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消息
11月5日至9日
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
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当下,正值“迎峰度冬”备煤窗口期
全国多地煤炭需求持续攀升
港口作为煤炭运输的重要枢纽
目前炭中转、储存及保供的情况如何?
让我们走进
秦皇岛港、国能黄骅港、兖矿泰安港和果园港一探究竟。
↓↓↓
秦皇岛港:调进调出趋于平衡
地点
环渤海港口
时间
10.1~10.28
发运量
4560万吨
当下正值“迎峰度冬”备煤窗口期,下游煤炭需求热情回升,环渤海港口到港船舶增多,各港口优化生产组织、加快煤炭周转,运输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10月1日至28日,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量达4560万吨,同比增长6.2%。
尽管需求旺盛,港口仍面临多重挑战,10月7日至25日大秦线开展19天秋季集中修,煤炭调进量减少;持续降雨拖累上游煤矿生产与外运效率,叠加发运成本倒挂,优质货源紧俏,贸易商报价坚挺,推动当月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每吨上涨67元。
进入11月,市场格局迎来新变化。华东、华南降温带动电厂日耗下行,采购积极性减弱,但北方取暖负荷提升,冬储备煤节奏加快。据了解,大秦线检修结束后,日发运量回升至120万吨,虽唐呼线运量下降,叠加下游长协兑现,秦皇岛港调进调出趋于平衡,库存稳定在2220万吨左右。(王云)
秦皇岛港
国能黄骅港:三举措应对三重挑战
地点
国能黄骅港
时间
10月
装船量
1805万吨
寒流来袭催生煤炭需求攀升,国能黄骅港务公司顶住多重挑战,10月煤炭运输保持高效运转态势。数据显示,当月煤炭卸车量预计完成1825万吨,年累达18449.4万吨,同比增加2%;装船量预计完成1805万吨,年累达18275.8万吨,同比增加2.2%。
10月,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组织面临三重考验。恶劣天气频发,累计封航92小时,同比增加44.5小时,且80%集中在双节期间,月度装船欠量一度达113万吨;节后集团一体化外购煤出区减少、沿线分流加大,11日至19日日均到港仅125列,卸车任务欠量最大达49万吨;同时10月为集团铁路检修黄金期,最长检修时间制约重车到港。
面对挑战,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精准施策多维发力。双节期间提前制定方案,大风前最大化装船72万吨,安排16艘91万吨待装船舶,场存稳定在300万吨以内,将天气影响降至最低;抢抓到港资源低位期完成42项设备维修,累计1104小时,为后续生产筑牢设备基础;中下旬积极协调多方,日均装船量较上旬提升36.9%,单船等货时长同比压缩25.6%,成功追赶欠量113.8万吨,27日实现装船任务由欠返超。
随着冬季用煤高峰来临,国能黄骅港将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全力冲刺全年任务,为区域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刘建玲)
国能黄骅港
兖矿泰安港:集疏港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地点
兖矿泰安港
时间
10月
日均集疏港量
4.5万吨
近日,受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多地煤炭需求持续攀升。作为山东能源集团煤炭能源储备体系的重要基地,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迎来运输高峰,煤炭调入调出作业紧张有序,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10月下旬以来,兖矿泰安港煤炭集疏运量保持高位运行。据统计,近期煤炭日均集疏港量达4.5万吨,自动装船机、翻车机、装船机等核心设备连续作业,保障煤炭“进得来、转得动、出得去”。万吨大列接卸、集装箱水运、铁转水等多式联运模式协同发力,有效应对了寒流带来的运输压力。
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兖矿泰安港煤炭集疏港量增长约225%,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港口在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方面的持续投入与创新。通过远程集控系统、无人值守堆取料机、AI路径规划等技术的全面应用,港口作业效率提升20%,车辆进出园时间缩短至7分钟,实现“一码贯通、数据协同”。依托京杭运河柳长河段“三改二”工程,新增10条水运航线,业务辐射至江浙沪皖、“两湖一江”等地区。推行“日度闭环管理”“专属存储区+机动货位”等机制,煤炭周转周期压缩至10天以内。
随着冬季用煤高峰的到来,预计11月兖矿泰安港集疏港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港口已提前部署机车调度、仓储周转、设备维护等保障措施,确保“零待机”作业目标实现,为区域能源保供和物流降本增效提供坚实支撑。(李子豪)
兖矿泰安港
果园港:缩短中转时间 提升运输效率
地点
果园港
时间
10月
日均吞吐量
6万吨
笔者从陕煤重庆港公司获悉,截至10月底,该公司库存煤炭6万余吨,并计划每月发运重庆各港口煤炭10万吨左右,直到供暖季结束,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温暖过冬保驾护航。
随着寒潮临近,冬季供暖大幕即将全面拉开。陕煤重庆港公司作为西南地区煤炭能源供给网络的关键枢纽,主动扛起冬季能源保供“主力军”重任,全力保障民生用煤需求。
在供给端,该公司以“精准保供、按需匹配”为核心,针对民生保障用煤企业的生产规模、用煤特性、质量要求等差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保供方案,从煤种筛选、煤质把控到接卸服务,全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确保企业“用得上合心意的煤”。同时,该公司积极拓宽采购渠道,重点深化与陕西陕北、关中两大核心煤炭产地矿企的合作,锁定优质、稳定的煤源;并积极整合新疆高热值煤炭,通过多渠道、多品类补充,持续增加煤炭有效供给。
在运输上,陕煤重庆港公司聚焦“高效运输、保障畅通”,全力打通煤炭运输“主动脉”。一方面,加强与铁路部门、港口单位的常态化沟通衔接,主动争取运力支持,优化“北煤南运”关键运输通道,确保煤炭从产地到西南的运输主线畅通;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公铁水多式联运模式,通过科学调配运输车辆、船舶资源,合理规划中转节点,缩短煤炭中转时间,提升煤炭运输效率。
据悉,作为该公司重要煤炭转运枢纽之一的果园港当前煤炭日均吞吐量已达6万吨,高效的港口转运能力将与陕煤重庆港公司的稳定发运计划形成协同,确保冬季保供煤炭“运得出、到得快、用得上”,实现民生用煤“有库存、不断档”。(杨罗)
果园港
编辑:周娟娟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