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欧洲第一世界第四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优势

欧洲第一世界第四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优势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德国以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位居世界经济体第四、占据欧洲经济体第一,其经济总量占欧盟的1/3,对欧洲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都闻名于世,其产品以品质优异而著称。

0.jpg

德国制造

与中国相同的是,德国也拥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但不同的是,其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最知名的企业有利勃海尔、普茨迈斯特、通快、德马吉、西门子、施耐德、博世力士乐等等,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德国有37家。雄厚的高端制造业基础,使德国在发生欧债危机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元区经济的整体颓势,制造业普遍萎靡不振。那么,是什么让德国在逆境中“应对自如”?德国恒强的理论基因是什么?答案就是:高端优势。

一、危机下一枝独秀

有关数据显示,欧元区2012年第二季度GDP季率下跌0.2%,预计第三季度季率下跌0.1%,其10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为45.3,失业率也屡创新高,整个形势持续几个月走软。德国虽然在2012年下半年也有疲软之势,但相较于其他萎靡的“欧猪国家”,仍然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1.jpg

德国制造业

在众多欧元区国家纷纷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时,德国却始终专注于高端制造业的研发和制造。当2008年房地产成为泡沫时,多个国家陷入衰退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此时,出口好像成为了欧洲经济的“救命稻草”,然而,在全球衰退的当下,新兴国家对欧洲出口的提振似乎也在减速。而德国却用专注、严谨、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依靠强大的高端制造业优势,德国出口商仍然可以年赚1000亿欧元。

汽车及其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是德国四大支柱产业,也是德国出口的优势所在。德国制造业与美、日、英、法发展制造业都有一个目标,就是争取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占领利润高的上端,创国际品牌,打国际市场,走高科技、高利润道路。德国的汽车、机械、医疗设备都是世界级产品,都具有高技术、高利润、高回报率等特征。

二、抱团取暖打天下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一花独放,与德国政府实施的宏观政策直接相关。经济困难时,德国政府让企业、工会与政府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外寒,通过高品牌的供应链重塑取得成功。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形势不好时,裁员将是其首要选择。而德国政府却强调,不能轻意减员,其政策核心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换取企业不减员,与工会讨价还价使其同意压低薪金,国家通过削减失业补贴以鼓励就业,政府通过“短工计划”保障工作岗位,工人的总工时缩短以减少失业,政府负担工人部分减少的薪金。抱团取暖的措施短期看,似乎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但从长期看,这些措施既降低了德国企业的成本支出,又保住的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根据OECD2009年报告,此项目在经济萧条中保住了约500000个工作岗位。

德国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

德国之所以能够雄踞高端,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拥有过硬的品牌。大家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车均产自于德国,而汽车的高品质源于零部件的稳定性,源于专业的配套技术。德国企业更注重发挥自身特色,愿意花更多时间、寻找更多方法去学习和创造,以占领高端专业细分市场。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德国企业不是打价格,而是加快产业链重塑,提升产品的革新速度与品质。

三、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除拥有大众、宝马、戴姆勒、西门子等大名鼎鼎的巨型品牌企业之外,还拥有众多在国际市场领先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推动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德国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

据德国柏林经济学院长期研究世界市场领先企业的伯恩特·维诺尔(Bernd Venohr)教授的一份研究报告,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在世界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共有1300家,另有1000多家德国“微型”企业的产品居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海瑞克股份公司(Herrenknecht AG);全球大型玻璃展柜的主要生产商汉恩展柜公司(Glasbau Hahn);拥有100多年历史、书芯压脊机出口率达90%的柯尔布斯(Kolbus)家族企业;高架输电线路、地下电缆系统及电气化铁路输电线等特殊输电线路建设的机械生产商蔡克有限公司(Zeck GmbH);全球高档乐器品牌之一Schiedmayer公司;以(其)钢化玻璃自动门和玻璃系统技术领先世界的多玛公司(Dorma);畅销全球的内窥镜生产商Aesculap公司;世界连接件和装配领域最大的跨国集团伍尔特集团(Wuerth);在工业阀门领域居世界领先的Ziehl-Abegg公司;清洁器械生产商Kaercher公司,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高技术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领先国际市场的德国企业,如斯图加特的Nascatec公司的微系统与纳米技术产品,慕尼黑的Tinox公司的太阳能设备镀膜技术,不来梅的Mevis Diagnostics公司的图像诊断设备均居世界领先地位。瓦克化学品有限公司(Wacker-Chemie)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及Alfing Kessler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柴油机曲轴也供不应求。

