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点:
1. 山西省发布《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要求》(DB14/T 3462—2025),2025年9月30日实施。
2. 标志着山西省在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炭行业规范应用。
3. 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实施,起草单位包括晋云互联、华为、联通(山西)等企业和机构。
4. 提供先进科学的技术框架,助力煤矿低成本高效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煤炭”深度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5. 定义“中心-边-端”三级协同技术架构,推动视觉识别模型“边用边学、持续优化”。
6. 联通凭借5G、云计算等技术为架构提供关键支撑,全流程赋能模型进化(中心训练、边侧推理、端侧采集)。
7. 试点煤矿测试显示,核心场景(皮带大块煤、异物等)视觉识别模型精准率>95%,召回率>90%。
8. 验证了标准卓越性能,满足井下复杂环境需求,树立行业技术应用标杆。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了《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要求》(DB14/T 3462—2025),该标准将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山西省在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炭行业的规范应用。
此标准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并组织实施,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能源发展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通(山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和机构,为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建设提供一套先进、科学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框架,助力煤矿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人工智能+煤炭行业深度融合,加速煤炭产业整体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标准根据当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底层逻辑,定义了“中心-边-端”三级协同技术架构,推动视觉识别模型实现“边用边学、持续优化”。作为核心参与方,联通依托在5G、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淀,为该架构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可落地性提供了关键支撑。通过可靠高速专网、强大AI算力基座及联通智慧解决方案的深度融通,筑牢模型“越用越智能”的可持续进化根基——中心强力训练模型,边侧高效部署推理,端侧精准采集执行,联通力量全流程赋能。
为验证建设效果,在晋云科技遴选的试点煤矿,历经6个月严谨的测试验证,联通同生态伙伴打造的皮带大块煤、异物、绞车超挂、猴车蹬地等煤矿井下核心场景视觉识别模型,经持续迭代优化,精准率突破95%,召回率超90%!硬核的数据有力验证了联通技术支撑下标准的卓越性能,极大满足井下复杂严苛环境的智能化需求,为行业树立技术应用的黄金标杆!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山西省在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炭行业的规范应用。
全文下载: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要求.pdf
来源丨煤炭工业、联通(山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智能矿山》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
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主编:王国法院士
投稿网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联系人:李编辑 010-87986441
往期荐读
往期特刊
中国煤科特刊
陕煤集团特刊
神东专栏
重大进展特刊
露天矿特刊
理事单位特刊
红柳林煤矿特刊
创新技术特刊
创刊号
版权声明
本刊对已出版文章持有电子版、网络版及进行网络技术交流和与各网络数据库合作的权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权归本刊与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