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煤科: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的科技突围与价值重生

中国煤科: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的科技突围与价值重生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科”)坚定践行“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围绕煤基固废行业“生态痛点”,构建了“规模化消纳+高值化利用+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煤基固废从“环境负担”到“资源宝藏”的价值重生。

矸石规模化消纳:解锁矿井“吃矸”新路径

中国煤科针对煤矸石地面堆存处置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解决方案,实现矸石从“地上堆”到“地下用”的范式转变。

在井下规模化处置领域,中国煤科下属科工生态开发全煤基固废膏体材料,在乌兰木伦建成国内首个智能化地面充填系统,通过“原位返井”模式,实现年处理50万吨矸石;下属北京中煤研发高固含量环保充填材料,在晋能集团千万吨级矿井形成多形态返井工艺;下属唐山研究院创新“采选充”一体化系统,配套井下排矸跳汰机,实现原煤分选与矸石充填同步作业。

在采空区治理领域,中国煤科下属沈阳设计院采用“骨料+膏体协同”技术,完成哈尔乌素17万平方米治理;下属北京华宇设计全国首个200万吨级邻位注浆项目,实现矸石回填、采空修复与保水开采循环利用;下属武汉设计院在小保当矿业设计的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统,创下单体规模、处理能力及输送距离3项国内纪录。

在资源协同领域,中国煤科下属南京设计院研制大流量充填泵,通过“边角资源+正规回采”工艺,实现年处置矸石90万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10年以上。

科工生态乌兰木伦矸石充填站

矸石高值化利用:深度挖掘矸石潜在价值

国煤以“变废为宝”的创新思维,构建从基础材料到高端产品的全价值链利用体系。

在煤矸石化工产品开发方面,中国煤科下属科工生态利用煤矸石自持燃烧及分选技术,研发了悬浮煅烧、高温成球、隧道煅烧三大核心工艺及配套装备,成功制备偏高岭土、白炭黑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通过多元固废与补充组分的协同作用,并结合低温煅烧工艺,实现高活性玻璃相定向重构,产物玻璃相含量超80%,为建筑材料领域低碳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在焦煤化工固废处置方面,中国煤科下属煤科洁能研发的污泥束水结构解聚、气化细灰碳-灰分离技术,进行污泥改性与细灰碳富集,实现处理化工污泥15t/h、气化灰水300m³/h。下属天地融创开发的研磨烘干高温室燃技术,可将高湿气化细渣转化为清洁能源,宁东工业园20万吨级供能中心建成后,年可节约标煤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

矸石融入“生态循环”:构建矿山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中国煤科将矸石利用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推动形成绿色生态循环,让矿山“生态伤疤”重现生机。

中国煤科下属科工生态通过煤矸石基人工土壤与微生物肥料技术,构建植物-微生物共生系统,在榆林矿区形成“固废减量-生态修复-作物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属唐山研究院突破农林与矿山废弃物协同利用技术,24小时快速转化生物菌肥,使废弃矿场蜕变为高质农田,实现生态、经济与农业效益三重提升。下属杭州研究院创新“煤矸石制人工生态土”技术,通过元素活化与微生物重构,年处理煤矸石150万吨,创新大宗固废消纳与土地修复集成方案。

从井下分选到地面充填,从高温煅烧到微生物活化,中国煤科用一系列创新成果破解了“矸石围城”的世纪难题。未来,中国煤科将持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服务“双碳”目标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上,不断拓展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新边界,书写煤炭行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