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陈琦
受总量控制指标影响,叠加矿石品位下降与环保监管趋严,供应端持续偏紧,对价格下行极为敏感;冶炼端产量同比增长,但成本倒挂压力显著;需求端呈分化态势。在钨品价格创历史新高后,预计市场将继续呈现“供应刚性、需求分化、成本支撑”的格局,价格高位强势运行。
钨品价格高位窄幅震荡后再度大幅上涨
2025年年初以来,国内钨品价格继续在较高位置运行。受到经济回升向好的预期推动,国内钨品价格从年初开始在较高位置持续小幅反弹,2月中旬以后由于中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仅维持按需采购,市场成交情绪不高,国内钨品价格再度小幅回落;4月以后国内钨品价格再度快速冲高上涨,价格创历史新高,6月以来钨品价格在高位震荡。截至6月底,国内钨精矿平均价格15.11万元/吨,同比上涨11.15%,最高价格17.41万元/吨,最低价格13.94万元/吨;仲钨酸铵平均价格22.23万元/吨,同比上涨9.24%,其中最高价格25.31万元/吨,最低价格20.69万元/吨。
图 1:2025年上半年钨精矿、仲钨酸铵价格走势
(单位:元/吨,截至6月30日)
数据来源:Wind,五矿经研院
2025年上半年钨品价格变化情况(截至30日)
资料来源:Wind,五矿经研院
截至6月下旬,江西钨业集团国标一级黑钨精矿(65%)最高报价为17.2万元/吨,同比增长10.26%;最低报价为14.05万元/吨,同比增长15.16%;年内最高报价比最低报价高22.42%。平均报价为15.06万元/吨,同比增长12.62%。6月下旬报价为17.2万元/吨,与6月上旬上持平。截至6月下旬,厦门钨业仲钨酸铵最高报价为25万元/吨,同比增长9.65%;最低报价为20.6万元/吨,同比增长14.13%;年内最高报价比最低报价高21.36%;平均报价为22.07万元,同比增长12.07%。6月下旬报价为25万元/吨,与6月上旬报价持平。赣州钨协年内仲钨酸铵平均预测价格为21.97万元/吨,同比增长12.36%;钨精矿平均预测价格14.79万元/标吨,同比上涨12.70%;中颗粒钨粉平均预测价格为334.5元/公斤,同比增长12.37%。6月份仲钨酸铵(APT)、钨精矿、中颗粒钨粉报价分别为25.1万元/吨、17.1万元/标吨、385元/公斤,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31%、13.25%、12.57%。
表 2:江西赣州钨业协会上半年钨市场预测价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钨都网,五矿经研院
其它主要钨企业报价详见下列各表:
表 3:江西章源钨业上半年钨品长单报价
资料来源:铁合金网,五矿经研院
表 4:广东翔鹭钨业上半年钨品长单报价
资料来源:铁合金网,五矿经研院
钨矿供应整体偏紧,冶炼端整体保持增长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自然资源部继续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4月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钨矿开采总量控制及2025年第一批指标,2025年度第一批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000吨,比去年第一批减少4000吨,黑龙江、浙江、安徽、湖北四省没有获得开采指标,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甘肃、新疆等有所下降。从2023年开始,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不再区分主采指标和综合利用指标。对采矿许可证登记开采主矿种为其他矿种、共伴生钨矿的矿山,查明钨资源量为大中型的,继续下达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在分配上予以倾斜。对共伴生钨资源量为小型的,不再下达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由矿山企业向所在地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备钨精矿产量。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细化措施,做好统计汇总工作。
表 5:2025年度第一批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
根据安泰科统计国内17家钨矿山企业,上半年全国钨精矿(金属量)产量约3.74万吨,同比增长4.76%,其中月产量约0.64万吨,同比增长15.79%,环比下降4.1%,反映出高钨价对钨矿产量带来一定刺激。
2025年上半年,我国仲钨酸铵(APT)产量约6.73万吨,同比增长13.38%,其中6月生产12750吨,同比增长19.38%;共生产钨铁6155吨,同比增长33.78%,其中6月生产997吨,同比增长0.10%。原材料价格上涨再度带动APT、钨铁价格上涨,生产商情绪受到一定提振,但如此高的价格也意味着风险再度上升,特别是对下游需求波动更加敏感,供需两端均趋于谨慎。
表6:2025年上半年我国APT和钨铁产量(单位:吨)
资料来源:铁合金网,五矿经研院
出口整体大幅下降,进口继续保持增长
出口方面,在钨品价格整体相对高位的背景下,2025年以来我国钨品出口呈现下滑态势,仅偏钨酸铵、钨丝的出口实现增长。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钨品6349吨,同比下降39.60%;其中,6月出口钨品1038.3吨,同比下降43.38%。综合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外部出口关税环境变化、出口政策调整,市场对供需进行新的调整,2月以来钨品出口同比大幅度回落。
表 7:2025年上半年中国钨品出口情况,同比单位:吨)
资料来源:Wind,五矿经研院
进口方面,在国内钨品价格高位整体高位的背景下,我国的钨品进口量整体保持较高增速。1-6月,我国累计进口钨品8459.4吨,同比增长37.72%,其中,6月进口钨品2318.1吨,同比增长100.44%;钨精矿仍是钨品进口的主力,1-6月,钨精矿进口7302.5吨,同比增长65.01%,其中,6月进口钨精矿2152.4吨,同比大幅增长135.72%;1-6月,钨酸钠进口1012.6吨,同比下降30.63%,其中,6月进口钨酸钠6吨,同比下降75.51%。
