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醒目地提到了“好房子”的理念,明确指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这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好房子庄严地成为国家意志,这引起了建设领域和房产全产业链的强烈反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作为建设好房子的重要基础材料,也在高度关注建设好房子这个新的黄金赛道。
好房子肩负着新使命
我们从好房子理念的酝酿、提出、传播、深化,来看这个内涵丰富之理念的深层次含义。
2023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将住房质量提升纳入政策导向。
2023年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明确提出“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要求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核心,制定标准并完善政策体系。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15日,住建部发布报告,强调“好房子”需贯穿房屋全生命周期,要求企业结合数字化、绿色化等技术提升品质。8月23日:住建部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阳春三月,春风浩荡。“好房子”被隆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初步探索到落地实践,再到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好房子”建设已走向拓展深化阶段。两年多来,从中央政策导向到地方创新举措, “好房子”相关政策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核心,通过高标准住宅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智能建造推广等举措,推动住房质量升级。
好房子象征着高质量
什么是“好房子”?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曾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好房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但归纳起来有四个特征,即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其中,绿色就是让人们住得健康;低碳就是要为居民省钱,也为社会节能;智能就是让居民用得更方便。安全是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好房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好标准,需要好设计、好材料,还需要有好的建造,要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谈及2024年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各地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住得方便。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表述,可确定推进建设“好房子”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好房子”如何推进建设?一般来说,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新建的要严格落实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四大要求;二是已建成的包括正在居住的,可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
“好房子”意味着未来的房子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是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于一体的生活空间。安全是住房的基本保障,从建筑材料到结构设计,都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适体现在空间布局合理、居住环境宜人;绿色理念贯穿建筑全过程,采用环保材料、实现节能减排;智慧则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社区智能化管理。在建造技术层面,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智能建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好房子的灵魂是高质量,这在用高质量提振消费的2025年是一个高水准的示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好房子”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房地产政策完成了从“保量”到“提质”的范式转变。
好房子期待着好材料
“好材料”作为支撑“好房子”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人与建筑接触的最直观媒介,直接关系到建筑功能和品质,是影响人民群众居住体验的最关键环节。
面对的好房子政策红利窗口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乃至建材企业要如何调整战略以抓住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在今年的“两会”上说,近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围绕“绿色材料-绿色环境-绿色能源”的全产业链转型要求,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开发出新型混凝土、节能玻璃、薄膜发电玻璃、新型石膏板等一系列新型建材,并积极推广应用,加速提升了我国建筑的绿色、低碳、安全、功能水平,为我国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随着民众对建筑的隔声、防水、保温、发电等关键功能要求不断提升,面对我国庞大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生产制造-下游应用”的可持续生态体系,已成为“好材料支撑好房子建设”的必由之路。
聚焦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关键元素,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也在积蓄能量,积极做好面对改造“老房子”、建设“好房子”巨大且多元市场需求的准备。
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已完全可以从安全、绿色、低碳三个维度为好房子打好基础。高性能混凝土的高耐久性是好房子安全的屏障。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绿色与智能发展现状则是为好房子提供绿色部品的有效保证。
统计数据显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是拥有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最多的建材产业。自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以来,截至2024年9月底,建材行业已发出有效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共计9144张,有40个小类发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超过100张的有19个小类,其中:预拌混凝土2873张、预制构件664张,分别位居小类的第一、第二位。
在绿色工厂建设方面也加快步伐。国家层面:截止到2023年全国共有427家建材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名单,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有4家;2024年年底工信部节能司发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公示中有7家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2家外加剂企业。行业层面: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组织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工厂评价5年来,有23个省区市的298家参评,共评选出188家“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工厂。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积极承接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开发应用,可替代部分水泥、部分或全部替代河/湖砂、改善和易性和耐久性、降低碳排放、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等,已成为现代混凝土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慧工厂建设方兴未艾,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使许多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不但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而且引入智能化监控和决策系统;AI技术与混凝土生产深度融合,通过高精度的含水率检测设备和骨料级配检测设备,实现了精准检测,智慧工地、智慧试验室在各项目得到广泛应用。
来源:CCPA行业宣传部 张红
编辑:陈丽媛
审核:高智
推荐阅读:
把握行业脉搏,引领技术前沿——2025水泥制品新标准宣贯培训会邀您共赴新程全国重点城市商品混凝土市场价格周报(3月3日-3月9日)中国混凝土展 拥抱大湾区“万亿千项”新基建她有一种力量 | 礼赞混凝土行业的“铿锵玫瑰”协会受邀出席三一泵路事业部2025款新品发布会,徐永模作主题报告2025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长沙召开2025地方专业协会负责人联谊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关于举办2025水泥制品新标准宣贯培训会的通知同心同行 共建共赢——2025混凝土行业地方专业协会负责人联谊会将在长沙举行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