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两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速公路破土动工——沈大高速和沪嘉高速,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到202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19.07万公里,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关键节点,不再单纯只是字面上的概念,社会公众对其服务、运营和建设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着5G通信、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收费站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更多思考。眼下,全国各地收费站“智慧化”升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目前,智慧收费站已形成多元解决方案,如:云化收费站、窄(无)岛化收费站、少(无)人化收费站、智慧云舱(仓)等。下面,一起来看看各省份打造的首个智慧(化)收费站案例吧。
北京
北京首座智慧化收费站亮相京港澳高速
从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发集团”)了解到,2024年2月,北京首个高速公路智慧化收费站在京港澳高速京良收费站投入使用,通过开放预交易系统和单双可变多功能车道,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大幅减少了高速公路出口车道车流“卡壳”的情况。
“我们在改造智慧收费站的过程中,在收费站前300米处增加了一处ETC预交易天线,可以让司机在进入收费车道之前,就能完成ETC扣费。”首发集团云星宇公司项目管理部副经理李锋介绍,如果在预交易的过程中出现ETC交易失败的情况,相关的车辆信息将会发布到收费站前的提示屏上,提醒车主提前选择人工车道进行处理,避免了车辆驶入ETC车道等候人工进行处理的时间。“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收费员工作量,也能减少ETC车道堵塞的情况发生。”
此次改造过程中,京良收费站还针对高峰期容易拥堵的问题,拓宽了最右侧车道,并增加了一条单双可变车道,收费站可以根据现场的通行情况对车道进行切换。“如果出现车流量较大的情况,外侧车道可以变为两条车道通行;如果遇到超宽车辆通行时,两条车道也可以变为一条车道。”李锋介绍,在经过改造后,收费站的通行能力从每小时1700辆提升到1900辆,高速出口行驶缓慢的路段长度从最长2公里缩短到300米左右,京良收费站路段的拥堵情况得到了缓解。
天津
天津首座智能云收费站——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行
2023年9月27日,天津首座、北方首个智能云收费站——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行。
在中心桥收费站最令人注目的当数伫立在无人值守混合车道的一个个“新收费员”——收费机器人。由“收费机器人”值守的车道可通行ETC和非ETC车辆,ETC车辆继续实现“秒”过,非ETC车辆驶入收费岛亭进入感应区域后,显示屏上会显示该车辆识别信息,按下“取卡”按钮,拿到CPC卡,栏杆机便自动抬杆放行。在驶出收费岛亭时,可以将CPC卡放入回收卡槽,再通过移动支付扫码、领取发票,车辆即可驶出。
驾驶员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操作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呼叫客服”或“求助”按钮,联线云客服处理。云客服系统采用可视对讲的方式,与驾驶员进行远程在线交互,协助车主完成车辆特情处置,真正实现收费车道无岛化、无人化值守。
全新升级的智慧云化收费站将带给驾驶员更加顺畅的服务体验,实现了“快、准、省”!平均ETC交易时间缩减60毫秒;入口自助发卡速度相比人工发卡速度提升30%;出口自助缴费速度相比人工缴费速度提升48%;节约广场用地和收费站征地面积大于17%;实现绿色运营,有效减少碳排放。
河北
河北首个全场景全覆盖的智慧收费站开通使用
2023年12月29日,河北首个全场景全覆盖的智慧收费站——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河北京石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京石公司”)保定智慧收费站正式开通。
作为河北省内首个智慧收费站,京石高速保定收费站首例应用了ETC匝道预交易、分车道多级诱导、自研定制化机器人、数字孪生广场和智慧云舱等多项智慧化、数字化新技术。
图源:河北京石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为提升车辆通行的安全性,京石高速保定收费站通过外部优化车道布局,建设岛前诱导设施、采用收费岛“窄岛化”,有效降低了车辆在收费广场选择通行车道的难度,从而提升车辆通行效率。
