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下一步,我们将与商业航天、载人低空飞行器等企业加强合作,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开发,不断建设完善高性能碳纤维产业链,努力蹚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说。
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去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型无人机产业为基础的低空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目前,低空航空器类型主要有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即大众所说的飞行汽车)、直升机、消费级无人机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量化、高强度、抗疲劳、耐高温、防电磁干扰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eVTOL的结构部件和推进系统。”童明全说,相比传统金属类材料,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新开发的T1000级以上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在eVTOL等航空领域的应用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新技术的开发,不仅涉及材料的种类,而且涉及各种新型的加工工艺。这些均需从基础材料研究起步。”童明全说。
“从实验室的初步成果到小批量试生产,再到实际装机测试,并配合完成适航性认证,每个环节都需经历多次反馈与调整,研发周期较长。”童明全说。
为此,童明全建议,国家可出台专门的激励措施,支持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设立重大专项,联合碳纤维生产企业、树脂生产企业、复合材料加工生产企业以及无人机生产企业,开展全产业链的攻关研发;建立长期支持机制,解决航空领域材料适航认证难、研发周期长的问题;设立高的支持标准,针对载人低空飞行器开发,应该立足高技术起点,优先支持T1000级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支持液体成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新技术研发,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保障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的重要任务。2019年5月,《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审议通过,山西省成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近年来,山西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清洁化转型,并进行了省属煤炭企业整合,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但是山西不少重点产煤区仍存在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从业人员数量多、历史包袱重、转型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童明全说,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专门政策,支持资源型地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为此,童明全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成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煤炭企业及主产煤区企业新项目开发、新产业发展、职工安置(再就业)、社会保障等。
二是在进行重要战略产业布局建设、重大科研专项立项规划时,可优先考虑煤炭资源型地区及煤炭转型发展企业,保障资源型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建立对口帮扶支援建设机制,由东部沿海需要大量电力输入的地区,对口帮扶重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陶冉 版面编辑:谢吉东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