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节省111分钟!生死救援获“黄金响应”

节省111分钟!生死救援获“黄金响应”

10时10分,在井下突发心梗;11时49分,被送达50公里外的大医院;13时35分,顺利完成支架植入手术……近日,贵州贵能聚鑫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鑫煤业)职工王远达受益于贵州“矿医联动”机制,成功获救。 从王远达井下突发疾病,到送医确诊,用时仅1小时39分,比常规救治至少提前111分钟。 8月15日上午,32岁的聚鑫煤业运输工区电钳工王远达,在井下进行皮带急停拉线安装作业。10时10分,他突感胸口阵阵剧痛,只能停下作业靠在栏杆上。 很快,运输工区副区长王发章发现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向调度室汇报。随后,矿上第一时间安排救护队出动救援。 10时25分,王远达被抬至井口,守候在此的救护队立即开展紧急救治,但发现患者病情严重,必须马上送医抢救。 “情况危急,请求开通绿色通道!”10时30分左右,聚鑫煤业向国家矿山安监局贵州局监察执法二处和贵州省六枝特区能源局汇报。 “立即启动‘矿医联动’!”贵州局督促相关部门和聚鑫煤业开辟救治绿色通道。 随后,聚鑫煤业、六枝特区能源局、六枝特区卫健局、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六枝特区中寨乡卫生院等单位立即启动“矿医联动”应急处置程序。 10时40分,救护队将王远达抬上聚鑫煤业救护车,赶往中寨乡方向。15分钟后,他们与中寨乡卫生院救护车汇合,医务人员立即在车上对患者采取救治措施。 送医途中,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步启动绿色通道,医疗专家集中到岗等候。 11时49分,中寨乡卫生院救护车到达医院。当时,王远达只有微弱呼吸。 “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手术!”等在医院门口的医生紧急诊断后建议。 “身份证和钱我们都没来得及带!”“不用,先救人!”医生的一句话让随同而来的王发章连连感谢。 患者手术需家属签字同意,但当时家属还在途中。危急时刻,六枝特区能源局、六枝特区卫健局、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聚鑫煤业相关人员立即会商,通过手机联系家属并征得同意后,由医院值班人员和聚鑫煤业救护队队员共同签字确认,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13时35分,王远达心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顺利完成。目前,他病情稳定,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当日,在六枝特区开展监察执法工作的贵州局监察执法二处和六枝特区能源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及时了解救援救治进展情况,沟通协调有关工作。 “这已是今年以来辖区第三次启动‘矿医联动’机制。此次救援比常规救治至少提前111分钟,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六枝特区能源局副局长李光勇表示,救护车接力送医、院内绿色通道建立、煤矿职工培训和应急演练等“矿医联动”的关键举措缺一不可。 “以往受到医疗救治条件和交通环境等因素制约,有的受伤矿工不能得到及时医治、转运,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贵州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4月,贵州局牵头在全省建立“矿医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无缝衔接,已挽救多人生命。 “我们将持续推动该机制运行,督促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双向奔赴,为矿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贵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张安妮 卞勇版面编辑:张翔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