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徐工夜读】论“竞合”之道

【徐工夜读】论“竞合”之道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2001年,《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创刊时,王民董事长曾亲笔手写题词:“竞争、合作、交流,推动行业进步”。虽历经18年,其内涵和浓度,却历久弥新。

所谓“竞争、合作、交流”,最重要的含义,莫过于在开放、包容中,获得共同而持续的发展。纵观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本身就是一部交织着竞争与合作,充满着深度融合与发展的“史记”。而对于当今行业而言,竞争与合作的意义更加重大而现实。

“竞”之底蕴

以华为为例,华为面临“极限生存”境况时从容不迫,他的底气就在于坚持整合全球资源、跨国协同、前瞻创新和技术积累。

而凭借对核心资源的整合,跑赢产品创新竞争,徐工也早有行动。

早在2012年,国内的工程机械市场在经过多年的迅猛增长之后突然出现大幅下滑,众多忙于扩充产能的企业骤然被冷风吹翻倒地。

而对行业“贪大图快”现象早有危机感的徐工,已经先后收购荷兰AMCA、德国FT两家零部件公司,瞄准高端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瓶颈,紧接着,徐工陆续收购德国施维英、成立欧研中心、建成巴西制造基地,在整合全球高端市场资源与平台上,徐工快人一步把握先机。

“徐工不喜欢在野蛮的高速中粗放生长,更喜欢在中低速的理性与逆境中锤炼”。

如今,拥有全球五大研发中心,新产品突破、适应性产品开发、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及实验技术研究全面开展,在产品、技术、智能化、营销、国际化及核心零部件攻关与自主掌控上,已经拥有了与国际巨头“面对面打阵地战”的技术底蕴。始终保持足够的定力、耐力和魄力的徐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得更远、更准,走得更稳。

“合”之格局

没有谁能背离时代而独行。

2013年,徐工欧洲采购中心正式成立,整合和优化欧洲优质供应链,统筹全球采购布局;2015年,徐工牵头成立行业内首个海外市场战略顾问委员会,开拓性地将经销商纳入企业国际化战略制定;在“一带一路”,徐工与80多家中资企业抱团出海,用合作完美诠释了“中国建设+中国设备=中国力量”!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全球竞争中,曾指出合作关系存在的必然性。他认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竞争的全球性将导致竞争向合作转化。随着合作的深入,它将超越以市场主义为核心的竞争关系而成为共产主义生成的前提。

经历新中国70年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制造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

华为的从容,背后是时代及实力给予它的自信。而同样定力十足、自信满怀的徐工,要拥抱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发掘产业新价值空间,要打造一个能支持中国制造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产业链体系,成功攀登全球产业高峰“会当凌绝顶”,必须在产品创新竞争中坚持全球资源整合,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坚持价值链合作共赢。“合作”也必须与“竞争”一样,成为发展的主旋律。

因势而谋方能应时而动,稳扎稳打方能善作善成。习总书记强调,“未来70年,关键是未来30年。正好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而深谙“竞合”之道的徐工,正“扑下身子,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不务空名,做最符合产业规律的事情”,努力为国家“两个一百年”贡献一个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厂商或其他媒体,与铁甲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