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徐甫:202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26年展望

徐甫:202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26年展望

10月29日,在“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副处长徐甫发表题为《202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26年展望》的主旨演讲。

徐甫从需求变化、行业运行、全球格局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对当前钢铁行业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2026年发展形势作出展望。

一、需求分化明显制造业成主要支撑力量

徐甫指出,2025年以来,钢铁下游需求呈现显著分化。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投资额、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均保持双位数下降,新增需求尚未出现回暖迹象。基建投资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对钢铁消费形成有限支撑。

与此同时,制造业用钢增长强劲,成为支撑行业的重要力量。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延续高景气态势。工程机械、挖掘机等设备保持双位数增长;汽车行业9月份产销突破300万辆,创历史新高;造船完工量持续增长,家电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

从全行业看,制造业用钢占比接近50%,在弥补建筑业下滑缺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7.46亿吨,同比下降2.5%;表观消费量下降幅度更大,反映国内需求整体偏弱但结构更趋合理。建筑用钢预计同比减少-2%,制造业用钢增加1%。

二、成本下行带动效益改善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徐甫在演讲中指出,2025年原燃料供需格局趋于宽松,成本显著下降,为行业利润修复创造了条件。

从上游看,国产铁矿石产量同比下降3.8%,其中华北、华东、东北降幅较大,西南和西北地区小幅增长;全国焦炭产量同比上升3.5%,焦煤供给稳定,价格走势平稳。焦炭与炼焦煤价格较去年高点下降近50%,铁矿石和废钢下降约20%—30%,成本下降幅度居近年高位。

钢材价格在一季度保持平稳,二季度受外部关税因素影响明显下跌,7月在“反内卷”政策信号带动下短暂反弹,三季度再度回落。整体看,2025年钢材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0%。原料价格下降有效压缩了行业生产成本,为企业盈利改善提供了空间。

在能耗与投资方面,吨钢可比能耗继续下降,全行业能效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吨钢耗电量小幅上升2.3%,主要与制造业用钢比重提升有关。

产业结构方面,热轧产品占比达到54.8%,制造业用钢比例超过一半;河北依然是全国最大产钢省,产量1.55亿吨,其次为江苏、山东、辽宁和山西。沿海地区总体产量下降,中南地区降幅最大(-7.1%)。行业投资重心从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重点投向新产品开发、节能环保及工艺改造,显示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全球需求温和回升产能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预计增长1.3%(含中国),若不含中国大陆地区增幅约3.5%。印度、越南、埃及、沙特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显著,欧洲市场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美国基建法案支撑需求,但制造业外迁将抑制板材消费。

徐甫指出,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仍是产能过剩。虽然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80%,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低利润状态。主要原因包括:廉价钢材形成结构性需求、地方经济对钢铁产业依赖度高、产能置换引发“僵尸产能复活”、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部分违规生产现象。

另外,目前短流程炼钢(电炉钢)占比不足10%,明显低于国际主要产钢国(美、土耳其等国均在50%以上)。制造业用钢占比虽从38.6%提高至近50%,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行业集中度偏低,前十家钢企合计产量占比约42%,在原料采购和产品定价中议价能力不足。

绿色转型成本上升成为行业新压力。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已有144家钢铁企业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涉及产能约5.98亿吨;另有48家完成部分改造,涉及产能约1.73亿吨。环保成本上升使企业效益受到一定挤压。

在原料方面,国内铁矿石资源质量有限,对进口铁矿石依赖度高。2025年1—9月,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占比达61%,巴西居次。铁矿石供应集中度高、运输路径受地缘风险影响,成为行业潜在挑战。

四、2026年展望:结构优化与稳健增长并行

展望2026年,徐甫认为钢铁行业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大专项债规模,将拉动基础设施、能源与制造业投资;制造业升级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将维持用钢刚性需求;房地产市场有望止跌企稳,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新的支点。

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高性能钢材、特殊钢、洁净钢等高端产品需求将稳步提升;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将进一步带动高强度、耐腐蚀钢材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供应链调整为出口创造新的空间。当前中国钢铁出口以亚洲、非洲和拉美市场为主,2025年前八个月出口量同比增长显著,对巩固国际市场、消化国内产能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行业仍需关注三方面风险:一是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可能抑制建筑钢材需求;二是国际贸易摩擦及关税调整对出口形成压力;三是产能退出进展缓慢,供需矛盾短期难以根本缓解。总体而言,2026年钢铁行业将在政策支持和结构调整共同作用下实现温和复苏,稳中求进仍是主基调。

来源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转载请注明)

编辑 | 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