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世界上有两家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和曼联,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然而,前些年由于管理层瞎折腾,高工资、高溢价购买球员,导致俱乐部成绩下滑,好球员进不来,高薪球员不愿走,至今还在处理这些遗留问题。
无论是球员还是管理者,做得好就可能留下一段佳话或传奇,做得不好就会成为罪人。
企业也是如此,每年都有人加入,有人离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人离开后,大家却仍在怀念他,他给企业留下的是财富和传说;有人离开后,人们还在咒骂他,他给企业留下的是损失和伤害。
最近工程机械行业传出一个重磅消息:我的前东家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以80亿瑞典克朗(约60亿人民币)将山东临工70%的股份出售给临工集团,退出山东临工,我的老板艾力士先生正是2006年收购山东临工的操盘手。
艾力士2007年在临沂
艾力士先生于2014年8月11日去世,他的管理艺术和经营魄力让我们非常崇拜,收购山东临工仅花了3.275亿人民币,这些年不仅给沃尔沃带来了几十亿的分红,在他去世11年后,还给沃尔沃带来了80亿瑞典克朗的现金回报,人已离世可故事仍在继续,这就是传奇!假如艾力士先生还在沃尔沃,与山东临工的合作决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艾力士先生曾经是沃尔沃亚洲公司总裁,他的继任者是一个德国人,上任开始就不断地清理艾力士先生的影响,导致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公司很多人离职,我也在那段时间去了山东临工。对于沃尔沃的双品牌战略,这位德国人一直害怕,担心山东临工挖掘机会影响沃尔沃挖掘机及配件的销量,对此我觉得可以理解。
然而,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在2012年,我无意中在《世界经理人》杂志10月刊上,读到一篇采访这位德国人的文章《双品牌战略的1+1=3效应》,此时他已经靠山东临工的出色业绩晋升为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执行副总裁。
在文章中他大肆吹嘘自己作为沃尔沃亚洲总裁亲自参与了对山东临工的收购及双品牌战略的制定,大谈沃尔沃收购整合的秘诀,说双品牌战略让沃尔沃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占沃尔沃集团在中国营收的84%。似乎一切都是他运筹帷幄的结果,我突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秦桧向全国人民宣布:他才是一直提拔、重用和保护岳飞的恩人!
山东临工项目是艾力士先生和蒋岚女士花了一年时间谈成的,由沃尔沃建筑设备总裁托尼.海尔山亲自领导。原来外国人也喜欢摘桃子,幸好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正是在这个德国人的领导下,沃尔沃与山东临工的关系走向破裂,最终不得不出售。虽然收购山东临工给沃尔沃带来很好的财务回报,但“双品牌”战略却难言成功,沃尔沃在中国的未来也出现不确定性。
艾力士先生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很难见到像他那样有智慧又有勇气的老板。今天中国市场风云变幻,不知为什么,新一代管理者的传奇故事却越来越少。
我很幸运,曾经在艾力士手下工作,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中国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伯伯”,虽然他人已离去,但他的传奇故事仍在江湖流传,这就是口碑。
“口碑”一词最早出自宋代僧人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历史上人们刻碑为了歌功颂德,而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造出“口碑”一词,从此成为“众人口头传颂”的一种形象说法。
人可以利用媒体包装自己,但百姓心中的那杆秤一一口碑却难以被操纵。在我和同事的心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老伯伯,我们真的很想念你!”
参考文章
回忆我的老板艾力士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转载时未经作者同意不得随意修改。
扫码关注
打赏在看
杰克的下午茶
咨询 | 交流 | 分享 | 合作
点一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