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铁矿石产量第四大省(山西省)资源与生产分析

中国铁矿石产量第四大省(山西省)资源与生产分析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一、资源分布:集中分布于吕梁-临汾矿带 山西省铁矿石资源以 “北富南贫、西多东少” 为特征,核心产区集中在吕梁、临汾两大区域: 1. 吕梁岚县铁矿带 ◦ 储量占比:岚县袁家村铁矿为全省最大单体矿床,探明储量 13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5%以上,矿石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平均品位约 28%-32%,矿体厚度20-80米,埋深50-500米。 ◦ 开发主体:太钢集团主导开发,配套选矿厂年处理能力2200万吨,精矿品位提升至65%以上。 2. 临汾塔儿山-二峰山矿区 ◦ 资源特征:以矽卡岩型磁铁矿为主,探明储量 4.2亿吨,平均品位35%-40%,但矿体分散、开采成本较高。 ◦ 伴生资源:局部矿区含铜、钴等金属,综合利用率不足30%,开发潜力待释放。 二、资源量:总量中等但开发强度高 1. 全省资源基础 ◦ 累计探明储量:截至2024年,山西省铁矿石累计探明资源量约 37亿吨,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工业可采储量约 18亿吨,主要分布于吕梁(占比60%)和临汾(占比25%)。 ◦ 品位特征:全省平均品位约30%,需通过磁选-浮选工艺提升至62%以上精矿,选矿成本约 380元/吨,较河北高5%-8%。 2. 开发挑战 ◦ 生态约束:吕梁矿区属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环保投入占开采成本20%以上; ◦ 运输瓶颈:山区铁路覆盖率低,公路运输成本较沿海省份高15%-20%。 三、2024年产量:全国占比3.7%,产能集中释放 1. 产量数据 ◦ 2024年全省产量:铁矿石原矿累计产量 3916.1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0.42亿吨)的 3.76%,居全国第四位。 ◦ 月度波动:受环保限产影响,7月产量环比下降9.5%,但12月回升至342.23万吨,显示政策弹性调节效应。 2. 生产特点 ◦ 龙头企业主导:太钢集团、大中矿业等企业贡献全省80%以上产量,其中袁家村铁矿单矿年产量突破1500万吨; ◦ 技术升级:试点 “5G+无人矿卡” 运输系统,露天开采效率提升12%。 四、品位与产业影响 1. 低品位主导产业链 ◦ 选矿依赖:全省约75%矿石需经两段磨矿、三次磁选工艺处理,精矿回收率约82%,低于辽宁(88%); ◦ 进口补充:2024年进口高品位矿(≥62%)约500万吨,用于优化太钢不锈钢冶炼配比。 2. 政策与转型 ◦ 资源税减免:对贫矿开发企业减免资源税30%,并给予每吨10元尾矿利用补贴; ◦ 绿色矿山建设:2024年关停9家环保不达标中小矿山,推动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 总结 山西省铁矿石产业以 “资源中游、产能集中、成本承压” 为特征: • 资源优势:吕梁岚县矿带支撑全省35%以上产量,但深部资源勘探进展缓慢; • 产量瓶颈:2024年产量同比增速仅1.2%,受环保与运输成本制约明显; • 突围路径:通过智能化改造(如无人矿卡)和产业链延伸(不锈钢高端化)提升附加值。

未来需重点关注吕梁矿区深部勘探突破及京津冀钢铁需求对接带来的市场机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