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KPI | 企业该衡量什么关键绩效指标?

KPI | 企业该衡量什么关键绩效指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一种舶来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被引入中国,最初先在一些外资企业和沿海外向型企业实行,逐渐地在很多中国企业都开始实行KPI绩效考核,似乎有了KPI,才算实施了科学管理,企业自然就上了一个管理台阶。

很多中国企业照搬国外的KPI模式,开会只讨论KPI的完成情况,员工和管理者每天都围着KPI转,什么“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完成KPI为中心,完不成KPI员工就可能被淘汰,导致工作越来越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以销量为核心KPI,似乎KPI指标好,企业一切都好。真有这么神?

企业关注什么、考核什么,工作的重点自然就在那里,一点没错。可为什么员工那么反感KPI?绩效考核是极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它也带来巨大的博弈成本,各部门为了达标掩盖真实状况,使企业失去对业务的客观认知。坊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当一家公司开始追求KPI、绩效管理、狼性文化和末位淘汰时,这家公司就离死不远了。”

很多企业都把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作为最重要的KPIs,毕竟规模大是很有面子的事,况且各企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冲销量,即使亏损也在所不惜,这正是“价格战”的背后动因。有些工程机械企业设备库存一大推,每卖一台挖掘机都在亏钱,还逼着员工和经销商增加销量,这样的KPI意义何在?只会毁掉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这些年中国有十几家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也有企业喊出“超千亿,超卡特”的响亮口号,可这些年来50强中企的利润总和只在2020年疫情严重时超过卡特彼勒,2023年50强中企营收高于卡特彼勒,利润之和却只有卡特彼勒的三分之一。

卡特彼勒与全球50强中企利润之和比较

建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标不仅要赚钱,而且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赚更多的钱,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给员工带来福祉,为客户创造价值。

很多企业不敢理直气壮地喊赚钱,一提目标总是讲些高大上的愿景,结果企业倒闭时,最大的受害者是员工和客户,员工失去工作和收入,客户购买的产品没人服务,那些高大上的目标和愿景与他们却没有一毛钱关系。

企业应该衡量什么关键绩效指标KPI?制约法TOC理论发明人高德拉特博士在《大海捞针》一书中提出,一家企业做得好不好,其终审法官是利润和投资回报率,而不是销量和规模。因此,有效产出(企业通过销售赚钱的速率)、库存(决定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费用(成本控制)是衡量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重要性的排顺是:有效产出第一,库存第二,运营费用第三。

销量不是一个好的衡量,销量大不等于赚钱多,更不代表企业经营健康,片面追求销量还会诱发“价格战”,透支企业的未来和创新,牺牲客户服务的预算,这正是中国工程机械、农机和汽车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生产销售出口第一大国,2024年汽车销量3143.6万辆,是丰田汽车的3倍,可丰田汽车的净利润2376亿元,是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利润总和的3倍!

为什么会这样?丰田公司实行及时生产系统JIT,其库存周转率约为40次/年,即从原材料到生产并销售汽车的平均时间仅为9天,相比库存周转率为4次/年的公司,即使毛利率相同,丰田的投资回报率也会高出10倍。

显然,效率的提升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有效产出让资金流动起来,产品很快转化成现金(周转40次/年);库存快速周转让企业投资回报率翻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精益生产LEAN和及时生产系统JIT极大地避免了浪费,让运营费用降到最低。相比规模效益,薄利多销等价格战的粗放做法,丰田汽车的销量从来不靠降价来换,实现了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KPI本身没有对与错,关键是选择衡量什么,从粗放发展向精益管理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衡量的不是规模,而是效率,库存和资金流动的速度,这彰显出企业的智慧。选对了,能帮企业提升效率和收益;选错了,则会把企业推向深渊。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转载时未经作者同意不得随意修改。

扫码关注

打赏在看

杰克的下午茶

咨询 | 交流 | 分享 | 合作

点一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