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让老厂区活了过来!石家庄石煤机样本解码城市更新破局之道

让老厂区活了过来!石家庄石煤机样本解码城市更新破局之道

全文要点:

1. 2025年7月19日,“重构·立新·共生”中国城市更新创新发展研讨交流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主办,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2. 会上石家庄城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陈立彬分享石煤机项目经验,该项目是工业遗存焕新为城市生活“秀带”的典型案例。

3. 石煤机项目前身为石家庄“一五”时期重点工业企业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后因产业升级成缺乏配套的工业“锈带”。

4. 作为石家庄首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占地480亩,遵循“拆改结合、注重传承”原则,分保护传承区(95亩)、风貌提升区(50亩)、拆旧建新区(335亩)。

5. 项目核心理念:为文化留痕,重塑区域活力;传承工业文脉,延续建筑生命周期;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

6. 保护传承区“能保尽保”,保留城市肌理、建筑记忆(青顶红砖还原)、厂区植被、工业符号,通过现代手法与现代环境共生。

7. 保护传承区改造利用:一号馆变历史博物馆、二号馆变综合体育馆、三/四号馆商业餐饮、五号馆青少年体验区、六号楼创意办公孵化基地。

8. 拆旧建新区摒弃高密度开发,打造石家庄首个“立体园林”住宅社区,创新设置山墙侧立体园林平台解决北方日照问题。

9. 项目启示:文脉赓续是城市更新灵魂,工业遗存是城市独特文化资本,需敬畏历史、创新活化并赋予适应未来的功能。

10. 石煤机项目实现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为中国城市更新提供实践样本。


石家庄城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陈立彬

文脉赓续或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当工业遗存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而是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本时,敬畏历史,创新活化,同时大胆赋予它们适应未来的功能,方能实现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

楚小强/发自北京

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生长、代谢与更新。当中国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的增量扩张时代,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提质阶段,城市更新便成为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

7月19日,以“重构·立新·共生”为主题的2025中国城市更新创新发展研讨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在这场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主办,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思想盛宴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研讨。

会上,石家庄城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陈立彬,分享了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城市更新项目(以下简称“石煤机项目”)的成功经验,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这个将废弃工业“锈带”转变为城市生活“秀带”的项目实践,是工业遗存焕新的典型案例,不仅重塑了一片土地的功能与风貌,也为中国大规模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多重启示。

━━━━

工业“锈带”的涅槃重生

“我们本次的城市更新,不是单纯去改造一个厂房或一个项目,而是想通过这个项目去激活整个片区的活力。”陈立彬在演讲开篇,即道出了石煤机项目的核心立意。

提到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它曾是石家庄“一五”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的荣光之一。它所在的和平路沿线东北工业区,曾诞生过医药、棉纺、化工等诸多产业,为石家庄赢得多个工业“中国第一”。

然而,随着城市扩张与产业升级,“退二进三”战略推进,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区,被岁月遗留在了城区核心位置,成为缺乏生活配套、绿地园林的工业“锈带”,与城市快速发展的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为了加快推动这类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石家庄积极出台方案,促进工业遗存焕新,赋能城市发展。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石家庄提出城市更新概念后的首个示范性项目,石煤机项目占地480亩,由石家庄城发投集团下属城市公司操盘,严格遵循“拆改结合、注重传承”原则,采取风貌整治、保护传承、拆旧建新三种方式进行更新改造。

这一更新项目划分为三大功能区:保护传承区、风貌提升区、拆旧建新区,占地面积分别为95亩、50亩、335亩。

据陈立彬介绍,风貌提升区包含了一些写字楼、医院等;保护传承区包含厂房和办公业态;拆旧建新区经过相关的结构检测和现状摸排,已不适合再作保留,需要拆除建新,一是补充居住功能,二是将公园建设纳入其中,另外再配套部分商业、中小学校等等。

项目规划之所以如此安排,目的非常明确。

“为文化留痕,重塑区域活力;传承工业文脉,延续建筑生命周期;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 陈立彬说道,这也是贯穿这一城市更新项目始终的一大核心理念。

━━━━

老厂房如何焕发新生?

石家庄煤机厂有着60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久经洗礼,但风骨犹存。

对于推动城市更新的主体企业来说,守护工业记忆的同时,如何让这幢老厂房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成为项目更新中的工作要点之一。

在保护传承区,更新项目坚守“能保尽保”原则,保留了城市肌理、建筑记忆、厂区植被、工业符号。

“第一是保留了厂房的尺度和城市的关系;第二是保留了建筑记忆,我们想办法让青顶红砖的厂房还原到历史状态;第三是关于厂区植被的保留,能保尽保,让它们融入到新的景观里。”陈立彬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对原有工业符号的保留,由于厂区整体结构形式特殊,因此如何让工业遗存保护区与现代环境和谐共生,成为守护工业记忆的关键一步。

“我们运用现代建筑手法及艺术处理手段,让工业遗存保护区红砖、陶板、钢构、大跨度空间体系与现代建筑材料、色彩、功能相互交融,达到新的共生,形成建筑新的特点。”陈立彬表示。

比如让一号馆变身为容纳石家庄历史博物馆的文化活动中心;将面积最大的二号馆改造为综合体育馆,里面配套网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设施;三、四号馆主打商业餐饮;五号馆是青少年体验区;六号楼则转型为创意办公孵化基地。

项目内的体育中心。

在建筑外观方面,陈立彬介绍,通过清洗建筑红砖墙面,还原它的历史状态,崭露当时的历史风采。并对建筑进行加固,不适合保留的位置予以拆除,利用现代语境进行新建。材料方面,“我们采用了当代更新颖的材料,包括炫彩玻璃幕墙、拉索式陶板幕墙,把当代的设计语言跟老旧建筑结合起来。”

事实上,在石煤机项目中,突破不仅仅集中于保护传承区。在拆旧建新区,项目彻底摒弃了传统高密度开发模式,以“补齐功能短板、补足生态弱项、补上设施空白”为目标,打造了开启石家庄2.0时代的“花园社区”。

石家庄第一个“立体园林”住宅社区。

作为石家庄第一个以立体园林为主题开发的社区,它以四代住宅的方式呈现,方案创新性的将主要立体园林平台设置在建筑山墙侧,解决了北方气候下大尺度室外平台对住户日照的影响。通过大尺度两层通高户外花园的设置,每一户都拥有一个开敞式花园,供住户进行种植和休闲活动。

不过,这样的设计在业内也引起了不同的声音,到底适不适合北方区域?

陈立彬对此表示“这是石家庄第一个立体园林社区项目,经过市场反馈,老百姓非常认可这种方式,每户能提供一个公共院所,这也是符合新时代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求。”

━━━━

文脉赓续

回头来看,石煤机项目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大规模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多重启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重塑了一片土地的功能与风貌,更在于它诠释了“重构空间、立新标准、促进共生”的城市更新内涵。

今年7月14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这其中,文脉赓续或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当工业遗存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而是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本时,敬畏历史,创新活化,同时大胆赋予它们适应未来的功能,方能实现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

正如陈立彬在演讲中所总结:“当工业遗存不再生锈的时候,秀美的城市生活就会出现在眼前。”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