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矿灯不熄 照亮矿工脚下路——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执法三处一级调研员张在贵

矿灯不熄 照亮矿工脚下路——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执法三处一级调研员张在贵

张在贵(左)在井下检查

记者好不容易“堵”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执法三处(以下简称执法三处)一级调研员张在贵,是在崔庄煤矿一间弥漫着图纸油墨味的办公室。此时,他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方,与几位同事低声讨论着,手指在错综复杂的线条间游走。

眼前的张在贵,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双眼布满血丝,身材瘦削。然而,那双眼睛深处,却闪烁着光芒。

“有老大哥在,我们心里悬着的石头就落了一半。”一旁的执法三处处长崔海龙告诉记者,“张在贵把‘经验丰富、看问题准、办事情稳’这十二个字深深刻进工作中,带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直面挑战

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岗位

此前,执法三处辖区内多处煤矿曾遭遇自然发火或瓦斯异常涌出的险情,张在贵主动申请到辖区内受瓦斯和冲击地压威胁最严重的矿井作联系人。

唐口煤矿是山东省为数不多的高瓦斯矿井,同时伴随冲击地压、高温热害、自然发火等灾害,治理难度较大。目前回采的6311、6317工作面均处在瓦斯含量较高的六采区,且为沿空回采工作面。

作为该矿井联系人,张在贵持续关注该煤矿的瓦斯治理和防灭火工作。每周,他都会调度瓦斯等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每月,他都会深入井下现场进行核查。

通过收集与分析现场数据,以及查阅资料和类比推断,张在贵推动实施了以回采工作面高位定向钻孔与两路回风隅角“迈步式”抽采为主的瓦斯治理体系建设。同时,他推动该矿构建了以相邻采空区煤柱喷涂、注浆加固、注凝胶隔离为基础,连续注氮气为核心的采空区防灭火治理体系。

如今,唐口煤矿以钻孔和隅角埋管抽采为核心实施定向钻孔,并配套设置了双路专用管路。通过精准抽采,该矿成功实现了瓦斯“零超限”。“张处长的全流程督导,帮助矿企找准了治理良方,他换来了大家的安心。”唐口煤矿矿长白光超说。

此前,梁宝寺煤矿在3304工作面切眼掘进时,曾遭遇瓦斯异常涌出、甲烷传感器超限报警等问题。这引起了张在贵的关注。他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对比分析,向该矿提出了建立“高位抽采系统治理瓦斯异常涌出”的方案。

梁宝寺煤矿根据此建议,解决了瓦斯异常涌出的问题。该矿总工程师申海龙告诉记者,多亏了张在贵的“火眼金睛”,帮助矿企找到了改进良策。接下来,该矿将通过在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建设地面膏体充填站等方式,彻底解决采空区瓦斯积聚及涌出的问题。

敢于较真儿

蛛丝马迹里揪出“致命谎言”

“安全监察执法没有捷径,到煤矿监察执法时,必须多听多看、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线索后要敢于较真儿,才能查处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张在贵告诉记者。

在一次例行监察过程中,张在贵发现某矿和相近煤矿都受到冲击地压灾害威胁,且两矿采场都布置在相邻边界附近。

两矿采掘工作面布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采掘工作面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是否存在只顾生产、不顾安全的情况?

…………

为了弄清真实情况,张在贵对煤矿的采掘工作平面图进行分析。这些图纸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常年在一线监察的张在贵逐渐发现了端倪: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虽然标注了相邻矿井邻近采区的采掘巷道布置情况,但是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却未标注已采区域具体的回采时间和每个月月末工作面推采位置。

“这不正常!”张在贵立即调来相邻矿井图纸,把采煤工作面已采区域的回采时间和每个月的月末工作面未采位置填绘到被监察矿井的图纸上后,真相浮出水面。两个矿井同时回采的采煤工作面相距不足500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该矿存在不符合安全规定仍然组织生产,且在图纸上动手脚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三处依法依规严惩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

此前,张在贵到某煤矿检查,发现该矿110综放工作面设计采用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措施。根据该工作面防灭火注氮量设计,自综放工作面开始回采至检查当日,工作面需注氮量约168万立方米,记录的累计注氮量也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张在贵深入井下现场检查发现,注氮管路上的流量表安装在一个非常隐蔽且不利于人员行走及观测记录的地方,流量表上还有一层厚厚的积尘。他赶紧问道:“这巷道底板上只有咱们两个人的脚印,流量表上也布满积尘,没有观测记录人员留下的任何痕迹,是不是记录的注氮量不真实?”

