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重组资源密集型行业产能和效率的综合性举措。以铁矿石和钢铁行业为例,这些改革旨在化解产能过剩、生产设备落后以及持续存在的市场失衡问题,从而降低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
中国首次大规模供给侧改革于2015年至2018年展开,显著改变了全球铁矿石市场走势。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在钢铁行业实施了积极的去产能目标,国务院制定了到2020年淘汰1.5亿吨钢铁产能的指导方针。这项举措关闭了约1.4亿吨落后钢铁产能,并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
这场改革运动是为了应对长期困扰中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而兴起的,当时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已降至不可持续的水平。由于老旧设施每吨产量产生的污染水平通常更高,环保问题也推动了这一举措。
供给侧改革2.0的关键要素最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似乎比上一轮更加慎重。花旗集团分析师表示,“供给侧改革2.0”将以更为温和的产能削减为特征,而非像2015-2018年那样激进。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此次改革相对缺乏早期改革时期特有的需求侧配套支持措施。
北京近期重申了其处理落后产能的承诺,官方通报强调提高效率和环保合规,而非粗暴减产。这种细致入微的做法反映了早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当时快速淘汰产能有时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市场混乱。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院的行业分析师张伟指出:“当前的改革策略更注重质量改进而不是数量目标,注重技术升级而不是简单地关闭工厂。”
如今,行业指标不再仅仅关注生产吨位,而是关注高炉效率等级、每吨排放量和能耗标准。这体现出平衡经济与环境需求的产业政策方针日趋成熟。
铁矿石价格如何响应改革信号?近期价格走势近几周,铁矿石期货表现出韧性,连续两周上涨,价格突破每吨96美元。截至2025年7月4日,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价格上涨0.2%,至每吨96.75美元,周涨幅接近2.2%。这一上涨轨迹代表着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一年之后的显著转机。受中国整体经济困境的影响,铁矿石价格下跌了约15%。
价格回升之际,市场对北京供给侧改革信号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这表明贸易商在具体措施出台之前就已将潜在的生产限制纳入考量。当前的港口库存数据强化了这种预期,2025年6月中国港口库存稳定在约9500万吨(SteelHome数据),按当前速度计算,约相当于25天的消费量。
价格支撑因素尽管面临更广泛的经济逆风,但多种因素仍在推动铁矿石价格保持弹性:
尽管人们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感到担忧,但这些因素共同为价格提供了支撑,而房地产行业传统上占中国钢铁消费量的约 30%。
分析师价格预测尽管近期价格走强,但许多分析师对长期前景仍持谨慎态度。高盛认为,尽管近期价格可能在95至100美元区间获得支撑,但由于供应增长受限,维持每吨100美元以上的价格似乎难以为继。
高盛的奥雷利亚·沃尔瑟姆指出:“短期内价格可以支撑在每吨 95-100 美元,但供应增长限制了上行空间。”
该投资银行对年底铁矿石价格的预测仍为每吨90美元,预计到2026年底,随着主要生产商新增产能投产,铁矿石价格可能进一步降至每吨80美元。这与2016-2017年改革推动的价格飙升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上一轮改革中,铁矿石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20美元。
表:铁矿石价格预测(美元/吨)
时期高盛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共识2025 年Q395989395.32025 年Q490938790.02026 年Q185908285.72026 年Q480857881.0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哪些挑战?产能过剩担忧中国钢铁行业规模庞大,年产量达10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尽管此前已采取措施改革,但结构性产能过剩依然存在,平均利用率仅为82%,远低于普遍认为的90%的盈利最佳利用率。
钢铁产能的地理分布给改革实施带来了特殊挑战。省级政府常常抵制可能影响地方就业和税收的去产能指令。这种格局历来导致中央政策声明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差距。
山东省2024年的经验体现了这些挑战。尽管中央政府发出指示,但原定的500万吨落后产能关停计划仍因地方经济影响评估而面临推迟和调整(财新,2024)。
经济逆风中国整体经济持续面临增长挑战,这些挑战直接影响钢铁需求。中国钢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钢铁需求同比下降4%,主要原因是建筑行业持续疲软。
房地产市场指标仍然特别令人担忧:
这些经济现实限制了自然需求驱动的产能过剩解决方案,使改革工作更加复杂。如果没有相应的需求增长,减产就更难以在不造成市场扭曲的情况下实施。
生产动态高盛分析师奥雷莉亚·沃尔瑟姆指出,要大幅减少钢铁产量和铁矿石消费量,要么需要国内需求减弱,要么需要出口下降,要么需要当局强制减产。
近期出口趋势提供了一些支撑,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增长了7%。然而,这种增长加剧了与主要市场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限制过剩产能的出口。欧盟已表示可能对中国钢铁进口采取保障措施,理由是担心市场扭曲。
全球铁矿石供应如何影响市场平衡?主要供应商生产澳大利亚和巴西充足的铁矿石供应持续对价格构成下行压力。2024年,这两个主要铁矿石生产国的总出口量将达到约12.8亿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5年),其中澳大利亚约9亿吨,巴西约3.8亿吨。
主要矿商的生产扩建项目仍在按计划进行,淡水河谷的 S11D 矿扩建项目到 2025 年底将增加 1200 万吨的年产能。澳大利亚的行业优势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约 2% 的同比增长,这得益于棕地扩建和运营效率,而不是重大的新开发。
CRU集团估计,到2025年,全球煤炭过剩量将达到约5000万吨,尽管这一预测早于中国政策和印度进口模式的最新发展。
印度的立场转变令许多市场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铁矿石价格下跌引发了印度贸易地位的意外转变。高盛的分析显示,印度的净出口实际上已降至零,远超此前的预测,此前的预测认为这一状况要到2026年底才会出现。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指出:“印度加速向净进口国地位转型,为我们之前的价格预测洞察创造了潜在的上行空间。”