表 8:2025年上半年中国钨品进口情况(单位:吨)
全球钨市场重大事件分析
1.美国钨业公司加入美国国防工业基础联盟。3月初,美国钨业公司宣布其加入美国国防工业基础联盟(DIBC)的申请已获批准。该联盟由先进技术国际公司(ATI)代表美国国防部管理,旨在扩大和多样化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促进私营企业与政府合作,为关键承包商提供非稀释性融资,并为美国国防需求提供商业解决方案。鉴于钨等关键金属对美国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正通过战略规划、倡议和资金支持来确保本土生产能力。此前加拿大和美国的政府机构已向北美钨矿项目提供资助,例如2024年12月火草金属公司曾获得美国防部1580万美元和加拿大政府1290万加元的资助用于育空地区的关键矿产项目。美国钨业正在推进其位于爱达荷州的旗舰项目——IMA矿(该矿1945-1957年间曾生产近20万公吨三氧化钨),并与美国防部探讨非稀释性融资机会。钨因其在国防、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业的特殊应用,被美国政府列为关键矿产。国防部正是基于对本土钨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引导美国钨业加入该联盟。今年年初,加拿大勘探公司Demesne Resources Inc.正式更名为美国钨业(American Tungsten Corp.),开始将战略重心从“磁铁矿勘探商”完全转型为专注于美国钨矿开发与国家安全的战略企业,未来将与美国国防供应链本土化战略高度绑定。
2.美国锑业宣布收购关键矿产资产-加拿大安大略省Fostung钨矿。在全球钨供应面临瓶颈之际,美国锑业公司(UAMY)宣布收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附近的Fostung钨矿资产。此次战略收购总价为500万美元现金,另需支付0.5%的净冶炼回报(NSR)特许权使用费。该新收购资产占地约1114公顷,包含1240万吨推断资源量,三氧化钨品位达0.213%。从地理位置看,Fostung矿区毗邻加拿大顶级矿业区的核心基础设施,可潜在利用现有加工设施并获取熟练劳动力。此外,公司正探索利用钨荧光等独特属性的现代矿石分选技术,实现现场矿石富集,有望降低初期资本支出。尽管美国锑业要将该矿区投入生产仍需完成大量工作,包括按美国证监会SK1300法规更新资源估算,但依托临近基础设施及早期露天开采潜力,此次收购颇具前景。尽管收购涉及特许权使用费成本——向卖方支付0.5%净冶炼回报,另向原所有人支付1%——但对于如此战略性资产而言,这些成本可控。
3、EQ资源公司收到美国进出口银行对昆士兰州卡宾山钨矿项目的意向函。EQ Resources(EQR)于2025年7月初宣布收到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针对昆士兰州卡宾山钨矿扩建项目的意向函,拟提供最高3400万美元的10年期债务融资,此举不仅是该公司产能扩张计划的关键进展,更折射出全球钨产业在供应链重构期的深层变革。作为澳大利亚历史悠久的钨矿之一,卡宾山矿发现于19世纪末,虽在20世纪70-80年代鼎盛一时,但长期勘探程度较低,其采矿租约区及周边仍有“可观勘探潜力”,尤其1000万吨以上的低品位历史堆存矿石和潜在地下资源,成为EQR提升产能的核心依托。公司此前已获得昆士兰州关键矿产基金2000万澳元注资,并完成选厂扩建关键设备交付,目标通过技术升级将产能翻倍,实现对低品位矿石的经济利用,而西班牙Barruecopardo钨矿的100%控股则构建了其跨区域产能布局,形成澳大利亚、欧洲双基地协同的战略优势。
钨市场展望
上游端,尽管国内钨精矿价格创历史新高,但在矿石品位下降及环保督察常态化等影响下,国内钨精矿增长潜力不大,且供应对价格下行极为敏感。虽然海外澳大利亚、韩国新增矿山逐步投产(如韩国桑东钨矿年产2300吨),仍难以替代中国此前对外供应规模。美国积极重启钨矿项目,但多数仍处早期阶段,距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一旦价格明显回调,持货商挺价意愿增强,供应端收缩预期强化。预计国内钨精矿供应维持偏紧。
中游端,由于原料价格高位运行,冶炼环节补货难度加大,且成本压力增加导致补货积极性不高。6月下半月以来长单价格锁定高位,支撑冶炼端挺价信心。再生钨原料行业标准实施,通过增量废钨进口缓解原料压力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冶炼端将通过控制出货节奏向下传导成本压力。
下游端,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好于预期,IMF等国际组织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制造业和工业整体表现较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3.5%,带动硬质合金需求平稳增长。新能源领域(光伏钨丝、新能源汽车精密刀具)需求相对较为强势,但传统领域(如硬质合金刀具)产量承压,显示需求恢复不均衡。中美会谈缓解经贸压力,但仍存不确定性,产业链中长期风险犹存,地缘及军事冲突持续推升钨的战略溢价,推动钨战略储备需求增长。预计下游需求保持韧性,但价格传导效率受终端接受度制约。
综合来看,钨市场将呈现“供应刚性、需求分化、成本支撑”的格局,价格高位强势运行,中枢显著上移,需警惕政策调整及海外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作者 | 李晓杰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研院观点和立场,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导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属矿产”关注。主编:金志峰责任编辑:陈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