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从“破局之举”到“长效之治”

从“破局之举”到“长效之治”

面对矿山安全治理中的系统性挑战与深层次矛盾,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立足实际,于202311月创造性地提出开展矿山“双全日”工作,指导地方和矿山企业每月24日全面排查系统隐患、全员查“三违”反“三违”,推动矿山企业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为贵州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双全日”工作启动以来,贵州省矿山累计自查自改安全隐患42.7万条,修复系统缺陷1.2万余处,排查“三违”问题13.5万余条;已连续26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为历史最长安全周期。2024年,贵州省煤矿工伤起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1%16.5%,煤炭产量稳步提升至1.68亿吨,实现安全与发展双赢。

贵州局指导金沙县林华煤矿开展“双全日”工作

贵州矿山安全生产救援救治企医联动应急演练在桐梓吉源煤矿举办

“双全日”理念融入矿区

近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新鸿发煤矿的工业广场上,数十名矿工闭眼伫立。

“开始!”随着安全培训教官一声令下,矿工迅速取出腰间的自救器——开启封口带、整顺气囊、咬紧口具、夹紧鼻夹……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这是我们每周必考的30秒盲戴自救器科目,不合格绝不让下井!”新鸿发煤矿矿长杨钦说。

与此同时,在该矿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看各作业点“安全两员”的现场安全确认情况。

“顶板完好、上一个班支护到位、通风系统正常……经现场确认,符合作业条件。”调度中心值班室录音电话里,传来井下1K311切眼掘进工作面当班安全员卢春明的汇报声音。该中心12块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播放着井下各作业点动态情况,从采煤工作面到运输巷道,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在严密监控之下。

这样的场景,在贵州矿山已成为常态。

从毕节百里煤海,到黔西南连绵矿脉,“双全日”理念已深深融入每一个矿区。

2025年贵州矿山应急拉动演练处理冒顶科目现场

“每月一天”到“天天安全”

“过去,我们总是忙于‘救火’。现在,我们通过开展‘双全日’工作,学会了‘防火’。”贵州能源集团山脚树煤矿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全面排查系统隐患全员查“三违”反“三违”的双重机制,构成了“双全日”工作的核心支柱。贵州省矿山通过系统性网格化排查,将过去隐蔽、深层次的隐患“连根拔起”。

在盘州市火烧铺煤矿,专家团队创新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24个大系统、73个子系统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两年来,该矿累计修复系统缺陷215处,其中消除重大系统隐患38处。特别是在214石门巷道,该矿通过采用“一次设计、一次成巷、一次修成”的支护方式,不仅消除了长期存在的顶板隐患,还将巷道服务周期延长了倍以上。

全员查“三违”反“三违”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安全监管模式。从过去的“干部查工人”单向监管模式,转变为“全员相互监督”的共治格局。两年来,贵州省制作岗位“明白卡”近50万张,安装视频监控点位近万个,实现了“无视频不作业”全覆盖。

新鸿发煤矿创新推行“千里眼”视频查“三违”、“顺风耳”电话录音取证、“跟踪器”人员定位辅助等多种监管方式。2025年以来,该矿查处“三违”159人次,比2023年同期下降31%,实现“查处力度加大、违章数量下降”的良性循环。

更大的变化体现在矿工安全意识上。“现在看到违章行为,大家都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们都明白,安全是每个人的事。”新鸿发煤矿安全管理员颜克靖说。

一组数字体现了治理变革成效:截至202511月,贵州省煤矿事故起数较2023年下降45.5%、死亡人数较2023年下降58.4%,瓦斯超限次数较2023年下降78.9%,工伤率较2023年下降31.5%

贵州局监察人员深入井下一线排查隐患

推动构建“企医联动”机制

在贵州局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省矿山安全动态。“双全日”工作推动贵州矿山安全治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跨越。

贵州省建立了覆盖所有矿山的专业治理网络,形成“专家领衔、网格管理、全员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该省已组建近万个专家团队,设定12.6万个网格岗位。这些专家团队不仅负责隐患排查,而且致力于系统性解决矿山面临的技术难题。

据统计,通过专家团队的技术攻关,贵州省累计完成技术革新项目3000余项,形成技术标准1000余项。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看井下作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置,实现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的转变。”贵州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全省矿山安装视频监控点位近万个,在实现“无视频不作业”全覆盖的同时,创新运用“矿数卫士”智能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警。

针对“双全日”工作中发现的因救援救治不及时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灾害升级的问题,贵州局推动构建“企医联动”双向奔赴救援救治机制。这一创新机制自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已累计挽救53人的生命。

2025月,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企医联动”应急演练在遵义市吉源煤矿举行。贵州局局长王韶辉在演练总结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持续完善这一机制,筑牢矿山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该机制作为贵州省委重大调研课题和贵州省政协重点提案正在进行政策转化。

第十四届贵州省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金沙县举办

从矿山实践到长效机制

展望未来,贵州局将加快推进“双全日”工作的持续深化进程,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

在政策层面,贵州将“双全日”工作作为深入贯彻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有效抓手。贵州省安委会印发了《贵州省矿山领域“双全日”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系统梳理—隐患排查—复盘总结—循环提升”工作路径,推动政策从“宏观要求”转化为“具体动作”。《贵州省管住安全风险基层末梢重点工作措施》《关于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应急援救和紧急医学救治联动机制的通知》等一批“双全日”工作中的探索实践,正作为省级层面政策被推广实施。

在制度层面,贵州局会同贵州省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员查“三违”反“三违”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矿山现场管理和重点时段安全管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双全日”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通知》等针对性制度,持续巩固工作成效,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目前,“双全日”工作在贵州矿山日益深入,部分企业正在探索建立“双全日”工作成效评估体系,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工作成效,推动形成“部署—落实—评估—改进”的工作闭环。如率先开展“双全日”工作的贵州能源集团,正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梳理总结“双全日”工作法,向该集团其他领域推广。

“破局之举”到“长效之治”,贵州矿山“双全日”工作正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矿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正如王韶辉在近期调研中所说:“要坚持推进‘双全日’工作,持续在发展中解决安全问题,全力防范应对矿山安全各类风险挑战,助力‘富矿精开’向纵深推进,实现贵州矿山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作者:周璟张安妮版面编辑:张翔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