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更新”,强调“把城市更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中国中冶主动扛起央企使命,以全产业链实力与创新实践,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一笔一画落在每一寸城市更新的土地上,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有品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标杆项目。我们特别策划“城市焕新魔法秀”系列专题,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综合开发、创新实践多维度展现中国中冶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显著成果。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中冶城市更新“魔法现场”,解锁城市焕新的N种可能!
产城融合:功能聚合 城市焕新
中冶京诚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徐闻片区开发项目
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徐闻片区是连结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冶京诚运用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和“城市产品”思维,为片区开发构建顶层设计,将土地开发模式及产业发展需求研究作为城市设计的前提,确保城市空间能与土地出让模式及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从而通过空间重塑显化地区价值,最终实现片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中冶南方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
本项目可处置生活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市政污泥、工业危废共7大类固体废弃物,集多种固废循环经济产业链于一体,是武汉市探索的首个“零排放”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全年累计处理规模达216万吨,服务武汉市人口超400万;各类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100%,污水处理率100%;年上网电量5.5亿Kwh,可满足60万居民生活用电,基本可做到固废“不出厂”,废水、废渣的“零排放”、废气“超净排”以及物质全体量利用。
中国一冶黄石市大冶湖核心区东区集聚开发项目
本项目作为黄石市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区,承载着推动黄石市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排头兵战略定位,聚焦全面加快黄石城市更新、加速老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的迫切需要,打造黄石教育城、科技城、卫生健康城、文化旅游城。中国一冶综合实施奥体新城棚改安置建设项目、大冶湖北岸环湖道路工程、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大冶湖基地)等43个子项目,涵盖房建、市政、水系治理、水利、公共建筑等专业,通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大冶湖核心区建设,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城市新中心。
中国五冶黄石新港港产城融合发展综合配套项目
本项目是黄石新港园区与中国五矿央地合作首批建设项目,包含海口湖科创岛及周边基础配套设施、春湖新区城市安居综合体、综合管廊等11个子项,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涉及园区道路基础设施、招商平台、民生补短板、公共服务配套等领域,为黄石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其中,项目子项海口湖科创孵化中心项目荣获2024-2025年湖北省建设“楚天杯”优质工程奖、湖北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湖北省优质结构工程、第八届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类成果等多项荣誉。
中冶天工洋浦产城融合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
本项目作为海南省重点工程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安置公寓楼及社区中心办公楼,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三种户型的住宅楼、社区中心、停车楼、地下室等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项目秉持“精益求精,品质至上”的建设理念,抓工程质量,做实技术创新,强化安全管理,先后荣获海南省建筑施工优质结构工程、海南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等奖项,实现了以品质履约筑民生“幸福巢”,用匠心工程圆百姓“安居梦”。
中国十七冶马鞍山博望区产城融合项目、博望区产业新城项目
本项目是博望区提高城市功能,打造区域协同融合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省东向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项目建设内容包含15个房建项目、24条道路、7个老旧小区改造、2个污水处理厂、2个排涝泵站,目前已全部完工交付。项目从交通、生态、居住、教育等多维度升级重构城市界面,解决职住分离的痛点。项目团队将“好房子”品质建设、“好小区”配套升级、“好城区”协同发展作为建设目标,全方位打造博望区产城融合人居升级样板。
中冶建工莆田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紫霄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本项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包括莆田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紫霄片区)三山安置区和莆田市紫霄片区(一期)地块四商品住宅2个子项目。其中,三山安置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商品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回迁群众的住房需求、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项目处于莆田大学城周边,将通过综合开发(含商品住宅、安置区及配套设施)推动教育、商业等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产城互动的活力片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十九冶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智慧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
本项目主要由达钢厂土石方和护坡工程、东部经开区供排水工程、麻柳大道一期工程、智能制造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等四个子项组成,是达州东部经开区奋力打造“产城绿乡”深度融合城市新区和达州市工业制造业新引擎的先导和基础。项目的建成对达州东部经开区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塑造雄山、秀水、原乡、靓城的现代风貌形象,建成绿色智慧的市政防灾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二十冶产服科创大厦项目
本项目按照低碳、智慧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助力阿波罗未来产业城打造国家改革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的引领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项目占地面积约2.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6万平方米,包括研发用房、普通厂房、无污染厂房、宿舍、公交首末站、社康中心、文化活动室等。项目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在厂房内部设置卸货平台、吊装口、设备平台,为企业生产制造提供极大便利,让入驻企业实现“拎包投产”。项目先后获得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广东省优质结构工程奖等奖项。