另据哈佛商学院一份研究报告,从1997年至2005年,面对新兴经济体日益增强的严峻挑战,德国企业的世界市场份额不跌反升。市场份额增长最高的是航空航天设备、航空发动机、建筑服务和汽车等领域,在光学、医疗、环保、纳米、太阳能、生物和材料技术等未来高技术领域,德国企业也不落后。在装备制造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器和设备制造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销售额位居各工业部门第二的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德国装备制造业领域领先行业和企业见表1。

德国.jpg

表1 德国装备制造业领域领先行业和企业

利勃海尔起重机

利勃海尔起重机

四、专注细分领域

对于许多德国企业来说,专注是他们在细分领域里赢取成功的重要因素。

德国知名的企业--埃马克公司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埃马克公司在1867年初创之际,就是一家铸铁和车床生产商,1952年重建,开始对车床技术和车削工艺的专注研究,于1992年推出了标志性的全球首台倒置式垂直主轴拾取式上下料车床,成为金属加工领域划时代的产品。

因代克斯也是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企业,由来自施瓦本地区的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贺尔曼哈恩在1914年创建。从生产六角车床开始,到1954年的整整40年间,因代克斯便惊人地售出了2万台车床。1970年,因代克斯生产出第一台数控车床,1985年,生产出第一台带空心轴电动机的数控多主轴车床,1992年引进模块化概念生产卧式车床和立式车床。近100年来,这家公司唯一的一次市场并购行为发生在1997年,合并了邻城的同样专业生产车床的特劳伯(TRAUB)公司。

通快公司创立于1923年。Christian Trumpf先生和两个合作伙伴开始在德国斯图加特生产挠性轴,直到1957年,通快注册了金属板加工坐标导航系统的专利,而这正是激光设备数控系统发展的起点。1978年,公司时任董事长Berthold Leibinger先生,也就是现任CEO--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女士的父亲,从美国考察带回了一件特殊的行李--1台1千瓦的CO2激光器,并在第二年研制出了第一台激光和步冲复合机床,激光源来自美国。直到1985年,通快制造出了自己的千瓦级CO2激光器,并开启了在这个领域里源源不断的发明和研究。

1924年,小镇约廷根一名面包师的儿子阿尔伯莱希塔-施尼兹勒决定放弃父亲的生意,去烘烤一个更大的“面包”,便和一个叫尤里尤斯-克洛斯的年轻人共同创办了施尼兹勒公司,开始生产和销售手动钻孔机,1929年与新加入的股东瓦尔特-劳赫一起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bo(金属旋转钻孔机德语的缩写),并很快就做到了产量的80%出口。1934年,麦太保的第一台手电钻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1957年,在约廷根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冲击钻系列产品生产线。1997年,麦太保开发出了可以高效清除油漆的脱漆器,并在当年投放市场。2002年,麦太保创立了一个新的产品类别PowerGrip--紧凑型充电式电动螺丝刀,2011年将该产品分离出来,推出一个新的产品目录--紧凑型充电式电动工具,同时还推出另外两项世界创新产品:不锈钢研磨抛光机和充电式磁力空心钻孔机。

五、持续创新,政府给力

德国制造业何以基业长青,究其原因,是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分不开的。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德国装备制造业长期保持强盛的根源。德国制造的商品要求精益求精,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它成功的核心因素。德国的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在德国制造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自于创新产品。德国工业的研发投入绝大比例用于制造业,而对机器制造、汽车、电子和化工行业四大产业贡献率最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表示,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源于走高科技、高技术道路,通过其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占据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份额。

另外,据欧盟研究分会秘书长丁纯分析,德国政府在德国制造业成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政府为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制定了很好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秩序,通过竞争机制保障企业的有效竞争,避免垄断造成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德国政府鼓励市场作用和市场的充分竞争,反对垄断。同时德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一直居于高水平,这对德国制造业的推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德国政府非常注重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源源不断地为其制造业输送高素质技术工人。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德国培养出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另一方面,在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技术工人可以享用最好的福利资源,成为社会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为其制造业提供长久的发展动力。在德国,80%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走向工作岗位。

启示:德国在制造业领域之所以能形成创新优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德国有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调和劳资关系的较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它成为产、官、学、研四大因素有效连接的基础。德国企业具有专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保持自身在高端领域的特色,而德国政府则善于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塑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重视人才培养,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基础。中国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远不及德国,在向高端转型的过程中,更应学习国外经验,加强体制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工联创 德国 制造业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