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小草集118期》尚玉彬:一把焊枪,紧握13年

《小草集118期》尚玉彬:一把焊枪,紧握13年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一把焊枪,紧握13年

记徐工铲运驾驶室焊接工段电焊工

尚玉彬

透过闪烁的弧光、飞溅的焊花,一张格外坚毅的面庞呈现在眼前。面对工作,尚玉彬总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13年来,凭借着满腔的热情、高超的技术和不断钻研的精神,先后荣获先进(生产)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成长为装载机驾驶室焊接团队的骨干力量。

破解难题增实效

19岁进入徐工,面对陌生的产品、全新的操作设备,尚玉彬担心自己究竟能不能干好。凭借着骨子里不服输和爱琢磨的劲头,他很快适应了环节和节奏,每天早早地来到岗位,从5S管理到物料领取和转运,从协助拼点到独立作业,几个月的时间,尚玉彬便完成了从学员到正式工的蜕变。

装载机防滚翻驾驶室由于工艺复杂、物料繁多、焊接作业量大,一直都是生产的瓶颈,月产量最高为18台。去年,国外某客户大批量采购徐工装载机,并要求配置防滚翻驾驶室,面对单月生产300台的巨大难题,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将工艺布局进行了优化,并改善工装设备,为生产投入了更多硬件支撑。此时,已经成为焊接机器人操作者的尚玉彬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是否可以将焊接工作量最大的顶骨架和底骨架改为机器人焊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解放人力。

这个想法很快被通过,团队迅速分工投入战斗,尚玉彬自主设计和制作了专用工装,并对焊接程序进行验证和修正,经过不懈努力,在保证常规产品生产任务的同时,防滚翻驾驶室日产量猛增至10台,效率提升了53%。

啃下焊接“硬骨头”

当神州第一铲——徐工XC9350超大吨位电传动装载机重磅亮相上海宝马展时,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目光和赞誉。而这一庞然大物的生产制造,有着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

“XC9350装载机的驾驶室制造任务由我们来承担,这将是国内最大,世界第三的产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班组长传达这一任务时,既喜悦又担忧。

尚玉彬作为骨干承担焊接任务,很快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骨架尺寸太长,焊接变形明显,内饰安装孔的位置发生了位移,玻璃也无法安装。

尚玉彬和团队查阅相关论文、梳理汇总各项数据,不断地试验验证……最终多管齐下,一方面采用外加刚性固定的方式防止变形,另一方面采用段焊的工艺减少热输入,最终,团队提前10天完成了XC9350驾驶室的生产任务,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焊接技艺不“私藏”

焊接是一项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技术活,不仅要质量过硬,更要力求外表成型美观。“作为一名电焊工,要精益求精才能焊出‘零缺陷’的产品”,对于尚玉彬而言,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琢磨焊接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享受焊接“作品出炉”的过程。

为提升新员工技能,方便新员工快速适应岗位,尚玉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制作了查阅图纸、proe基础应用及焊接机器人的操作、简单故障处理等微课内容,时刻将“传帮带”融入到每个环节之中。还利用工作之余与同事们交流讨论焊接方法,帮助新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掩卷有感

技高全凭勤磨砺,艺强俱从巧中来。尚玉彬以钢铁为“画布”,以焊枪为“画笔”,用热爱淬炼璀璨焊花,用青春“焊”卫产品质量,不断用实际行动打造“技术领先、用不毁”的覆盖件工艺品。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