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5年度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现场验收暨本钢板材现场验收启动会在辽宁本溪召开,标志着本年度钢铁行业能效标杆示范现场验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图为启动会现场
会上,钢协副秘书长冯超发表致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峰做能效标杆示范验收启动动员钢协科技环保部副主任曹曲泉宣读专家组纪律要求,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作为汇报本钢板材能效标杆示范培育、创建过程及验收准备情况,宝钢股份能环部部长、专家组组长蔡飞翔介绍验收工作安排和要求现场验收评审组成员来自首钢、河钢、马钢、山钢日照、宁钢等企业。会议由钢协专务理事张永杰主持。
图为冯超
图为曹曲泉
图为蔡飞翔
图为张永杰
冯超在致辞中指出,极致能效工程自启动以来,在全行业掀起了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全系统、全工序、全方位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热潮,截至目前,能效标杆示范培育企业达到117家,覆盖粗钢产能6.6亿吨。2025年申请能效标杆示范验收企业将超过32家,对应1.69亿吨钢产量,验收工作量更大,任务更艰巨。
冯超介绍,本钢板材是第一批参与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示范培育企业,自2022年启动极致能效工程以来,本钢板材积极参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的“三清单、两标准、一数据系统”为主线的技术对接、标准制定、年度总结、数据填报等各项工作。通过实施《鞍钢本钢公司极致能效推进方案(2023年—2025年)》,本钢在炼铁高炉提高富氧率、顶压、热风温度,降低燃料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表示,通过此次验收,不仅使本钢板材的能效标杆水平更上一层楼,还能为2025年后续验收贡献本钢智慧、探索行业经验、输出具体规范。此外,钢协层面和企业一道建立能耗数据溯源机制,规范数据采集、传输、验证全流程,保障验收工作的科学、专业、公正、规范,助力2025年诞生一批更高能效、更高水平的标杆示范。他重申了去年首钢京唐模拟验收启动会上协会对验收工作的四点要求之外,再次重申:能效标杆示范验收,在做到科学、专业、公正、规范的同时,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而是与企业一道梳理数据链、发现提升点,让企业受益、行业满意。
图为于峰
于峰在发言中表示,打造能效标杆是一场需要全方位发力的系统工程,近两年来,本钢从能源系统的智能升级到工序能耗的精准管控,从节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到节能装备的加速升级,构建起了一个立体化的能效提升体系,例如,实施并投运板材特钢电炉、CCPP(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4.3米焦炉大型化改造等50余项重点技改项目,试运行2号135兆瓦超临界发电机组,实施并投运两厂区能源集控、板材光伏发电,以及板材8号、9号焦炉和北营一焦上升管余热回收改造等24项重点节能项目。目前,本钢吨钢综合能耗已降至561千克标准煤,对比鞍本重组前降幅达11%;吨钢外购水电费降至162.9元,对比重组前降幅达37.8%。
围绕此次现场验收,他提出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高标准配合验收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高效率推动整改提升;三是坚持结果导向,高水平开展经验推广。
图为黄作为
黄作为在发言中介绍,近年来,本钢板材通过对标行业,以能源诊断为抓手,落实了108项节能技术措施,从设备升级、工艺优化、智能化控制等全方位推动能效达标。2024年,本钢板材吨钢综合能耗降低至560.89千克标准煤,比2020年降低55.64千克标准煤,今年预计比2024年进一步降低10千克标准煤,能源创效达2.3亿元。
“未来本钢板材将进一步夯实根基,细化从理念到技术、从管理到模式的系统关系,以极致能效引领能源变革,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助力行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贡献更大力量。”黄作为表示。
7月2日下午,专家组前往本钢板材焦炉、高炉、转炉、电炉等各生产工序开展现场验收工作。
供稿 | 科技环保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