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可以干什么?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1分钟有近48吨煤炭从井下采出。近48吨煤炭最多可发电约15万千瓦时,供1万只100瓦的灯泡持续照明150个小时。
这是煤矿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率。
截至目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累计建成6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通过山西省智能化等级评定的综采工作面36个、掘进工作面17个。
多场所无人值守,减少185个固定岗位
8月10日7时许,塔山矿综采预备队党支部书记李华参加完调度会议,第一时间与地面集控中心调度人员联系,根据数据主屏及多个分区域小屏传回的井下实时监测数据,随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从一大平台到十大系统,再到27个子系统和多个无人值守场所,塔山矿不断创新突破。
“我们应用了井下皮带巡检机器人、泵房巡检机器人、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智能捡矸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和涵盖43种AI(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化系统,建立了‘预见性安全’新模式。”塔山矿信息化管理部部长陈建龙说。
在塔山矿,上千双“眼睛”把看到的情况反馈给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这个“超强大脑”短时间即可完成各类视频分析及定时抓图分析,识别井下所有作业行为。一旦发现违规,智能化系统会自动报警。
乘坐无轨胶轮车一路来到塔山矿500米井下,5G基站和智能巡检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在形似窑洞的变电站和水泵房,各有1个工人在值守。
“过去需要3个工人同时在岗,现在有了巡检机器人,只需1个工人。地面调度人员既能对设备进行360度高清监控,也可远程直接控制开关和调整参数。”塔山矿水泵工乔元堂说。
目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81个井下变电所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操控,23座水泵房实现无人值守。现场人员从固定值守变为周期巡检,减少185个固定岗位。
“我们已投资改造42套智能化及电液控综采装备、20套智能化掘进装备,可实现整个工作面全自动割煤移架、工况位姿监测、无死角视频监控、一键启停所有设备、故障诊断等。”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高清视频“面对面”,2分钟内故障处理完成
“杨队,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异常,未查出原因。马上夜班要开机,您能不能再下井看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同忻矿综采二队机电副队长杨继彪刚升井,就被同忻矿地面智能化控制中心操作员张鑫堵在门口。
“别着急,你让井下人员用5G手机和我视频连线,先找到问题。”面对来自作业现场的紧急求援,杨继彪耐心等待一通地层深处的来电。
须臾间,5G网络将地上与井下智能连接。屏幕内工人声音和实时影像同时传来,只见杨继彪紧盯手机,施展“隔空维修术”:“采煤机停机前有无异常反应?其它显示是否正常?温度传感器有无损坏……”
“已重新连接,准备开机……温度恢复正常数值,截割电机可以正常动作!”画面里传回工人的喜报。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不到2分钟,设备就恢复运行。
在场员工纷纷赞叹杨继彪的神奇能力。
“不是我神奇,多亏咱们矿全力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通过5G高清云视频系统连接地面与井下。我从地面赶到作业现场,至少要40分钟。如果故障点多且难处理,实在分身乏术。有了5G‘高速路’,一些常见的故障通过视频即可指导处理。即使下班,也可与井下人员进行视频沟通。”杨继彪说。
杨继彪还可通过5G手机录屏功能保存处理过程,作为现场作业培训素材使用。
下一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将尝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远程控制多轮放煤,煤矸石被自动“截获”
近日,马道头煤业公司8403工作面机组集控室内,放煤工齐培文正神情专注地紧盯屏幕上模拟成像的现场作业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煤时间。只见他轻轻拨动手柄,厚重的顶煤瞬间落下。
“以前,我们采用追机顺序放煤工艺,需要工人在作业现场不停操作移动支架,工作强度高,且两支架间脊背煤无法回收;采用分段追机多轮放煤法后,工人只需在集控室内操作即可,而且商品煤回收率提升至77%。”马道头煤业公司综采一队队长王岩说。
同忻选煤厂厂长宋琛接到同事电话,称通过故障诊断系统发现“920矸石转载皮带”振动频率异常变化,建议停车检查。随后,检修班发现,这一变化因螺栓松动、润滑油缺失导致,并及时处置完毕,避免了停机。
今年3月,同忻矿选煤厂成为全国首批中级智能化选煤厂。该选煤厂拥有高度“智慧”的智能洗选综合管控平台,集成数据采集与治理、选煤决策等8方面23类管理信息,实现了选煤计划、调度等业务的高度融合。
同忻矿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煤矸石分拣系统,通过算法和机械结构图像分析,自动将煤矸石有效“截获”。该系统投用后,每年为同忻矿节约成本260万元,提高经济效益614万元。
“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攻克自动放煤、煤矸识别等技术,推进煤炭开采迈向无人化。”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刘雨亭 李文斌 王卫中版面编辑:谢吉东 卢慧颖
编辑:张莹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