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太重技能大师工作室又传来喜讯:
杨利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入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王瑞明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至此,太重集团已有1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8个省级和1个市级工作室,形成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矩阵,推动职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来自工程机械公司的杨利带领团队攻克了国家重点项目中的精密加工变形难题,其研发的智能检测程序自学习修正技术已成为行业标杆。这支工匠队伍累计完成63项技术革新,其中4项创新成果属国内首例,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更令人骄傲的是,他们打造的“人才孵化器”已培训职工近万人次,通过“技术攻关+定向培养”模式向各岗位输送技能人才,其中新生代力量在多个省市级大赛上获奖,正在将劳模精神转化为批量产品领域看得见的生产力。
同样闪耀着工匠精神的,还有王瑞明技能大师工作室。矿山分公司的王瑞明,作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晋技术能手,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精进技能,这支“设备医生”团队用独创的“缝合法”修复技术,让进口设备重获新生;在国内首台双龙门数控桥式镗铣床维修攻关中,用“钢铁裁缝”的巧思破解了导轨对接的“卡脖子”难题。工作室成员们将多年实战经验凝练成自主维修绝活,累计节省维修费用上千万元,为公司做强传统产品保驾护航。
技能大师工作室象征着一种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勇于攻关、求精创新的职业态度。正如公司特级劳模、冶金分公司装配钳工韩宝亮所说:“尽管是假期期间,我们仍有很多坚守岗位的太重奋斗者,追赶超越的征程中我并不孤单,这是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最好践行。”
太重将持续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使其在企业科技创新和精益制造中更好地发挥“动力舱”作用。这些技能含量高、绝技绝活特色明显的“能工巧匠”们,正以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为公司追赶超越增添强大动力。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