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事故案例丨从源头消除煤矿火灾隐患 防范还需关口前移

事故案例丨从源头消除煤矿火灾隐患 防范还需关口前移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即将到来之际,特刊发事故案例和警示教育片,以真实案例为教材,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让大家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火灾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矿山企业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源头消除煤矿火灾隐患,坚决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我国煤矿火灾防范难度大

火灾事故近年来时有发生

↓↓↓

事故案例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山脚树矿“9·24”重大火灾事故

2023年9月24日,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6人遇难、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33.82万元。山脚树矿1200运输平巷第二部带式输送机段巷道严重变形,第117号H架处机架侧斜,卡紧的托辊与输送带支架、运行的输送带持续摩擦,升温致煤粉点燃,引燃停止运行的非阻燃输送带,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下风侧人员中毒遇难。

河南三门峡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5·9”较大火灾事故

2023年5月9日,河南三门峡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发生较大火灾事故,造成5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483.26万元。该矿13采区中部水仓泵房回风联络巷调节风窗周边破碎煤体自燃,火势发展至13采区回风下山,引燃巷道内的木背板和破碎煤体,并沿回风侧迅速蔓延,形成较大火风压,导致风流逆转和紊乱,高温烟气和高浓度一氧化碳阻断逃生通道,造成5名人员遇难。

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普法

以血肉之痛,警安全之重

↓↓↓

警示教育片

河南三门峡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5·9”较大火灾事故

为了加强煤矿防灭火工作

有效防控煤矿火灾事故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

2021年10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

《煤矿防灭火细则》通知

↓↓↓

相关规定

2022年1月1日起,《煤矿防灭火细则》开始实施。《煤矿防灭火细则》分别对内因火灾外因火灾相关内容作了规定。《煤矿防灭火细则》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开展自然发火监测工作,重点监测采空区、工作面回风隅角、密闭区、巷道高冒区等危险区域。《煤矿防灭火细则》对注浆防火技术、惰性气体防火技术、均压防火技术、密闭防火技术以及其他防火技术分别作了具体规定。在应急处置方面,《煤矿防灭火细则》要求对内因火灾处置、外因火灾处置以及火区封闭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在井下火区管理方面,《煤矿防灭火细则》要求煤矿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每一处火区都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建立火区管理卡片;封闭的火区,必须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注销或者启封。同时,《煤矿防灭火细则》还对露天煤矿防灭火相关工作作了规定。

《煤矿防灭火细则》摘录

避免发生煤矿火灾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煤矿防火灾须知

坚持“预防为主、早期预警、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防灭火相关标准、规范、文件、事故教训等进行系统梳理,使防灭火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专业性。

一是立足源头治理,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坚持“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突出火灾防范关口前移,防灭火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将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是加强监测监控,精准分析、早期预警。综合运用煤矿自然发火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查结果,根据“煤层氧化早期的一氧化碳或采空区温度确定发火预兆的预警值”实现早期预警,为优化改进防火措施提供依据,实现井下火情早发现、早处置。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循环改进、因地制宜。针对矿区自然条件、火灾类型以及危险区域的差异,综合考虑具体防火区域地质条件、煤质特征、采动影响等因素,因地制宜选取两种及以上适用性防灭火技术手段,并根据监测监控结果循环改进防火措施。

四是实施协同防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遵循灾害协同防治原则,选择合理的开拓布置、通风方式、采煤方法及工艺、巷道支护方式等,针对自然发火预兆、征兆、发火等不同阶段,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满足本工作面安全开采需要,并兼顾采后采空区管理、相邻工作面和相邻煤层的防灭火需求。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煤矿防灭火细则》全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