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单台锅炉年省22万!揭秘补连塔煤矿煤粉炉改造的降本秘籍

单台锅炉年省22万!揭秘补连塔煤矿煤粉炉改造的降本秘籍

灰渣残碳率是指煤粉在燃烧过程中没有完全燃烧部分所占的比例。灰渣残碳率是衡量煤粉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指标,灰渣残碳率越小,煤粉燃烧效率越高,煤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越好。

文章来源:《智能矿山》2025年第7期“革新·改造:中国煤科优秀QC成果专栏”

第一作者:王学文,主要从事粉体燃烧技术开发工作,2023年获评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二级,2024年获评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级,2024年荣获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第8名。E-mail:1173620894@qq.com

作者单位: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用格式:王学文,贾东亮,孟长芳,等. 降低煤粉炉灰渣残碳率的改进措施[J].智能矿山,2025,6(7):84-88.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下载阅读pdf全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矿山智能化建设进展

选择课题与现状调查

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能神东煤炭补连塔煤矿(简称补连塔煤矿)煤粉锅炉房共运行7台蒸汽锅炉,总计140 t/h产能,承担着补连塔矿的生产和生活用热供应。从2021—2022年的运行效果可知,部分锅炉存在燃料燃烧不充分、灰渣残碳率高等情况,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的现象。

为更好降低煤粉炉灰渣残碳率,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锅炉燃料成本,增加安全运行管控,QC小组分析补连塔煤矿煤粉炉的运行情况,针对性解决灰渣残碳高的问题,以提高煤粉炉燃烧效率、能源利用率。

QC小组调查对比分析煤粉炉灰渣残碳情况,并完成目标值测算。补连塔煤矿煤粉锅炉房共有2台40 t/h蒸汽锅炉、5台20 t/h蒸汽锅炉。分析2022年各台锅炉灰渣残碳率得出,20 t/h锅炉灰渣残碳率均高于40 t/h锅炉,20 t/h锅炉灰渣残碳率平均值为16.27%,尤其#2锅炉采暖季灰渣平均残碳率为29.63%,40 t/h锅炉灰渣残碳率平均值为3.69%。为降低煤粉工业锅炉整体的灰渣残碳量,20t/h煤粉锅炉为治理重点,2022年#1~7锅炉灰渣残碳率柱状图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2022年#1~7锅炉灰渣残碳率柱状图

QC小组调查补连塔煤矿煤粉炉燃烧设备使用情况,存在燃烧器系统、供料系统、炉膛系统、操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同等问题,燃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存在使用缺陷,煤粉炉燃烧运行使用误区统计如图2所示。

image.png

图2 煤粉炉燃烧运行使用缺陷统计

分析运行使用缺陷统计数据得出,煤粉炉燃烧运行系统的燃烧器系统、供料系统分别占缺陷总数约30%,炉膛系统缺陷约为20%,因此,针对此3项影响煤粉炉灰渣残碳的主要因素,制定目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设定目标与原因分析

经过QC小组内部共同探讨,5#锅炉采用20 t/h锅炉,采暖季运行期间灰渣月均残碳率仅为8.75%,及时调整运行,各锅炉灰渣残碳率均能低于8%的目标均值。

image.png

图3 #1~4锅炉灰渣残碳率均值目标

QC小组针对引起煤粉炉燃烧运行系统3项主要缺陷,细致讨论并汇总归类各类原因,最终得出10个末端原因包括:管理人员未专门培训、预燃室和炉膛结焦及积灰、司炉工岗前培训质量低、供料器供料不均匀、司炉工整体责任感偏低、燃烧器旋流强度大小不匹配、过量空气系数调节不当、煤粉含灰量不稳定、煤粉细度的影响、锅炉负荷的影响,并逐条确认10个末端因素,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形成要因确认清单见表1。

表1 要因确认清单

image.png

QC小组成员逐一验证10个末端原因,最终将预燃室和炉膛结焦及受热面积灰、燃烧器旋流强度大小不匹配、入煤含灰量不稳定确认为要因。

(1)预燃室和炉膛结焦及受热面积灰

调查现场预燃室和炉膛发现,煤粉炉燃烧运行过程中预燃室、炉膛、受热面存在较严重的积灰结焦现象,尤其是预燃室出口结焦影响炉内空气动力工况,锅炉灰渣残碳率增高,受热面积灰结渣增加引风阻力,风机电耗增大,结渣使排烟温度升高,导致锅炉效率下降。

