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探索137米高、1500吨重超大型龙门吊整装运输成功秘诀!

探索137米高、1500吨重超大型龙门吊整装运输成功秘诀!

近期,振华重工为台湾洲钜风电公司承建的137米高、重1500吨的龙门吊“乘坐”巨轮从福建平潭跨越台湾海峡停靠至台湾高雄港码头。这一充满挑战的运输历程创下全球龙门吊整机运输高度之最。

整装运输说起来简单,要实现却很难——

如何才能确保4500吨重的庞然大物不依靠吊装工具轻松“走”上运输船?

如何才能确保137米高的“擎天柱”穿过风高浪急的台湾海峡依然牢牢“钉”在甲板上?

如何才能确保钢铁“门框”这一不规则产品在转运过程中重心不偏移?

……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洲钜1500吨龙门吊项目,探索整装运输的成功秘诀。

蚂蚁搬大象

龙门吊是吊装运输大件产品的重要工具,也决定了其本身高度相对较高。在平均“身高”100米左右的龙门吊家族里,137米高的洲钜1500吨龙门吊成为目前龙门吊产品里的“擎天柱”——这个高度也给整装运输过程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这个钢铁巨人从码头安全转运至远洋运输船,成为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首要技术难题。

为此,项目部提前设计方案——在产品两条“腿”安上模块车,改“吊装”为“滑移”。这些模块车长约8.4米,行驶高度约1.5米,经过精确计算,296台模块车拼接组合,宛如给龙门吊安上“旱冰鞋”,平稳“滑”上运输船。

钢管当“扎带”

海上运输过程中,波浪冲击、风载荷及船舶摇摆是常规状态。而对于这个高达137米重量超过4500吨的不规则庞然大物来说,如何设计出一套万无一失的绑扎固定系统使其能够经受住狂风巨浪的持续冲击,成为技术团队必须攻克的关键难题 。

技术团队采用三维动态模拟系统实时接入海洋气象数据,包括风速、浪高、涌浪周期等关键参数,通过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得出龙门吊在不同海况下的抗风系数、重心偏移量以及载荷分布情况。这些数据为后续的绑扎方案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施绑扎过程中,为应对各种海况,项目部引入先进钢管绑扎系统。这套系统配备了智能传感装置,能够实现实时精准动态调整,通过有限元分析,工程师们还可以模拟从平静海面到超强风浪等各种极端海况下的受力分布;采用高强度钢索与液压缓冲装置,确保龙门吊在正负5度的船舶倾斜角内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对关键受力部位如主梁、支腿等位置进行了毫米级精确控制,绑扎点间距精确至50厘米,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这种精度要求为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层层加码。

钢塔当“拐杖”

底盘越高,重心越不稳。这句话对大型龙门吊项目整机运输工作同样适用。为了充分稳定运输重心,项目组为龙门吊量身定制了一座钢铁塔架。这座高108米、重1300余吨的蓝色钢塔呈下粗上尖形状,起到拐杖的支撑作用。

在龙门吊整体组装前,钢塔架的4个底座便已提前定位布置,并用650吨履带吊提前吊装到位。

待龙门吊滑移装船后,钢塔便矗立于龙门吊的支撑腿之间,用“头部”“顶”住龙门吊的横梁,为龙门吊提供承托力的同时还增强了龙门吊在甲板上的固定力量。

经过一系列解绑和现场轨道铺设,洲钜龙门吊顺利在高雄港完成卸船任务。

项目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超大型设备整机运输的可行性,更输出了一套可复制的“海上绑扎技术标准”,为全球港口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来源:振华重工

产品详情

点击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圈”,“项目清单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圈是起重行业学习型社群,旨在通过圈子的力量,连接行业资源,精准对接生产企业和业务经理,实现资源共享。

项目清单是2025年各省市重点项目的起重行业商机,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提前介入,抢占先机!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