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8时,三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这是三峡水库自2010年首次蓄至175米后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标志着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圆满完成年度蓄水任务,为今冬明春充分发挥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利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重要指示和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主持会商,国庆中秋假期连续2次会商,对三峡及长江流域水库群蓄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水利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灌溉等需求,精准联合调度三峡及长江流域水库群,在主汛期来水显著偏少、流域旱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汛后三峡等控制性水库基本蓄满,流域水库群蓄水量达108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多目标共赢。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科学优化水库调度。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结合流域偏旱形势,调度三峡水库实施3次保灌溉补水调度,累计补水72亿立方米,有力保障荆州、武汉等沿江城市和中下游1533处大中型灌区555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并根据主汛期中下游来水偏少、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的预测,科学调度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52米左右,多预留约38亿立方米抗旱水源。6月至8月,维持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基本不低于14000立方米每秒,为引江济汉创造条件。7月中旬起调度三峡水库维持157米以上运行,调度上游水库群储备抗旱水源超100亿立方米,为长江中下游城乡供水、时令灌溉等做好补水储备。
二是坚持“预”字当先,提前谋划蓄水方案。精准预报上游洪水来源及过程,统筹考虑长江上游主汛期来水偏少、中下游水位偏低及后期来水形势预测,强化水库群联合调控、优化调控,及时组织编制并批复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指导长江委批复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和大渡河瀑布沟等控制性水库提前蓄水计划,9月10日起三峡水库正式启动蓄水,起蓄水位较近5年同期均值偏高7.2米,为完成年度蓄水任务争取了主动,极大减轻了后期蓄水压力。
三是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稳步推进蓄水进程。结合华西秋雨发展态势,长江委会同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公司等单位,充分利用数字孪生长江防洪“四预”、数字孪生三峡等建设成果,锚定三峡水库蓄满目标,重点关注库区淹没和中下游洪水风险,动态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方案,组织防汛蓄水会商50余次,蓄水期间及时发出12次调度令,有效拦蓄9次入库流量超25000立方米每秒的来水过程,将最大入库洪峰流量425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25300立方米每秒下泄,全力避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超警及库区淹没,科学利用洪水资源助力三峡水库圆满完成蓄满目标,夺取秋汛防御和汛后蓄水双胜利。
四是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水库群蓄水再创新高。按照《2025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科学确定流域水库群运用次序,做好流域控制性水库蓄水工作。截至10月24日8时,纳入联合调度的长江流域58座控制性水库死水位以上蓄水量1081亿立方米,再次突破“千亿”,创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枯水期补水、春耕备耕生产提供了有效水安全保障。
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密切监视长江流域雨情水情,滚动会商研判和监测预报,做好枯水期和消落期水库调度,充分发挥三峡等水库群综合效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