结焦较少的锅炉和结焦较多的锅炉灰渣残碳率统计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2类锅炉灰渣残碳率均值、极差、标准偏差较大差异。各锅炉结焦、积灰现场的锅炉积灰结焦调查如图5所示,判定预燃室和炉膛结焦及受热面积灰为要因。

image.png

图4 各炉灰渣残碳率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统计结果(#5炉结焦、积灰较少)

image.png

图5 锅炉积灰结焦调查

(2)燃烧器旋流强度不匹配

QC小组统计分析神东地区20 t/h锅炉不同旋流强度的灰渣采样化验结果,发现不同旋流强度下灰渣残碳率差异较大,在统计时间内Sn=2.1时,灰渣残碳率均值为13.18%,Sn=1.0时,灰渣残碳率均值为2.36%,差值为10.82%,极差差值和标准偏差差值分别为20.12%、5.68%。因此,燃烧器旋流强度对锅炉灰渣残碳率影响较大为要因。

(3)煤粉含灰量不稳定

QC小组成员以煤质中关键指标之一原煤收到基灰分含量为检验指标,统计时间内灰渣残碳率和原煤收到基灰分含量,利用散点图分析得出,散布图拟合直线R2=0.9 926>0.99,拟合度较好,据相关系数审定表可知,r=0.9 962≥r(19)=0.4 555,呈强正相关,煤粉含灰量对灰渣残碳率影响程度较大为要因,原煤收到基灰分含量与灰渣残碳率的散布如图6所示。

image.png

图6 原煤收到基灰分含量与灰渣残碳率的散布

制定并实施对策

针对预燃室和炉膛结焦及受热面积灰、燃烧器旋流强度大小不匹配、入煤含灰量不稳定确认的3个要因,QC小组讨论并制定了对策,在煤粉炉燃烧运行过程中措施落实到位。制定对策清单见表2,实施的3项改进措施如图7所示。

表2 制定对策清单

image.png

图7 实施的3项改进措施

(1)通过前置预燃室整体,并在预燃室内部设置喷吹管,在锅炉上安装激波吹灰器,定期清理预燃室、锅炉受热面上的积灰。

(2)通过冷态下烟花试验和热态验证,确定适合燃烧器的旋流强度;优化改造燃烧器中导流罩结构,使得进入风箱的空气均匀分布。

(3)加强制粉站来煤质量的化验监测,停止输送不符合入煤质量要求煤粉,供应;增加化验频次,多部位采样,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施降低了灰渣残碳率,完成措施目标。

效果检验与巩固措施

对策实施后,煤粉炉灰渣残碳率相比对策实施前,各类数据得到了有效降低。实施改造措施后#1~4炉灰渣残碳率均值为7.051%,比目标值缩减了12%,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活动前后煤粉炉各炉灰渣残碳率均值对比分析如图8所示。

image.png

图8 活动前后煤粉炉各炉灰渣残碳率均值对比分析

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燃烧效率由76%提高到86%,1台20 t/h锅炉每采暖季煤粉用量约为9 500 t,对策实施后可节约煤粉190 t,按当年煤粉采购市场价1 200元/t计算,可节约成本22.8万元,4台锅炉可节约成本91.2万元,通过提高锅炉能效,节约燃料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QC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采取以下4项措施。

(1)加强现场质量监控,对于重要工序实施事先做好预控措施。

(2)强化技术交底,加强班组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3)推广本次活动成果,形成了作业指导书,确保成果的延续性。

(4)巩固煤粉炉灰渣残碳率的改进成果,巩固期20 t/h灰渣残碳率为#1炉为6.89%、#2炉为8.21%、#3炉为5.74%、#4炉为6.21%,对策实施后,巩固期各炉灰渣残碳率均超过目标值,QC活动效果显著。

结 语

QC小组针对补连塔煤矿煤粉锅炉灰渣残碳率高的问题,确认预燃室结焦积灰、燃烧器旋流强度不匹配及煤粉含灰量不稳定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前置预燃室并安装激波吹灰器、优化燃烧器导流罩结构、强化制粉站煤质监测等措施,使20 t/h锅炉灰渣残碳率从16.27%降至7.051%,燃烧效率由76%提升至86%,单台锅炉每采暖季节约煤粉190 t,4台合计年节约燃料成本91.2万元,验证了QC小组的方法在工业锅炉能效提升中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编辑丨李莎

审核丨赵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智能矿山》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

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主编:王国法院士

投稿网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联系人:李编辑 010-87986441

邮发代号:82-476

往期荐读

往期特刊

中国煤科特刊

陕煤集团特刊

神东专栏

重大进展特刊

露天矿特刊

理事单位特刊

红柳林煤矿特刊

创新技术特刊

创刊号

版权声明

本刊对已出版文章持有电子版、网络版及进行网络技术交流和与各网络数据库合作的权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权归本刊与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