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产能争夺战背后,是新能源行业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人才机遇
近期,多家中国车企的采购人员集中前往宁德时代总部的销售办公室“堵门”,希望在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退坡前的最后一个销售季度,锁定宁德时代的电池产能。
这一场景犹如2021-2022年电池全线短缺时的重现,但此次供应限制集中在高镍体系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售价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正迎来一个历史性转折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每卖出10辆新车中就有超过4辆是新能源汽车。
01 行业高光时刻: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这场“堵门”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的调整。从明年1月1日起,购置税将从“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以售价30万元的车型为例,在现行政策下消费者可节省约2.65万元购置税,而新政实施后,购车成本将增加1万多元。这一政策变化引发了终端市场的“末班车效应”,10月新能源汽车订单量大幅攀升。
车企面临着一个简单算术题:“多交一台车四季度就多一份收入”。但高端电池产能已成为制约交付的关键瓶颈。
与几年前不同,当前动力电池供应紧张是结构性短缺。宁德时代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利用率已接近90%,10月进一步攀升。
02 产能争夺战:高端电池为何“一芯难求”此次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应用于30万元以上车型的高镍三元锂电池,如蔚来ES8、理想i8、小米SU7 Ultra/Max版、问界M7/M8/M9纯电版等。
储能市场爆发是挤压动力电池产能的重要因素。宁德时代10月储能电池出货占比超过20%,海外订单已排至2026年二季度。
电池厂商的原材料采购通常遵循“T+3”模式(提前3个月锁定材料和订单)。宁德时代年中预判到储能需求增长,加大了用于储能的磷酸铁锂材料采购,这间接影响了一些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爆款车型的产能扩张。
宁德时代正在全球范围内扩产,除国内山东济宁、广东肇庆、江西宜春、福建厦门等基地外,匈牙利工厂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印尼电池产业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03 人才需求爆发:新能源从业者的黄金时代行业高景气度直接带动了人才需求。2025年新能源电池行业人才需求预计达数十万人,人才流动频繁且薪酬水平持续攀升。
储能领域成为人才争夺的焦点。2025年上半年,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达163GWh,同比增长246%,覆盖超50个国家和地区。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斩获重大项目订单,带动了大量人才需求。
薪资竞争力持续走强。全国范围内,59.2%的岗位月薪为20-50K(年薪24-60W),资深工程师年薪可达40万元以上。上海等一线城市薪资涨幅显著,2025年储能系统电气工程师平均月薪达32.5K,同比增长66%。
04 跳槽与职业规划:如何把握行业机遇面对行业高光时刻,新能源从业者应如何规划职业发展?
选择前景良好的细分领域。电池研发、智能驾驶、储能技术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掌握跨学科技能的人才,如既懂新能源技术又掌握数据分析能力,薪资溢价明显。
关注海外市场机会。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业务持续扩张,带动海外人才招聘需求激增。北美、欧洲LFP电池工厂从零到一突破,特斯拉、Stellantis等企业急需本地化技术人才,美国工厂研发岗年薪普遍在15-25万美元。
构建“技术+管理”双轨晋升路径。职业发展可分三阶段规划:0-3年技术深耕期,选择龙头企业积累核心经验;3-5年能力拓展期,向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转型;5年以上生态布局期,聚焦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争取股权激励。
把握地域产业优势。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常州、宁波为核心,形成“4小时产业圈”,技术岗位平均年薪比二三线城市高25%-40%。珠三角地区市场化机制成熟,销售管理岗年薪可达60-120万元。
05 理性看待行业机遇:挑战与风险并存尽管行业处于高光时刻,从业者也需理性看待机遇与挑战。
新能源行业工作强度普遍较大,尤其是头部企业。跳槽前应了解目标公司的加班情况和工作压力,评估自身适应能力。
技术迭代快速,需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不断涌现,从业者需保持技术敏感度。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或加入行业协会,有助于获取技术趋势与人才需求信息。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格局仍在演变。虽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催生新入局者。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和细分领域至关重要。
薪酬福利需综合考量。跳槽时不能只看月薪,还要综合考虑年终奖、股权激励、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等因素。有些公司可能月薪较高但年终奖不稳定,需全面评估整体薪酬包。
宁德时代被“堵门”事件,映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活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如今每卖出10辆新车中就有超过4辆是新能源汽车,这一趋势仍在加强。
对于新能源从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但如何在行业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需要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理性规划职业路径。
无论是选择坚守还是跳槽,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把握行业大势,顺应时代潮流。
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全新改版:动力锂电池PACK设计及系统设计课程40讲+番外视频课程,全名更新: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5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