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涉案金额11万元!山东高速济宁公司破获多手段系统性跨省逃费案

涉案金额11万元!山东高速济宁公司破获多手段系统性跨省逃费案

近日,山东高速济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发展公司”)联合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利用临时牌照倒换车牌、屏蔽卡签、一车多签等多手段系统性逃费的团伙案件。该案涉案人员3名,涉案金额11万元,其逃费手段隐蔽性强、形式多样。案件的成功侦破充分验证了“智慧稽查+警企联动”模式的实战效能。

线索排查

异常数据牵出可疑轨迹,双轨核查锁定团伙端倪

2025年1月,济宁发展公司稽核人员在日常数据倒查中发现,悬挂临时牌照“苏GDR***”的货车存在“有入无出”的异常通行记录,这类入口信息缺失或中断的记录,正是发现潜在逃费行为的关键线索。稽核人员随机调取高速公路门架系统数据深度溯源,经核查发现更加复杂的路径矛盾问题:该车于2025年4月5日以临时牌照从吉林省大安收费站驶入,4月7日凌晨却使用正式牌照“鲁Q9****”从曲阜南收费站驶出,且系统登记入口为山东省内的崮山站,入口信息与实际行驶轨迹明显不符。

为厘清真相,稽核人员立即启动“图像+数据”双轨核查机制,调取相关高速公路门架系统的车辆抓拍图片,关联比对收费门架牌识信息、车辆行驶路径等核心数据。在交叉验证过程中发现,另一辆悬挂临时牌照“鲁QZ****”的六型货车也存在异常:该车从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收费站驶入,行驶至泰山枢纽门架处时,车牌被更换为“鲁Q0****”,随后在山东接庄收费站出示对应车辆的OBU,谎称从山东满庄站驶入。进一步比对发现,该车与此前收集的逃费车辆“鲁Q6****”在车身特征上高度吻合。且两车均呈现“临牌入省、途中更换正式牌照、谎报省内入口驶入”的相似异常模式。综合图像证据、数据轨迹及行为模式的关联性,稽核人员判定存在团伙逃费行为。

▲临牌车辆鲁QZ****与车辆鲁Q6****的对比图

稽核过程

深挖数据轨迹,揭开团伙逃费全貌

锁定“苏GDR***”和“鲁QZ****”两辆重点嫌疑车辆后,稽核人员展开深度调查,逐步揭开了这个逃费团伙的层层伪装。跨省、长周期的路径还原成为首要难点,以“苏GDR***”车辆为突破口,稽核人员调取其近半年的通行数据,发现自2024年10月起,该团伙车辆便频繁从四川、河南、黑龙江等省份驶入山东,且每次通行的入口信息均存在异常情况。通过调取沿途12个关键门架的抓拍图像,清晰地揭露了他们固定的逃费模式:以临时牌照在省外收费站驶入,行驶至山东省内后,在隐蔽路段更换为正式牌照,最终从山东的收费站驶出,以此规避省际通行费。这种“临牌入省、换牌出省”的固定模式,成为该车逃费的惯用伎俩。

在核查“流水特情”中的移动OBU时,发现六型车“鲁QZ****”车辆存在使用一型客车OBU的情况,深入排查后更发现该货车入出口为相邻收费站,但入出口时间相隔较长,通过对通行介质、门架牌识等方法比对,确认其存在“大车小标”“跑长买短”行为。同时,该车还通过与“鲁Q6****”车辆采取“对向行驶、中途互换OBU及车牌”等方式交替逃费——其中一辆从外省驶入,另一辆在山东省内驶入,它们常在跨省行驶途中选择偏僻路段互换车牌与OBU设备,仅交纳山东省路段的通行费,单次逃费金额最高达4000余元。

稽核结论

扩大筛查范围,锁定专业逃费团伙

基于已识别的临牌异常使用、入口信息矛盾、特定车身特征及OBU异常切换等核心特征,稽核人员将筛查范围扩展至全省同类数据。面对海量信息筛选与团伙特征关联的复杂性,经过15天连续作业,深度分析2000余条门架通行记录,结合视频监控回溯与轨迹追踪,最终锁定一个组织严密的专业逃费团伙:涉案车辆5台、核心人员3名。该团伙自2024年下半年起,通过临时牌照倒换车牌、互换OBU设备、一车多签等多种逃费手段,在全国8省实施逃费,形成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犯罪链条。

追缴补费

警企联动,构建完整证据链

针对这起跨省逃费案件的复杂性,济宁发展公司迅速启动“警企联动”机制,联合地方公安、高速交警成立专项联合工作小组。面对跨区域数据碎片化难题,工作小组搭建了24小时信息共享微信群,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互通。通过整合2000余条门架通行记录,结合车辆抓拍图像、路径拟合数据和收费流水比对,构建覆盖“入口—途中出口”全链条的证据体系。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工作小组历经4个月的证据收集与持续沟通,通过向涉案当事人进行法律告知、逐笔核对通行记录、详细演示计费规则等方式,最终促使当事人承认全部逃费事实,并主动补交了11万元通行费。

稽查人员深度分析逃费车辆相关证据,精准梳理违规线索

针对“变形逃费”的思考与建议

(一)潜在“变形逃费”风险

潜在“变形逃费”风险主要体现为手段升级与模式变异。手段上,可能出现伪造临时牌照、使用可拆卸OBU及干扰门架信号设备等更隐蔽的工具。模式上,逃费行为可能从“跨省逃费”转向“省内跨区域逃费”,并利用省界门架盲区规避核查,增加识别难度。

(二)具体解决建议

技术优化上,升级门架系统以增加高清抓拍频率(每秒3帧以上)、嵌入临牌登记数据库实现车牌防伪识别,达成“临牌—正式牌照车辆VIN码”三联查。开发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同一车辆多车牌切换”“OBU与车辆信息不匹配”“路径跳跃”等异常并触发预警。改造OBU植入北斗定位芯片,通过记录行驶轨迹与门架数据交叉验证,杜绝“换OBU逃费”。

管理强化方面,需建立跨省稽核协作网,与四川、河南、黑龙江等省份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每月交换异常车辆清单以实现“入省即预警”。每季度针对“六型货车”“临牌高频车”进行轨迹复盘,重点核查高发区域。

设备升级上,在收费站入口加装VIN码扫描设备,强制关联车辆唯一标识与车牌、OBU信息。在服务区增加高清摄像头,减少盲区,在隐蔽换牌高发区增设移动监控,覆盖偏僻路段。严格OBU发放的实名登记,关联车辆行驶证信息以禁止“一车多签”,对异常补办OBU的车辆启动溯源核查。

通过技术、管理、设备多维度联动,构建对“换牌、换OBU、临牌逃费”等行为的全链条防控体系,从源头遏制此类案件复发,保障通行费应收尽收。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闫可欣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苗挺节

来源:山东高速济宁发展有限公司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