此外,京石公司在原有智慧收费机器人的基础上改造升级,成功实现了河北省首例混合出口车道由纸质发票转为电子发票,不仅有效缩短了单车交易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也减少了纸质发票的浪费和管理的情况,为环保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随着智慧收费站的运行,京石高速保定站收费广场日均排队长度下降40%;通行速度提升30%,收费车道交易时间降低25%,交通事故率也降低30%。
为更好地服务司乘,京石高速保定智慧收费站还通过云舱的技术应用,能够更直观地掌握收费车道的运行状态,包括畅通情况、拥堵情况、排队车辆数量以及异常、突发事件,主动对接特情事件的请求服务,服务“一键触达”,通过云端服务,一人可对多条车道进行监管,实现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提升特情事件的处置效率。
京石高速保定智慧收费站将传统车道、业务管理等站级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用“业务与控制分离”的设计理念,通过车辆数据分析、异常业务预警、逃费车辆跟踪等手段,能够合理判断开放车道数量并提高异常业务处理效率,实现收费车道远程状态监测、远程控制和远程运维,将收费站二次事故发生率降低70%,交通事件检测检出率可达到95%以上,有效提升了运营管理的智慧化,实现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务的目标。
辽宁
辽宁首个潮汐车道智能化收费站——G11鹤大高速金石滩收费站通车运行
2022年11月,历时60余天的维修改造,原“董家沟”收费站成功升级,并更名为“金石滩”收费站,这是辽宁省高速公路首个“潮汐”收费站,也是首次在车流量较大收费站使用机器人智能发卡和收费的“智能”收费站。
图源:“金普发布微信公众号
金石滩收费站物理车道为3入3出,其中入口01车道和出口01车道,可以根据车流情况变更为4入2出或2入4出车道,并通过机器人实现电动控制内连接线车道变换,进而大幅提高车道的使用效率。同时,使用车道机器人来发卡和收费,不仅方便了没有办理ETC的广大司乘,而且在未增加用地面积的前提下,通行能力比建设前提高两倍。
黑龙江
黑龙江首座全场景全覆盖智慧收费站建成通车
2022年5月,历时15天的哈大高速安达收费站西广场扩建工程正式完工,标志着黑龙江省首座全场景全覆盖智慧收费站建成通车。
据悉,自2021年11月25日绥满高速卧白连接线通车后,黑龙江省高速公路西部片区通行安达收费站西广场的车辆激增,出口现有的两条车道无法满足车辆通行需求,高峰时段极易造成拥堵。为缓解这一情况,保障通行顺畅安全,黑龙江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结合收费站实际需求制定了两侧加宽新建车道、调整安全岛宽度及增加机器人设备这3套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瘦岛、增道、上机器人”的扩建方案,即在安达收费站西广场不加宽的前提下,采取缩小安全岛宽度、调整安全岛布局的方式,将原来的2入2出4条车道,调整为2入3出5条车道,再加上机器人收费和ETC的少人值守智慧收费模式,达到了全场景、全覆盖的智慧收费站标准。
安达收费站西广场的顺利扩建完工提供了投入少、见效快、效率高的智慧化扩建方案。同时,为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海
上海首座高速公路标准化、智慧化收费站投入试运营
2025年1月,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城投公路”)高速运管中心精心改造完成的S3沪奉高速周浦收费站,作为全国首批、上海首座高速公路标准化、智慧化收费站投入试运营。
建立云化收费站级系统,将核心交易流程和基础运行资源迁移至收费站级系统,使单次应用请求响应时间小于50毫秒,实现了核心交易流程的高效处置;采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部署,提升了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了应用的一致性、高效性与可扩展性,同时,实现了故障隔离和系统高可用性。
实现收费车道、站级值守服务和手持机的云联动控制,使得一名工作人员可同时值守3根ETC专用车道,有效减少了突发特情时工作人员的奔波处置时间;智慧自助发卡收费终端采用司机与客服人员双向音视频交互的云客服值守模式,并通过与站级交易服务联动,实现远程特情处置。通过多样化手段,使特情处置效率整体提升约60%。
将AI智能识别分析与ETC交易控制有机结合,通过运用低延时车牌识别、自适应目标识别算法、基于时序队列的ETC收费车道交易与牌识的融合方法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了车道系统的简明性和稳定性,大幅减少了跟车干扰等系统异常造成的通行费损失;同时,车道系统集合了内外部稽核、集装箱智能核验等功能,通过与后端平台AI稽核模型的联动,打造出更智能、更高效的稽核应用系统,有力保障了通行费用的应收尽收。
采用“站前预交易+智能引导+出口车道验证”模式,在收费广场前设置预交易门架,将ETC车辆交易提前至门架处,以空间换时间,使ETC特情数量降低15%,显著缩短车道收费时间,提升车道通行效率。
