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
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
重庆东站
进入联调联试收尾阶段
向着开通目标稳步迈进
重庆东站位于重庆市茶园新区
全国首个“站城景融合”示范工程
也是重庆市“米”字型高铁网的关键节点
“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工程
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建设新地标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重庆东站
开年以来,上千建设者坚守岗位
投身施工现场推进装修与机电安装
上百辆曲臂车高空矗立,气势非凡
精心为树型柱“树皮”上漆,细致入微
现场机器轰鸣,工具碰撞声交织奏响
这独特的声响,是重庆东站奋进的乐章
2025年3月9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系统全面检测,为后续运营做铺垫
3月19日,站房全面完工惊艳亮相
宏大建筑拔地而起,尽显磅礴气势
5月15日,重庆东站正式亮灯
一座超级枢纽蓄势待发
测试车辆
重庆东站工程总规模约123万平方米
总规模15台29线
建筑立面采用中国山水画的笔法
通过室内外40棵遒劲有力的树型柱
展示三峡的雄伟壮丽与黄桷树的坚韧挺拔
进入候车大厅内部
玻璃采光顶的设计以流动曲线
勾勒出长江、嘉陵江“两江汇流”的壮美画卷
表现重庆东站连接千里山水
通达万里江山的寓意
候车大厅
魔幻山城,8D重庆
重庆东站层层错台的建筑特色
是重庆立体地形的生动写照
重庆东站在设计上大胆创新
采用“四面进站”的独特理念
布局分为上下层空间
容纳高铁、轨道、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
多元化融入商业及相关配套设施
在保障旅客便捷乘车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其购物、休闲等多样化需求
以崭新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旅客
重庆东站设计别出心裁
东西进站口打造
世界首例超高超大多曲面树型柱
中间两根立柱最大高度达41
正面呈现喇叭口造型
树型柱最大冠幅达29.6
由于树型柱超过60%为双曲面
超过30%为单曲面
为不规则多曲面造
为实现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的和谐统一
达到拼接安装的极致效果
项目团队深入开展20余次的专题研讨
选择可实现双曲成型的毫米不锈钢板
代替传统扁平面板
树型柱
最大单个树型柱由近1200毫米厚
平方米的不锈钢面板组成
由于每块曲面面板曲度不同、形状不同
安装过程需逐个安装且一次性施工到位
安装难度高、容错率低
为确保成功,在安装作业前
项目团队采用逆作法
运用三维扫描建模、热模拟试验等新技术
先对树型柱进行复现
通过模型比选确定曲面构件安装位置
预演超大曲面树型柱安装过程
并对安装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实时评估和调整
避免与既有钢结构发生碰撞
实现树型柱超大多曲构件精确拼装
树型柱上漆
安装面板后
迎来了最后一道工序
给树型柱“树皮”表面上漆
在面积如此之大的不锈钢面板和
无缝化焊接基础上上漆
想要做到极致顺滑难度非常高
尤其是平整度在光照下很难保证
项目团队借鉴汽车面层技术
创造性将钣金工艺
引入树型柱上漆施工中
实现了铁路站房施工领域的首创
重庆东站作为采用“绿建三星”
最高标准设计建造的综合交通枢纽
积极践行绿色科技建造理念
天窗建设过程中采用
新型ETFE双层单腔模结构材料
保证站房内部高采光、减轻了屋盖重量
步入候车大厅
一朵“山茶花”造型的大型设备跃入眼帘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站房中
首次采用的一体式集成岛式空调
空调以花瓣造型设计实现环绕式送风
通过向周围360度无死角环流
180度侧流两种送风形式
20米范围内形成“空气湖”
为乘客提供均匀且柔和的温度环境
与传统空调机组相比
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舒适性
还将温度损耗降低了20%以上
体式集成岛式空调
夜幕缓缓降临
重庆东站五彩灯光相互辉映成独特画卷
重庆山水灵韵与现代智慧科技完美融合
为夜色增添了一抹科技亮色
这座科技感十足的站房应用的是
国际领先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精准调节灯光状态
平日营造温馨舒适的空间氛围
为来往旅客打造便捷惬意的出行环境
每逢重大节日时
璀璨灯光把站房装点成梦幻宫
成为城市夜空中最耀眼夺目的明星
灯光秀
在建设过程中
重庆东站描绘出一系列智能建造画面
智慧工地系统宛如“智慧大脑”一般
在重庆东站施工过程中大放异彩
各类施工机器人轮番登场
展现令人惊叹的作业能力
混凝土精准抹平到地砖精细铺设
最后玻璃幕墙的有序安装
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
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实现了能源与资源的高效利用
铺就了一条高效建造、精益建造
智慧建造、绿色建造的“跑道”
四盘地面抹平机器人
山水千里,黄桷参天重庆东站傲然矗立,蓄势待发
这座新时代精品站房工程
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
闪烁着地域文化与科技融合之光
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发展
重要引擎和崭新增长极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赵爽 吴晨晨 王泽峰 孙威(建工)
内容来源丨中铁建工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