这一转变反映了印度国内钢铁行业的强劲增长,受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计划推动,该行业目前年均增长率约为8%。尽管印度国内铁矿石储量丰富,但监管挑战和基础设施限制限制了产量增长,印度国内铁矿石行业仍面临困境。
供应增长限制尽管目前供应依然强劲,但分析师认为,预计产能的增长自然会限制潜在的价格上涨。大型矿业公司一直保持着严格的资本支出计划,专注于渐进式棕地扩张,而非转型性的绿地项目。
表: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产量(百万吨)
生产商
202320242025年(预计)2026(预计)淡水河谷321335345360力拓集团322330335340必和必拓285290295300FMG
192195200205其他580600615625全部1,7001,7501,7901,830对更广泛的市场有何影响?对钢铁市场的影响大连交易所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期货近几个交易日小幅上涨,上海钢铁期货合约也小幅上涨。这些走势表明,市场参与者正在消化产能削减带来的潜在利好,热轧卷板期货本周上涨1.5%。
钢厂盈利指标显示出初步改善迹象,自改革讨论深入以来,平均利润率增长了约0.8个百分点。然而,与2015-2018年改革周期期间利润率的大幅提升相比,这一增幅仍然较小。
高效和落后生产商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排名前四分之一的钢厂的EBITDA利润率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随着改革的推进,这种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并可能导致行业整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削减。
与其他金属市场的联系更广泛的工业金属市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反应不一。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下跌0.4%,至每吨9,913美元,此前美国就业数据强于预期,降低了市场对即将降息的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2025年6月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17.5万个。
由于市场重新调整利率预期,铝价同样下跌0.2%。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预测和工业金属需求之间的相互关联,凸显了除中国政策转变之外,影响更广泛材料行业的复杂因素。
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供给侧改革对钢铁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而中国整体经济活动依然低迷,铁矿石和其他工业金属之间可能会出现分歧。
投资考虑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供给侧改革的实际落实情况,而非仅仅关注政策公告。值得关注的关键指标包括:
中国的产业政策历来存在很大的政策表述与执行差距,因此基层核实对于投资决策尤为重要。
供给侧改革2.0与以往有何不同?强度和方法分析人士预计,与2015年至2018年期间迅速淘汰约1.4亿吨钢铁产能相比,此次去产能的力度将有所减弱。当前的改革信号表明,中国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重点关注环境绩效和技术标准,而非大范围减产。
这一变化反映出北京方面产业政策的日益成熟,以及对前几轮改革带来的意外后果的认识,包括暂时的价格飙升,外国生产商比国内企业受益更多。
预计产能削减过程将持续更长的时间,可能需要3-5年,而不是之前集中推进的2-3年。这种审慎的做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干扰,同时解决根本性的产能过剩问题。
需求侧措施与以往通过基础设施支出和房地产市场支持刺激需求的改革措施不同,目前的迹象表明,后续需求措施有限。这既反映了财政约束,也反映了政策重点已从房地产拉动型增长转向其他方式。
与之前的改革相比,缺乏强劲的需求支持可能会降低整体市场的影响。在没有同步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削减产能可能只会使市场更接近平衡,而不会造成之前推动价格上涨的供应紧张局面。
环境考虑北京矿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陈留指出:“2015年至2018年的改革恰逢意料之外的需求强劲,这放大了价格影响。而当前的环境缺乏类似的需求催化剂。”
现代供给侧改革越来越多地将环境标准和效率要求作为核心要素,而非次要考虑因素。中国2025年的“绿色钢铁”政策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弧炉(EAF)的采用率达到30%,优先发展废钢生产,而非传统的高炉作业。
中国最大的钢铁产区河北省已实施排放上限,要求到2027年将碳强度降低20%(《南华早报》,2024)。这些环保指令有效地发挥了生产约束作用,同时实现了多项政策目标。
将环境目标与产能目标相结合,代表着一种更为成熟的方法,或许比以往的努力更具持久性。通过将产量限制与可验证的环境指标挂钩,当局可以建立比单纯的吨位目标更难以规避的问责机制。
常见问题:铁矿石市场与供给侧改革哪些因素可能推动铁矿石价格突破每吨100美元?有几个潜在的催化剂可能会推动价格突破100美元的门槛,但分析师认为价格不太可能维持在这个水平:
然而,主要生产商的供应渠道为可持续的价格上涨设置了一个自然的上限,预计到 2027 年每年将有约 8000 万吨的新增产能上线。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如何影响全球市场?中国每年钢铁产量达10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其产能利用率是影响全球市场的关键因素。当前的行业动态对全球市场产生了诸多影响:
国际钢铁协会估计,2024年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平均为77.5%,远低于全行业可持续盈利所需的85-90%的范围。
印度在变化中的铁矿石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印度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净出口国向平衡或净进口国地位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速度远超市场预期。这一转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影响:
尽管印度拥有大量国内铁矿石储量(超过 300 亿吨),但监管限制、基础设施限制和质量考虑加速了其向进口国地位的转变。
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影响铁矿石价格?除了直接的供需平衡之外,铁矿石价格还受到多种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
近期强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影响了更广泛的金属市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