启用智慧化自助发卡收费终端,集音视频采集、信息显示、读卡、移动支付、语音播报、电子发票二维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并可一键与站级云客服联动,实现了无人化发卡收费,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江苏
江苏首个标准化收费站亮相
2025年3月,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围绕站级设备系统标准化、运营管理精细化、用户服务规范化等方面,着力打造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收费站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六合东标准化收费站投用。
管理革新破浪 让运营精益求精
一是“去亭化”让场景焕然一新。13台银色智能机器人如安畅卫士矗立车道,开启81%覆盖率的“无接触通行”新纪元。“入口+出口”创新应用,让ETC车辆如离弦之箭般快速畅行,11毫秒的交易响应速度让司乘畅行京沪,通行效率较人工车道提升31%。二是“云边中枢”让处置得心应手。智慧云舱化身为超级大脑,借助云边协同系统,实现了特情处置的“秒级响应”,一旦有车辆误入自助车道并发出求助信号,舱内工作人员便可音视频快速响应处置,于19秒内完成远程操作,相比传统模式,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同时,FFT2.0技术如同一把精密的手术刀,智能地修正车型数据,确保通行的精准无误。三是“三级诱导”让出行安心放心。1公里外提前预警、500米处精准引导、车道前动态提示,构建起“远中近”三维导流网络。车道折叠LED屏动态引导特情车通行提示,配合4台移动处置终端强化道口循环补漏,将倒车变道风险降低,打造安全闭环管理体系。
图源:“江苏交通控股营运管理”微信公众号
保障措施提升 让运行稳定高效
一是规范新场景实操应用。结合多个新场景的科技应用,进一步梳理形成适应标准化的云舱应用管理规范,细化落实收费现场的人员配置与服务管理细则,通过科技赋能让处置更加高效、让服务更加标准。二是落实三重保障措施。“站级巡检+云边监测+应急抢修”三重保畅措施,构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设备状态全掌握,实时提供健康数据,巡检人员化身为“设备医生”,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完好的设备确保了车辆的畅通无阻。三是组建协同保畅联盟。与高速交警、交通执法的“三色预警”联动机制,编织一张紧密的安畅协作网,在试运行期间,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公众出行更加安心与顺畅。
浙江
浙江首个全场景数智标准化收费站升级
2025年1月,G60沪昆高速衢州段单向断面流量连续3天破10万辆次,创历史新高并持续保持高位。面对车流大潮涌入,浙江省首个全场景数智标准化收费站——衢州西收费站凭借智能化升级,以“无人化、高效化、精准化”服务为公众美好出行注入科技动能。
衢州西收费站深度融合云技术、AI及大数据,构建了“匝道自由流预交易+自助缴费+远程特情处理”的全链条智慧通行模式。ETC车辆在距离收费站200米处即可完成费用预结算,实现“无感通行”;自助车道配备智能机器人,支持ETC与非ETC车辆自助取卡、扫码支付,交易效率较传统人工收费提升50%以上;在免通行费切换时段,衢州西收费站启用机打通行券,大幅缩短司机领券时间。针对特情车辆,司机可通过音视频系统与后台值守人员实时沟通,远程解决异常问题,例如ETC车辆可借助ETC特情处置终端,根据提示进行刷ETC卡支付或者手机扫码支付,最快可在10秒内完成特情处置。
随着高速公路数智化发展,智能化自助设备不断投入使用、迭代升级,衢州西收费站在2024年以《“云融合”破局碎片化智能站所管理》为课题,探索研究了智能化站所的“1+N”管理模式,机动调配周边多个收费站所的人力资源,由一个远程值机室控制多个站所的智能化设备,辅助解决特情工单的操作。通过这一管理模式,衢州西收费站综合考虑附近农商城春运期间的运输需求,启用数字化场景——绿通远程旁站监督系统,减少了申报绿通检验车辆的等待和过站时间,有力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绿色通道”监管效能和服务保畅水平,全力守护公众“菜篮子”安全。
安徽
安徽首个全智能云值守收费站正式运行
2023年6月,安徽省宣城市高速西收费站(简称“宣城西收费站”经过智慧化改造后正式运行。这是安徽首个全智能云值守收费站,收费站运营标志着安徽高速收费站正式进入“准自由流+云收费”的云值守智慧新模式。
宣城西收费站目前共设5进9出14条车道,其中自动发卡车道两条、自助交费车道5条、ETC车道7条。和普通收费站不同,这里采用无亭化设计,收费岛不设岗亭。收费现场更加宽敞明亮,车道布局整洁有序,各道口通透性强,司乘通行舒适度高。
宣城西收费站入口采用“ETC+自助发卡”模式,出口采用“ETC+自助交费”模式,对有特殊情况的车辆采用远程受理的收费新模式。
入口处,ETC车辆可1秒过收费站,非ETC车辆则通过收费机器人自助取卡实现2秒发卡,8至10秒进出收费站。出口处车辆驶入车道进入感应区域后,显示屏上会显示车型、车牌、缴费金额等信息,司机只需出示付款码即可驶出。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司机也可按下“求助”键连线后台客服处理。客服人员可通过客服远端平台与车主进行沟通并处理特殊情况。
