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全球首款220kg矿用防爆六关节工业机械臂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正式发布。该产品由中国煤科常州研究院与汇川技术及其旗下子公司智鼎科技联合研制,核心部件已取得矿用防爆和煤安认证,可在高湿、高粉尘、瓦斯等恶劣环境下替代人工完成喷浆、3D密闭墙打印、选矸等高危作业,让煤矿井下高危岗位机器替人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被誉为“井下智能作业的里程碑”。
中国煤科常州研究院副总经理陈晓晶、矿用化技术线电机防爆技术主管张健强,汇川技术传动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章正昌、汇川智鼎总经理张兆宇、汇川智鼎技术经理王亮、汇川技术重工装备BU总经理蒋靖伟共同为新品发布剪彩。
四大行业难题,一次攻克
当前矿山智能化面临核心瓶颈:井下高危区域的重型作业仍高度依赖人工,危险、低效且不可控。恶劣环境带来设备运维成本高、执行精度差、零部件寿命不可控、系统效率低、集成难度高、响应滞后等难题,构成井下装备智能化最后一公里难以逾越的壁垒。眼下行业虽具备智能“大脑”和“神经网络”,却仍缺能在极端环境下可靠精准执行重型任务的“钢铁臂膀”。220 kg矿用防爆六关节工业机械臂的发布,一举击穿安全与效率的井下边界,为行业破局。
突破力量边界
220kg是目前煤矿矿用防爆机器人领域的顶尖水平,是真正能扛重担的“大力士”。首创“全电驱+隔爆兼浇封”专利设计,将伺服驱动、编码器、关节电机全部纳入隔爆腔体,防爆等级达ExdbIMb,重复定位精度±0.05mm,与地面工业自动化同级。
突破灵巧边界
六关节仿生结构,像人臂一样灵活,可在狭窄井巷游刃有余。航空级超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使关节重量降低50%、体积缩小30%,真正做到“举重若轻”。
突破智能边界
集“慧眼+小脑+大脑”于一体,实现精准感知与智能控制全链路闭环。视觉、力觉多模态融合,配合自研力控算法,可完成智能喷浆、柔顺搬运等自适应作业,是真正能自主作业的“具身智能体”。
突破融合边界
机械臂与5G网络、数字孪生平台无缝对接,成为“透明矿山”的核心基石。同步发布的InoRobotLab、InoRobotSim、EX机电一体化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形成编程-仿真-运维完整闭环,可缩短装备开发周期30%,提升系统稳定性20%。
三大工艺场景,一次打通
智能喷浆
视觉+力控协同扫描巷道,智能规划喷浆路径;实时感知喷枪与岩面距离及反力,自动调整姿态,精准力控将回弹率由30%降至15%以下,年节省混凝土成本约20万元;喷射厚度误差≤±15mm,支护强度均匀度提升35%。
3D打印密闭墙
六关节高自由度复现人工砌筑复杂动作,打印头恒压接触,墙体平整度≤10mm,施工效率提升60%,工期缩短一半,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
AI视觉选矸
矸石识别率98%,显著提升煤质并降低外运成本。AI视觉碰撞识别功能使其能在密集的设备群中安全作业,不会与皮带机、支架发生碰撞;力控防护则能柔性抓取矸石,防止力度过大损坏设备或抓碎煤炭,实现高效、精准、程序化的24小时无人选矸作业。
机械臂集成的气体、视觉等传感器同步将环境数据(瓦斯浓度、巷道变形)接入矿井AI大数据平台,提升工作面灾害预警精度,成为矿山智能感知网络的关键节点。
中国煤科常州研究院副总经理陈晓晶回顾:“常州研究院主导制定了多项矿用防爆国家及行业标准,此次与汇川技术合作,旨在把五十余年的防爆经验转化为开放生态,让高危作业逐步搬回地面控制中心。”
汇川技术传动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章正昌表示:“依托中国煤科常州研究院在防爆领域的深厚积淀,叠加汇川二十余年伺服电机及光机电液气全栈自研平台,我们首次在井下场景实现重载、防爆、精密三大指标兼得。后续将把这些能力矿用化、谱系化,为行业智能化提供可持续的技术底座。”
借本次联合发布契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矿山装备国产化、智能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煤科常州研究院副总经理陈晓晶、汇川智鼎总经理张兆宇代表双方签字。
220kg矿用防爆六关节工业机械臂的发布,不仅解决了井下重载、高危作业痛点,也为智能矿山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工程样本,标志我们向“井下智能作业破界者”角色迈出了关键一步。
来源丨汇川技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8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期刊简介
《智能矿山》(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主编:王国法院士
刊载栏目:企业/团队/人物专访政策解读视角·观点智能示范矿井对话革新·改造学术园地、专题报道等。
投稿网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 征稿函详见链接: 征稿┃《智能矿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欢迎投稿
期刊成果:创刊5年来,策划出版了“中国煤科煤矿智能化成果”“陕煤集团智能化建设成果”“聚焦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等特刊/专题30多期。主办“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成果发布会”“《智能矿山》理事、特约编辑年会暨智能化建设论坛”“智能矿山零距离”“矿山智能化建设运维与技术创新高新研修班”等活动20余次。组建了理事会、特约编辑团队、卓越人物等千余人产学研用高端协同办刊团队,打造了“刊-网-号-群-库”全覆盖的1+N全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发布矿山智能化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
👉 具体详见链接:《智能矿山》创刊4周年回顾
联系人:李编辑 010-87986441
邮发代号:82-476
👉 期刊订阅详见链接:欢迎订阅┃《智能矿山》杂志2026年订阅开始了!
往期荐读
往期特刊
中国煤科特刊
陕煤集团特刊
神东专栏
重大进展特刊
露天矿特刊
理事单位特刊
红柳林煤矿特刊
创新技术特刊
创刊号
版权声明
本刊对已出版文章持有电子版、网络版及进行网络技术交流和与各网络数据库合作的权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权归本刊与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