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江桥上的民族记忆与担当——江潮激荡护安澜

江桥上的民族记忆与担当——江潮激荡护安澜

  初秋,嫩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拐了个弯,江潮激荡。江桥抗战纪念馆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策马青铜像静静伫立。不远处的平齐线上,一列中欧班列从嫩江三号特大桥上呼啸而过,声响穿越时空。

  90多年前,江桥抗战在此点燃东北抗战星火。嫩江上的铁路桥,既是铁血历史的见证,又记录着铁路人的忠诚与坚守。

  “这是一代老木桥的梁,当年挡过鬼子的路!”齐齐哈尔工务段泰来线路车间江桥维修工队线路工吴政军指着嫩江大桥遗迹说。

  江桥抗战纪念馆中,洮昂铁路木质嫩江大桥复原场景格外醒目——这条通往齐齐哈尔的必经之路,曾是日军争夺的核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吉林相继沦陷,黑水告急。马占山临危受命,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抵达嫩江南岸,守军奋起反抗。

  为阻止敌人再次进攻,守桥将士怀着寸土不让的决心,焚毁桥面关键木质结构,并炸断5孔桥梁中的3孔。10月20日马占山到任后,断然回绝了日军修复大桥的无理要求。日军凶相毕露。11月4日,日军疯狂扑向嫩江大桥,铁甲车的轰鸣震碎江桥的宁静。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不屈的炮火染红了嫩江的黎明。马占山通电全国“此身存在,誓不屈服”,守军同仇敌忾坚守半月余,终因日军增兵、后援断绝,于11月19日撤出齐齐哈尔。江桥抗战虽未能取得最终胜利,却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全国同胞救亡图存的铁血意志。

  “这座桥,连着我和父亲,也连着咱国家的根。”齐齐哈尔路桥车间齐二桥隧养修工区桥隧工檀相举说。他生长在江桥边、守桥近30年,他的守桥故事始于父辈的讲述:战时,在炮火间隙运送物资;和平时期,在严寒酷暑中加固桥基。铁路人护桥的责任,早已刻进骨子里。

  2001年,全长990.25米的嫩江三号特大桥建成,不仅连接黑吉两省,更是海拉尔及黑龙江西部地区出关进京的关键枢纽。2018年,平齐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如今,每天一列列火车从这座桥上驶过,运送着数万吨货物,搭载着万千旅客。

  24岁的线路工王嗣樊受江桥抗战壮举感召而来。他跟着师傅认真学习,渐渐明白使命感就藏在每一次精准测量、每一处隐患排查里。他希望自己能快点成长,像前辈们一样为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贡献力量。

  又一列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风驰电掣驶过。“看着这些‘钢铁驼队’载着货物跑出国门,我心里头热乎!”泰来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孙伟峰的视线追随着远去的列车,声音里饱含深情,“这桥下,埋着咱们的血性与不屈;这桥上,跑着咱的希望和国家的发展!”

  如今,残存的旧桥墩与崭新的平齐线嫩江桥平行矗立,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正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驶过。一代代铁路桥,是凝固的历史,也是流动的传承。它们镌刻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史诗,也承载着一代代铁路人的初心使命。

文字:胡艳波 刘德才 杨琪 刘杨

图片:隋英伟

编辑:孙晓远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