“目前宣城西收费站和普通收费站相比,平均ETC交易时间缩减60毫秒;入口自助发卡速度相比人工发卡速度提升60%,出口自助缴费速度相比人工收费速度提升60%,人工成本大幅降低,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宣城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宣城西收费站设置了出口匝道预交易系统,实现了“出口匝道畅通收费车道、云守护联动”。
10
福建
福建首个智慧化收费站正式开通
2025年8月15日,福建首个智慧化收费站——漳浦万安收费站正式开通,聚焦流程再造,收费站运营管理正朝着“管理高效、收费精准、通行便捷、服务优良”的目标加速转型,这些智慧化成果正悄然重塑着高速收费新范式。(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11
江西
江西首个标准化智慧收费站上线
2022年11月23日,江西省首个标准化智慧收费站在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吉安西管理中心井冈山收费站开通试运营。
该站试点运用自由流交易、自助收费、云收费系统等技术,通过建设车道自助服务系统,实现收费车道基本无人化、车道视觉无障碍化。目前,ETC车辆通过仅需3秒,其他车辆通过自助服务系统,通行时长由原来的20秒左右缩短至15秒左右。
12
山东
山东首个全感知智慧云收费站投入使用
2023年7月,随着云收费、预交易、自助缴费机器人等多项智慧交通项目的创新应用,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S29滨台高速公路淄博西收费站“旧貌换新颜”,标志着山东省首个全感知准无人值守智慧云收费站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淄博西智慧云收费站通过容器化、虚拟化应用部署,首先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上云、业务上云,为无人收费站奠定扎实基础,支撑实现高速自由流。
该站基于激光雷达、视频监控、ETC天线传感等多模态数据融合的交通泛在感知,精准感知全车型车辆参数、交通事件等信息,打通人、车、路、站信息即时交互链路,支持全车型自助通行,实现了ETC/MTC混合车道自助通行设备全覆盖。
“应用国内领先、山东省内首个全断面式匝道预称重系统,实现通行车辆不停车、不减速无感动态检测,兼备车辆轮廓检测和行人、禁行车辆管控功能。”淄博西收费站站长刘宇介绍。
出口车道采用“投卡式缴费机+缴费机器人”实现复式缴费,同一车道多用户可同时缴费。ETC特情处理机助力处置突发状况,特情处置不倒车。收费车道智能灯光系统,搭配折叠式诱导屏,给司乘人员更好的行车指引。
“淄博西收费站智慧化改造后,平均ETC交易时间缩减60毫秒;入口自助发卡速度相比人工发卡速度提升46%;出口自助缴费速度相比人工收费速度提升48%;减少收费人员比例达20%,人工成本大幅降低,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生说。
13
湖北
湖北首个智慧收费站——南漳东站通车2023年12月29日,麻(城)安(康)高速无人收费亭智慧收费站南漳东站正式通车。
南漳东高速收费站是湖北引进的首个“全站无亭+信创融合”智慧收费站,采用收费岛无亭化通透式设计,可以实现“司乘通行自助、特情远程协助、车道无人值守、集中车道管控”的“自助+智慧”收费模式。相比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智能收费站首次创新应用了收费站无亭化、无人化、窄岛化、信创化技术,采用“ETC+自助收费”的方式。结合了入口治超、超融合服务器、云舱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车辆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
14
湖南
湖南首个“云收费站”投入运营
2024年初,湖南首个数智云收费站——星沙数智云收费站经过一系列改造成功投入运营。
“云收费站”系统采用“云、边、端”一体协同架构,实现数据上云、业务上云、服务上云,达到车道计费精准化、收费业务标准化、收费车道简约化等目的。
图源:“湖南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与传统收费模式相比,“云收费”模式具备少人化运营、自动化收费、高效特情处理、系统稳定性提升、通行体验全面提升等特点,实现传统收费模式向现代化通行服务的华丽转身,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一个高效、快速、稳定的创新模板。
据了解,湖南“云收费”模式在星沙收费站投入使用以来,车牌识别准确率提高约5%,收费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约10%,收费站整体通行效率提高约30%,运营和维护成本约降低20%。
星沙收费站改造升级后,通过自助服务和特情云坐席远程服务,提高了收费特情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并采用资源云服务化、设备物联网化、软件容器化的技术,提高了收费系统故障的快速发现和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车道拥堵风险,实现ETC特情处理及时响应率100%、业务数据网络安全率100%目标。
