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铁路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60AT1产品,曾两度斩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金杯特优产品”殊荣,不仅是行业公认的品质标杆,更代表了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至8月,攀钢道岔钢轨再传捷报:成材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45个百分点,在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产量同比增长30%,用户满意度攀升至历史最高。
产品的卓越表现,源于攀钢对生产全流程的严苛把控。8月29日,攀钢钒轨梁厂主要领导牵头,召集技术骨干、生产单元负责人及班组长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既对上批次60TY1道岔钢轨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复盘总结,也针对即将开轧的另一规格道岔钢轨开展轧前技术研讨与准备工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细化轧制技术方案、制订精准的产品质量管控计划,确保每一批高速道岔钢轨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这样的精细化筹备,正是攀钢持续打磨道岔钢轨“特优”品质的生动缩影。
在轨梁厂精成生产单元现场,质检丙班班长何斌的工作态度,体现了攀钢对产品“零缺陷”的执着。他手持涡流仪,对即将发往客户的60TY1道岔钢轨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轮表面质量检测。“这支道岔钢轨的刮伤纹深度0.2毫米、长度约200毫米,虽符合国标质量技术要求的允许偏差,但也不能出厂。我们始终执行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就是为了筑牢高品质的根基。”何斌表示,“零缺陷生产、零缺陷出厂”不仅是铁腕执行的制度,更是全体员工坚守的质量底线。
正是这种苛刻的内控验收标准,将“一次质检、终身负责”的理念深深植入道岔钢轨制造的每一位参与者心中。他们自觉将“两个零缺陷”质量文化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质量管控全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益管理,最终铸就了道岔钢轨的“硬核品质”,让攀钢在该领域的标杆地位愈发稳固,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国内市场,延伸至国际标准制定领域。攀钢曾代表中国,与德国等5个国家联合制定了首个道岔钢轨国际标准——ISO22055:2019《铁路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这既是对攀钢“品质不容妥协”理念的国际认可,也是攀钢践行“中国制造”使命的真实写照。
回溯过往,道岔钢轨生产曾是国内钢铁行业一项“卡脖子”难题。由于产品断面存在非对称性,其生产涉及孔型设计、坯料加热、轧制及矫直等多个复杂工艺环节,不仅生产成本高,成材率也长期偏低,国内市场与核心轧制技术一度被国外企业垄断。直至2007年,攀钢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与铁科院共同发力,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技术,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并率先推出60AT2、60TY1两种高速道岔钢轨产品。该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为国内高铁事业的发展扫清了关键障碍。
如今,攀钢高速道岔钢轨已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绝对主力。与此同时,攀钢并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平台,持续探索品质提升的新路径,以数字化生产线检测为核心构建“数据寻优”体系,实现了对产品的“支管理、米跟踪”精益管理,进一步巩固了产品实物质量的领先优势;在服务端,轨梁厂与国贸公司协同构建起覆盖售前、售后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客户满意度反馈机制,精准掌握客户需求,及时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不断增强客户信心;在品牌建设上,攀钢以“打造世界卓越品牌”为目标,加快实施精品战略,主动对标世界先进企业,建立道岔钢轨质量对标体系,同时联合国内道岔钢轨加工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高效推出6个异型断面出口道岔钢轨型号。这些新产品凭借优异性能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形成强劲的国际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攀钢道岔钢轨已累计向国内外供货85.84万吨,产品远销巴西、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造”道岔钢轨正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创品牌难,守品牌更难。攀钢正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为道岔钢轨的“品质革命”注入更强动力,在“中国创造”的征程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丨攀钢集团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