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三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三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10月2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江苏龙腾特钢集团承办的2025年三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在江苏常熟召开。钢协党委常委、副会长唐祖君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龙腾特钢党委书记、董事长季丙元等企业领导出席会议交流座谈。会议由钢协专务理事张永杰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

会上,来自中国宝武、鞍钢集团等22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交流了前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探讨了当前行业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第四季度发展形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参会企业代表认为,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坚持落实钢协提出的“三定三不要”原则,行业总体表现超过预期,生产经营基本保持稳定,效益保持平稳,为全年行业向好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这也是行业平稳向好运行的基础。

对于今年四季度行业形势,多数代表持谨慎乐观态度。多数代表认为,尽管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但行业供强需弱的矛盾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供强需弱”态势也将长期存在。近期,国内钢材价格走势低迷、库存持续增加,显示四季度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成本高企和价格低迷等现实挑战,行业效益承压较大。对此,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总结好前三季度的经验基础上,应保持战略清醒,继续坚持 “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一方面要通过持续自律控产降库存,另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产量调控等相关政策,巩固好前三季度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唐祖君在做会议总结时用了2个词来总结今年前三季度的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平稳”“理性”。“平稳”主要体现在钢材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库存相对处于低位,风险总体可控。“理性”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能按照“三定三不要”的原则组织生产经营,同时原燃料价格下降,效益同比明显改善。

唐祖君指出,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的运行主要体现了八大特点:一是粗钢产量小幅下降;二是表观消费量下降明显,降幅大于粗钢产量降幅;三是钢材出口持续高位,出口品种结构和出口流向均有所变化;四是钢材品种结构变化明显,建筑业用钢和制造业用钢此消彼长;五是库存总体较低,前期一直处于低位,但9月份以来有所回升;六是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总体低于去年同期;七是原燃料成本降幅较大;八是效益有所回升,但基础很不稳固;九是风险总体可控,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在合理水平。

唐祖君强调,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保持平稳运行,需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效益与价格、产量、成本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效益、现金流。从财务的角度,效益来源于价格、产量和成本三个变量。追求高收入、高效益,就要在价格和产量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卖方市场情况下,产量增加对市场价格影响不大,企业一般会强调量本利,增产就会增收。在买方市场情况下,产量对价格的影响就比较大,增产的结果往往是不增收,甚至亏损。这个时期企业应该强调的是价本利。供强需弱情况下,价格才是企业效益的源头活水,也是行业平稳运行的重要体现和标志。钢材与日常消费品不同,需求弹性不大,降价一般不会扩大需求。盲目降价,搞“内卷式”恶性竞争,不仅损害自身利益,也损害同行利益,更损害行业利益。目前还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产量调控政策,而不是搞数字减产、报告减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重视价格问题,把价格问题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统筹考虑价格的影响。实际上,稳价格工作难度比较大,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成本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石,是企业效益的咽喉要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三项费用等方面仍然是降本增效的重点,还有不少空间和潜力,要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利用现代化的办法、手段,提高效率和效益。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

二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轮的调整恐怕与前几次的调整不大一样。前几次调整是上升过程中的调整,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总的趋势是波浪式的上升。现在的调整是要从山顶往下走,而且可能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到一个稳定的平台。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逐步走向成熟,钢铁需求逐步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经历和解决的问题。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供需严重失衡是当前行业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也是造成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价格、产量、成本、效益等这些运行指标,还有进出口、库存、表观消费量等指标,情况好不好、合理不合理、正常不正常,主要还是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供需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三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负责高效配置资源,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负责引导、规范、托底,共同为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需要更加精准地界定与协同,需要同时发力,缺一不可。

四是企业与行业的关系。对企业而言,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的发展规律、结构和趋势。既要适应环境,在行业的框架内找自己的定位和竞争优势;也要主动作为,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通过战略选择和创新,努力成为行业规则的塑造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对行业而言,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公平竞争、激励创新、优胜劣汰的健康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企业只会阻碍行业的进步,而打击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则会损害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行业的繁荣最终依赖于其内部企业的活力与价值创造能力。健康行业滋养企业成长,行业危机倒逼企业转型。企业利益源于行业利益,行业好企业才能好。在钢铁行业,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反内卷、维护好行业生态工作,而且每一份力量都很重要。所有企业都应该加强自律,为行业生态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市场需求变化、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下滑,使得生存成为许多企业迫在眉睫的挑战;而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时代浪潮,又让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长期课题。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企业和行业穿越周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唐祖君最后表示,中国钢铁行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调整转型时期,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将重塑中国钢铁的竞争力,推动我们从全球钢铁大国迈向真正的钢铁强国。这期间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只有主动拥抱变化、深刻理解行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供稿丨产业运行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