15
广东
广东首个智慧收费云站试运营
2024年1月,广佛肇高速小湘收费站实现了广东省首个智慧收费云站试点落地,采用云节端架构实现收费业务的集中处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服务效率。
广佛肇高速小湘站共设8条车道,ETC车辆占比为68%。此次以小湘站为试点,将两条ETC出口专用车道、1条出口混合车道和1条入口混合车道的传统收费系统升级为云收费中心系统,建设成智慧收费云站。
据了解,传统收费系统采用一条车道配备一台工控机的方式,每条车道都需要独立完成数据上传,存在业务数据滞留车道、收费参数更新不及时等风险。建设智慧收费云站后,所有车道均由机房边缘收费一体机统一完成收费业务的交易与存储,实现站级交易模式,减少了传输层级,有效提高了收费业务的实时性、准确性,解决了业务运行中的数据实时交互诉求。
据统计,经过近3个月时间的上线试运行,分析试点前后约10万车次数据样本,实现了ETC车辆3秒过收费站,数据秒上传系统,且未出现重复扣费等异常现象,综合通行效能提升了17%。
16
广西
广西首个标准化无人值守收费站正式投用
2023年8月,由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广西首个标准化无人值守收费站正式投入使用。
榜圩收费站采用“ETC+入口发卡机+出口缴费机”模式,在收费站出、入口配置自助缴费机和自助发卡机,实现了车辆自助放、取卡计费,并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实现缴费全过程的无人化值守,满足了司乘快速通行需求。
无人值守收费站引入了更加集成化的云值守平台,集成了货车装载不规范识别系统、车辆智能导引系统、事件检测系统、远程特情处理系统、车辆档案系统、音视频对讲系统、智能客服系统、治超系统、站级监控系统、车道收费辅助系统、运行监测中心、匝道预交易、数据治理等系统,真正实现一个平台全面接管收费站的所有日常业务。
“相比于传统的收费岗亭,无人值守收费站采用窄岛化设计,大幅地增加了司机视野的开阔性,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工程师介绍道。
除此之外,榜圩收费站通过云、大数据、AI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能根据车辆特点精准识别车辆的车型、车轴信息,并用于写卡和计费,识别准确率达99.93%,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
据悉,广西首批标准化无人值守收费站共有5个站点试运营,其中榜圩收费站于2022年12月26日开通,是同批中最早开通的站点。
17
重庆
重庆首个全场景智慧收费站——城口收费站投用
2022年12月31日,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高速集团”)发布消息,渝湘高速巴南、渝蓉高速科学城、城开高速城口3个智慧收费站建成投用,其中城口收费站为重庆首个全场景智慧收费站。
重庆高速集团介绍,智慧收费站取消了传统的岗亭设置,使用无亭化收费车道。
具体来看,ETC车辆在进入收费站前的匝道进行预交易,诱导屏将显示车辆应通行车道。车辆在正式驶入ETC车道后不再停留,实现快速验证通过,车道交易时间由原来的200~300毫秒降低至40~50毫秒,大幅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
非ETC车辆通行智慧收费站时,选择“自助”车道,即可通过自助设备完成发卡、收卡,并实现通行费移动支付。
18
四川
四川首个整站式智慧收费站投用
2024年7月1日,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四川泸渝高速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所辖泸永高速玉蟾山收费站试点打造的四川省首个“整站式智慧收费站”正式投用。
图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泸永高速玉蟾山智慧收费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共设置3进5出8条车道,其中ETC车道5条、自助取卡车道1条、自助缴费车道1条、应急备用车道1条。该收费站综合应用智能收费机器人、ETC特情辅助设备、云收费系统和智慧云仓等智能设备,真正实现全车道无人值守、整站式集中管控,达到“标准化设备设施+统一化用户服务+精细化运营管理”的运营管理目标。
智能收费机器人用于混合车道,入口支持全车型自动发卡,出口支持多方式自助缴费,通过人机对讲交互,实现远程语音协助。ETC特勤辅助设备用于ETC车道,具备交易数据处理、高清图像显示、语音提示播报等置功能,能够帮助司乘人员在ETC车道自助完成特勤处置。智慧云仓设置在收费站旁边,配套云收费系统,将对车道收费系统进行集中远程控制。
19
贵州
贵州首个无岗亭智慧收费站启用
2024年7月,贵州省高速公路首个无岗亭智慧收费站在贵黔高速百花湖收费站启用。该收费站共6条车道,全部采用自助发卡系统和插卡式缴费机自助缴费。发卡速度从每车7到8秒缩短至2秒,出口自助缴费速度也从22秒缩短至8到10秒。
