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区潞城镇,一座巨型“地下城”已经显露真容——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这座由京投公司组织建设,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中铁建工、中建一局等多家国企共同承建的“超级工程”,将于年底达到投运条件。据悉,已经进入按图行车试验阶段的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也迎来开通运营倒计时。线路开通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可实现与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市北辰区等多地的便捷直达,进一步缩短京津冀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百姓的出行效率,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复兴号列车驶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11月13日,在车站现场,十片飘扬的“京帆”屋顶将阳光引入这座巨型的“地下城”,车站由此显得开阔明亮。副中心站枢纽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共三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接驳场站、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综合交通枢纽配套等6大功能。其地上规划建筑为城市综合体,开发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构建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圈,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
“副中心站枢纽地下结构为三层,B3层为城际铁路站台层,B2层以城际铁路候车厅、轨道交通换乘功能为主。B1层兼具进站功能和城市功能,分布着城市通廊、下沉广场、商业步行街及商业配套设施等。”相关人员介绍,枢纽东西两侧咽喉区还分布着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小汽车等接驳场站以及其他市政配套设施。
副中心站枢纽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其于2019年11月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依照8台14线(含正线)规模设计,其中京唐场为4台7线(含正线)。京唐城际铁路全长149公里,其中京唐城际铁路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2025年11月11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进入按图行车试验阶段,这是开通运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意味着北京城市副中心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并实现全线贯通。
来源:北京市国资委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会员迎新】热烈欢迎新会员入会预拌混凝土行业数智化转型——从技术赋能到生态重构深化国际合作 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率团赴新出席ACI新加坡分会40周年研讨会并考察市场日程安排 | 第三期混凝土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与监管精要培训班 (11月19日-21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隆重推出《202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报告(白皮书)》关于举办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试验员职业能力培训与评价的通知《喷射混凝土员》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成功举办第五届喷射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论坛在成都召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换届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