得泛黄、掉页,但她始终随身携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翻翻。
“有一次,我到信号楼下才发现没拿手账本,然后赶紧飞奔回去取。”唐丹丹回忆道。在同事们看来,唐丹丹珍视的不是这个手账本,而是对安全的敬畏和对工作的尽心。
夏日,阳光透过几棵果树洒在唐丹丹家门前,山水万物浸润在丰盈而蓄势的宁静里。唐丹丹想起4年前,正是在这个季节,一份入学录取通知书犹如一束阳光,照进了自己的生活。
如今,在车站同批新工里,她第一个通过实习考核,完成了“山里娃”到铁路职工的“蜕变”。她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都会常怀感恩之心,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陕西记者站(西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申琦 王金龙
图片/视频:王金龙 乔小虎 葛永强 陈燕
编辑:林飞翼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