图源: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和传统自助车道不同,百花湖收费站在6条车道上,采用了“无亭化、集成化、轻量化、分车道多级诱导”的设计理念,部署AI数字机器人,为司乘人员提供求助咨询服务;还应用临牌识别算法及摄像头,通过智慧后台系统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这一套设备集成了我们的服务器、工控机、栏杆机和费显,所有相关的功能都轻量化了,智慧化收费站在车辆快速通过上,比之前的速度提升50%,特情处理效率提升了50%。”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贵州区域管理总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家宏表示。
20
云南
云南首批智慧化运营收费站建成使用
2023年4月,云南省首批“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机器人智能收费”试点项目在云南宜石高速大叠水收费站和三清高速云泉收费站正式并网投入使用。
该项目作为云南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有限公司“云收费站”示范项目,采用“云、边、端”技术,优化了收费车道布局、重构了新系统收费模式,搭建了高速公路扁平化、在线化的收费系统架构,促进了收费系统架构和业务的融合,在云南省首次尝试收费站去岛(亭)化和匝道预交易,实现无人值守自助云缴费服务功能,形成了新一代“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机器人智能收费”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提高通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此次智慧化改造还在混合车道、超宽车道引入集纳了云计算、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视频分析等多种新技术,总体来看,收费能力向云上汇集,收费管理向扁平化发展。安装的智能收费机器人具有智能问答、视频交互、特情处理、智能运维、智能计算等多项功能,能够实现自主取卡、缴费、领取发票等系列缴费通行服务,可有效缓解人工服务压力,极大地降低运营人工成本。
21
陕西
陕西首个“无人值守+双层智慧云舱”智慧收费站投用
2024年9月30日,临潼兵马俑高速兵马俑收费站惊艳亮相,兵马俑收费站是一座集成了由陕西交控科技发展集团高速电子公司施工建造的自助发卡机器人、自助缴费机器人以及智慧云舱等先进技术以及窄岛化设计的智慧收费站,标志着陕西省收费站管理即将迈入以“司乘通行自助、特情远程协助、车道无人值守”为核心的智能化新时代。
兵马俑收费站智慧云舱是由陕西交控科技发展集团高速电子公司引进并根据本地功能需求规划设计的缩小版“站办大楼”,采用两层布局方案,每层长约10米、宽3米。
智慧云舱其内置的云控系统可使一名工作人员同时兼顾多个车道,实现远程监控和即时沟通。当司乘人员遇到取卡或缴费问题,按下求助键,云仓远程管控人员可立即进行干预和处理。在人员需求缩减了60%的同时,通行效率则提升了40%。一站式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运营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公路运营成本。仅需7天即可完成建设部署的智慧云舱,将助力陕西省收费站迈入更加绿色、高效、智能且无人化的2.0时代。
窄岛化设计是兵马俑收费站智慧化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缩窄收费岛宽度,拓宽最右侧出口车道。在车流量较大的节假日期间,可在最右侧车道以临时隔离方式增加一条临时车道,可大幅提升通行效率,保证游客出行体验。
自助发卡机器人是兵马俑收费站的另一大亮点。它是在传统发卡设备基础上,由陕西交控科技发展集团高速电子公司施工建造并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智能情感引擎、激光传感器等多项人工智能设备为一体的仿生智能机器人。
22
甘肃
甘肃首个智慧云收费站——金城南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营
2022年12月29日,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金城南“开口子”工程通车运营,同时项目建成了甘肃首个采用智慧云收费系统收费站。
金城南“开口子”工程收费站采用轻量化“窄岛、少亭、窄棚”的设计思路,收费站设置6入8出共14个轻便化车道,各车道同时具备ETC专用车道、无人混合车道、有人混合车道的功能,并设置自主缴费机器人代替人工值亭收费。同时,在收费广场边缘设置智慧方舱,推行“云客服”,将传统收费员的工作地点由车道收费亭转移至智慧方舱,收费员可通过智慧方舱监控室采用可视对讲方式,与车道车主进行远程在线交互,协助车主完成收费流程或收费特情处置,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智慧云收费站减少办公人员40名,合理减少项目前期投资3240万元。
23
青海
青海首个无人值守高速公路收费站试运行
2022年10月16日,由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青海省高速公路首个模块化智慧无人收费站——盘坡收费站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着无人值守智能化收费站正式投入应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运营服务领域。