中国二十二冶沧州城市更新项目
本项目是沧州市重点民生工程,中国二十二冶建设5个安置区、12条道路及幼儿园等配套设施,系统性改善人居环境。目前,4个安置区已全部交付,圆了百姓“安居梦”;12条道路如期通车,有效打通城市“脉络”,区域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项目荣获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省优质工程)等多项荣誉。通过高品质安置房与完善配套的同步落地,有力推动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沧州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而温暖的民生动力。
上海宝冶上海宝山高铁站项目
上海宝冶承建的上海宝山高铁站作为北沿江高铁的关键枢纽站点,是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北京丰台站后中国第二座双层车站。上海宝山站建成后,将结束上海北部和宝山区无高铁枢纽的历史,成为上海继上海虹桥站、上海东站、上海松江站之后的第四大高铁站,对完善区域交通格局、促进沿线城市群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现高铁、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助力宝山区打造新时代“站城融合”示范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TOD模式:枢纽联动 活力全开
中冶京诚南京溧水区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项目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是南京市重点市政建设项目,也是溧水区首个“TOD模式”引导的地下空间综合体项目。项目包含3.8千米综合管廊、1万平方米幸庄站西侧地下空间以及3千平方米无想山站西侧监控中心,在提升公共景观环境、缓解交通压力、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中冶京诚在项目中采用BIM技术,在地下交通、慢行系统、地下商业、地下人防、综合管廊、公共景观等实现“多规合一”协同。
中国五冶雄安国贸中心项目
本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位置,是新区城市门户,也是启动区建设的首个TOD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包含航站楼、城市通廊、办公、商业、酒店、公寓、公共交通及枢纽、市政配套等丰富业态。项目采用投建运一体化开发模式,引入建设方、运营方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作为河北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已运用雄安新区首台造楼机、磁吸式高空焊接机器人等多款五冶自主研发的智能建造装备及智能随动布料、地面整平、地面抹平机器人等“新工友”,以科技创新助力雄安新区建设领域智能化集成度与综合经济性指标再创新高,服务新区“拔节生长”。
中国二十二冶新津老码头公交TOD项目
本项目以参数化砖为核心技术亮点,实现传统建材与数字化施工的创新融合。中国二十二冶通过参数化设计软件,精准建模优化砖体尺寸、排布逻辑与拼接方式,让每块砖的规格、角度都与建筑空间深度适配。施工中采用数字化预制生产,依据模型数据批量加工砖体,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大幅提升安装精度。模块化拼接方式减少现场切割,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30%,同时降低建材损耗至5%以下,兼具环保与经济性。参数化砖不仅满足结构承重需求,更通过灵活的排布组合,打造出富有韵律感的建筑表皮。
上海宝冶上海宝山站金茂棠前住宅项目
本项目是上海宝冶和中国金茂首次联手打造的高端住宅,也是中国金茂全新产品系“棠系”的上海首作。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毗邻宝山高铁站,是19号线宝山站(在建)TOD综合体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7.7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6栋16-17层高层住宅及配套附属设施等。该项目建成后将依托双轨交TOD规划与金茂科技住宅基因,为杨行带来更加年轻化、潮流化的生活方式,为1100户居民提供高品质居住体验及全维度生活配套,提升人民居住生活品质。
存量资产盘活:激活存量 焕新价值
中冶京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园区内小型集约化管廊项目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关大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冶京诚以在受限空间内实现低影响建造为重点,优化管线布局和提高管线利用率,可实现廊内检修,为正在实施的“危房改建项目”正常启用以及远期规划既有建筑联通提供必要能源介质供应空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扩大医院规模、改善医院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就医选择和更舒适的就医体验,同时加强地区整体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通州区副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中国一冶红钢城大街(临江大道-友谊大道)周边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
本项目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全长3.5公里,围绕道路两侧86栋建筑实施立面整治、亮化及绿化提升,将原有老旧城区转化为功能复合、文化延续的优质公共空间。项目根据区域特点,分段打造“生态宜居段”“慢生活段”和“现代都市段”,突出工业文化印记、乐活休闲风貌与现代居住景观,推动存量建筑与城市风貌有机融合,成为连接新旧城区、蓝绿共生、彰显红钢文化的特色景观大道,实现存量资产的系统性盘活与价值提升。
中国五冶星汇广场续建工程项目
本项目位于“成都的心脏”天府广场东南侧,紧邻盐市口商圈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32亩。由中国五冶承担项目塔楼后续施工及配套设施,高品质建成交付后,圆了700户业主的“安居梦”,补全了天府广场周边的城市“风景线”,并有效盘活了城市一环内低效闲置土地,有效助推成都核心商圈健康发展。
中冶建工车位运营创新与代管资产盘活项目
针对刚需型及高端住宅项目,中冶建工分别推出长租套餐与灵活租期服务,运营团队依托数据分析,量身定制租赁策略,设计“长租+专属车位”套餐及对外灵活租期服务,有效推动资产效益最大化。面对存量资产规模大、业态复杂等问题,运营团队成功出租5处资产,出租率稳步提升。后续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将成功的盘活模式复制推广,不断为存量资产注入新活力,开拓价值增长新空间。
上海宝冶重庆长寿凤城街道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
本项目以“微更新”激活城市活力,既实现新城与老城无缝衔接,破解老城交通瓶颈,更让居民收获推窗见绿、出门即游的宜居体验,成为承载日常通勤与休闲漫步的民生幸福路。这条由闲置施工便道改造而成的6公里绿道,串联起西岩观城门洞、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长寿缆车等人文地标与三洞沟峡谷自然盛景,构建起一步一景的城市慢行系统。该项目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实践,既完善了区域基础配套,更搭建起生态、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桥梁,让居民获得感与游客体验感同步提升,成为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动能的城市新名片。
2025270550
来源丨中国中冶党群部 中冶京诚 中冶南方 中国一冶 中国五冶 中冶天工 中国十七冶 中冶建工 中国十九冶 中国二十冶 中国二十二冶 上海宝冶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539期
6001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