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群山的层峦叠嶂间,一条崭新的高速公路如黑色绸带蜿蜒穿行,这里曾是机器轰鸣、塔吊林立的建设战场,如今已进入通车前的最后冲刺。而在这一路的风霜雨雪中,总有一个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他步履不停,目光如炬,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责任守护生命。他,就是中铁大桥局栾卢豫陕一标项目安全总监李红卫
李红卫在进行塔吊日常检查
勇挑“千斤担”
安全风险来自现场,那就到现场去解决!”这是李红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天清晨7点,工地上还弥漫着薄雾,李红卫的身影已出现在各工点之间。班前安全讲话、高墩作业巡查、隧道掌子面检查……他像一名“安全巡诊医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项目部组织开展班前讲话
白天跑现场,晚上理资料。他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熄灯。为了精准预判风险,他坚持梳理每日隐患清单,制定次日重点盯防方案。周检、专项检查、节假日突击检查……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累计开展各类安全检查百余次,整改隐患上千项,始终保持“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纪录
他深知,安全管理不仅是制度的执行,更是意识的培育。为此,他组织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应急演练、举办专题培训,把“高空作业”“起重吊装”“防汛防火”等知识点掰开揉碎讲给工人听。
练就“婆婆嘴”
“安全员就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大妈’,大事讲、小事唠、有事没事常把安全挂嘴边。”李红卫干安全工作的最大心得就是得练就一张“婆婆嘴”。
在工地上,李红卫有个外号——“李唠叨”。不是因为他话多,而是因为他“唠”得有理、有情、有用。
“你这安全帽戴得不对,下颚带要系紧!”“安全带不能低挂高用,那是拿命开玩笑!”“今天风大,高处作业必须双钩交替……”
这些“唠叨”,是他每天巡查时的标配。他不怕烦,更不怕工人嫌他啰唆。在他看来,安全员就得像“工地大妈”,大事讲、小事唠,把安全“唠”进每个人心里
李红卫组织群安员开展机械设备专项检查
一次巡查中,两名工人图省事没系安全帽带,李红卫立刻上前手把手教他们正确佩戴方法。这一幕被其他工人看在眼里,纷纷自觉调整装备。“现在每次看到李总走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摸摸安全帽戴没戴好。”工人余师傅笑着说。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唠叨”,让“我要安全”逐渐取代了“要我安全”,安全文化在工地上悄然生根。
铁面“唱黑脸”
安全面前,李红卫从不讲情面。他常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李红卫组织开展沥青摊铺设备专项检查
2024年5月的一天,李红卫来到现场安全巡查,当他走到正在作业的吊机旁边时,发现吊车司机没有按照规范抄垫支腿枕木。
“马上停止作业!”李红卫一边冲着司机喊,一边拿起手机拍下照片说,“你这枕木怎么没抄垫!”
司机赶紧跳下来,看到直接接触地面的支腿,连忙说:“这是硬地面……”
“硬地面也要抄垫,你进场培训时我咋交代的!”
“可我在之前……”司机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红卫斩钉截铁打断,“以前是以前!这里是栾卢一标!就得按我们的规章制度来!”
随后,他开出处罚单。这位司机见李红卫一点情面都不讲,气得骂他“认死理”“倔脾气”。李红卫听闻后毫不动摇:“我宁可被骂,也要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我不怕得罪人。”
正是这份“铁面无私”,让他在项目部树立了安全权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违章必究、有患必改,已成为全体参建人员的共识。
收官不松劲
当沥青路面全线贯通,项目进入通车前的收官阶段,许多人松了口气,可李红卫却更加紧张。
栾卢豫陕1标沥青路面试验段铺装完成
一次巡查时,他发现几辆挂着本地牌照的私家车,正试图从一个临时开口驶入主线,司机脸上写满了“抢先体验”的兴奋。同时,一辆喷涂着施工标识的皮卡,在他身旁“嗖”的一声呼啸而过,车速显然已远超限速。
“这简直是把新路当成了赛车场!”李红卫立刻警觉,在正式交付前,这条无人监管的道路成了危险的“无序赛场”,交通安全隐患巨大。
“路通了,但我们的安全责任更重了,绝不能出事!”他立即行动,打出一套“人防+物防+技防”组合拳:
人防:在出入口设置硬质隔离,安排安保24小时轮班值守,推行“施工车辆通行证”制度,严控社会车辆进入。这一招,将无序的“社会车辆”挡在了门外,从源头上杜绝了大部分风险。
物防:在主线每隔60米布设水马,摆成连续的“S”型弯道,这一招犹如在直路上巧设“迷魂阵”,车辆必须左绕右拐,想快也快不起来,实现了物理强制减速。
技防:在全线每个桥梁、隧道口竖起醒目的限速提示牌,在重点区域安装自动测速抓拍系统,超速车辆一旦被抓拍,立即在项目群里“曝光”,并予以相应处罚。这套“电子警察”系统,让超速行为无所遁形,让“野马”无处遁形。
这套“组合拳”立竿见影,成功将一条危机四伏的“无序赛道”打造成一条管理严格的封闭化施工区域,为项目实现完美收官铸就一道坚实的安全壁垒。
在栾卢高速即将通车之际
李红卫依然每天穿梭在工地上
夕阳西下
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仿佛一条延伸的安全线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守护着这条通往山外的希望之路
慎终如始,行稳致远
李红卫,正用他的坚守
为这条壮美高速写下最坚实的注脚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罗梦露
图文|韩喜萍
来源|一公司
【相关推荐】
【安全生产大家谈】让安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明码标价为好
【安全生产大家谈】用“望闻问切”管安全
【安全生产大家谈】从细微处筑牢安全防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