“记录是真的,流量表上积尘是因为工作面产尘量大。”该矿负责人敷衍道。

见状,张在贵说:“咱们去制氮机硐室看看吧。”

在制氮机硐室,张在贵发现制氮机流量表显示制氮总量是36.5立方米,明显低于记录的工作面注氮量,并且这台制氮机还为另一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注氮。

至此,在完整的证据链条面前,该煤矿负责人不得不承认注氮记录造假这一事实。

源头防范

把罚单变成“处方”和“课堂”

“张处长让我们明白,罚单不是一罚了之,而是‘处方’和‘课堂’。”崔庄煤矿副总工程师蔡坤说。

2025年5月的一天,张在贵在某煤矿查看束管分析报表时,发现矿方只盯着自燃标志气体,忽视了氧气等关键指标的变化。他语重心长地说:“盯住重点没错,但如果不看全局,无异于盲人摸象。你们靠注氮防火,不关注氧气变化,怎么知道氮气有没有注进去?氧气量居高不下,说明隐患已经埋下了。”

他引导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学会抽丝剥茧,分析排险除患的措施——是束管问题,注氮不足,还是措施不对,抑或是工作面后漏风太严重?一堂生动的现场课,让矿方技术人员豁然开朗。

辖区一煤矿曾发生透水淹井事故,为防范同类事故发生,张在贵到这一煤矿开展监察执法时宣讲实现分区隔离开采的重要性,建议该企业设置施工防水闸门,实现分区隔离开采。

在监察人员的多次努力下,这家煤矿主要负责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领相关人员研究制定落实分区隔离开采方案。

“监察执法,不能止于查和罚。我们要在执法中普法,在检查中授业,让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真正在企业扎根。”张在贵说。

2022年的一天,某煤矿6301综放工作面回风巷一氧化碳超限报警。与此同时,四采区皮带回风侧一氧化碳超限报警。3个小时后,所有传感器显示的数据逐步恢复正常。

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分析认为,这次超限是工作面遇断层、采空区遗留浮煤氧化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造成的,决定采取加大采空区注氮量等防范措施。

张在贵来到现场后,提出不同意见:“如果是工作面遇断层、采空区遗留浮煤氧化造成一氧化碳超限报警,不可能在3小时后就恢复正常,且采空区一氧化碳在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锐减的情况,因此这次报警肯定另有原因。”

通过查看现场、分析图纸等资料,张在贵终于弄清了造成这次一氧化碳超限报警的真正原因:6301工作面上覆4301工作面老空区。当6301工作面推采到靠近聚积有害气体的4301工作面空间时,工作面顶板冒落,与4301工作面老空区气体集聚空间联通,在风压差的作用下,老空区内气体大量涌出,导致6301工作面部分等地点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当老空区内气体释放殆尽时,一氧化碳浓度逐渐趋于正常。

“听了您的分析,我们茅塞顿开。今后一定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矿技术负责人说。

总结提升

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后,张在贵的事迹为更多人知晓。从执法现场到校园课堂,从基层队伍到党校讲台,很多和张在贵有过交集的人说,他对煤矿安全监察事业的热爱,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2023年夏天,在河北唐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举办了“送经验到基层,与先进面对面”活动。在现场,张在贵走上讲台,分享了他三十年坚守在煤矿安全监察岗位的故事:在井下,如何通过通风异常这类小事,揪出重大隐患;在深夜,如何奔赴最放心不下的矿井,避免一起可能发生的透水事故……

台下,一名青年矿山安全监察员眼眶泛红。他说:“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不是天生无畏,而是把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此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党组以张在贵为标杆,启动了为期9个月的“学先进、比贡献、作表率”专题活动,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浓厚氛围,推动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

张在贵的先进事迹还影响了不少校园师生。近日,在山东济南市槐荫区一所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整齐端坐,共同观看张在贵先进事迹宣传片。课后,该校举行了授旗仪式,宣布成立“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英雄中队。

当张在贵走进这间教室时,学生们立刻齐声高喊:“张叔叔好!”一名小学生对张在贵说:“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保护别人的安全。”

如今,在山东科技大学,张在贵这个名字出现在“杰出校友榜”上。宣传栏前,常有学生驻足凝视,轻声念出张在贵那句朴实却有力的座右铭:“监察员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关系着井下兄弟的生死。”

在讲台上,张在贵结束分享后,现场的掌声总是经久不息。一名来自西部省份的学员在笔记本上写下:“他让我明白,人民对公务员的‘满意’,不在掌声里,而是在隐患被消除后的寂静中,在矿工平安升井的笑容里。”(高文静)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