图源:“青海交控微信公众号
盘坡收费站所有车道(ETC/混合)均使用智能节点设备,采用智慧化模块高度集成原有栏杆机、费显、声光报警器、车道控制器、通行灯、车检器、雾灯、关道栏杆、副节点费显、车牌识别等设备,极大地精简了车道设备及线缆连接,通过“移动支付+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助通行的新型收费站管理模式。
模块化智慧无人值守收费站采用“ETC+入口发卡机+出口缴费机”模式,在收费站入口配置自助发卡机,实现了CPC卡(通行卡)车辆自助取卡驶入高速,出口配备自助缴费机,可实现CPC卡的自助刷卡计费,支持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实现缴费全过程的无人化值守。
24
宁夏
宁夏首个标准化无人值守收费站投用
2023年9月28日,由宁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联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宁夏首个标准化无人值守收费站——定武高速公路孟家湾收费站正式投入使用。该收费站融合大数据、云收费、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手段,集收费机器人、智能栏杆机、智能收费节点、超融合、鸿蒙控制器等为一体,为后续宁夏标准化、无人化、智慧化收费站建设奠定基础。
孟家湾收费站采用“ETC+入口发卡机+出口缴费机”模式,在收费站出、入口配置自助缴费机和自助发卡机,实现了车辆自助放、取卡计费,并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实现缴费全过程的无人化值守,满足了司乘快速通行需求。
孟家湾无人值守收费站是离宁夏AAAAA级沙坡头景区最近的收费站,收费站的开通既助力了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降低人工成本与运营成本的前提下,也为司乘人员提供了智慧化、精准化、人性化收费服务,更为宁夏交通强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孟家湾方案”。
25
新疆
新疆首个准自由流收费站投入使用
2023年12月,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交投集团”)乌拉泊南收费站ETC匝道预交易系统投入使用。车辆在到达收费站出口前,便能在匝道上实现提前缴费,使得ETC车道通行更顺畅。同时,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在所辖16个高速公路路段、72个收费站安装了133台智能自助设备,使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随着匝道预交易、自助缴费机等多项智慧交通设施的应用,标志着新疆首个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效能于一体的智慧化收费站开启上线模式。
乌拉泊南匝道收费站采用“匝道预交易+ETC+入口发卡机+出口缴费机”等方式。使车辆在通过预交易门架时对ETC车辆完成通行费扣款,扣款成功后,车辆可从收费站的任意出口车道快速通行,交易异常车辆通过两级诱导标识,引导车辆行驶至MTC车道自助通行。同时,乌拉泊南收费站还在云舱中部署了远程值守系统,打破传统收费现场“一人一亭”现状,实现“一人多岗”的集约化管控。
除此之外,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坚持提前布局,对以往交通流量及车型特点进行分析,为乌拉泊南收费站增设3条潮汐ETC专用车道,车道布局由以往的3进3出增至5进5出。与此同时,对特情处置设备进行升级,实现入口发卡、OBU写入及出口读卡、ETC缴费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收费站应急通行的保障能力。
END
如有错漏,欢迎评论区留言指正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闫可欣
校对:程子研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河北京石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金普发布、黑龙江新闻网、城投公路、江苏交通控股营运管理、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福建高速集团、高速同行、大众日报、南漳发布、湖南日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华龙网、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贵州广播电视台、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陕西交控集团、经济日报、西宁广播电视台、宁夏新闻网、新疆交投集团
封面: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