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电池企业已成为这场能源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91.3GWh,同比增长34.9%。在这场全球性竞争中,中国电池企业表现抢眼,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前十强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8.4%,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组成的“双巨头”格局进一步巩固,两者合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4.8%,超过半壁江山。
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蝉联全球第一,1-8月装车量达254.5GWh,同比增长31.9%,市场份额为36.8%。其电池供应给中国主要品牌,如长安、吉利、赛力斯、小米等,同时也为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供应电池。
比亚迪继续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长50.3%,装车量达124.8GWh,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6.2%跃升至18%。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今年1-8月电池装车量达到8.6GWh,同比飙升263.1%
除双雄外,其他中国电池公司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创新航装车量32.1GWh,保持第四位;国轩高科装车量达25.1GWh,同比增长71.8%;亿纬锂能装车量19.9GWh,同比增长84.9%;蜂巢能源作为TOP10公司中增速最高的公司,装车量同比接近翻倍增长(98.5%),达到17.5GWh。
02 中国市场:磷酸铁锂主导,二线品牌竞争激烈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17.9GWh,累计同比增长43.1%。共计5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增加3家。
纵观中国市场,2025年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17.9GWh,累计同比增长43.1%。共计5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增加3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继续保持绝对优势。1-4月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0.0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88.0%;而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仅34.3GWh,占总装车量18.6%,累计同比下降15.9%。
在中国市场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保持前三位置。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排名互换,分别为第4位和第5位;欣旺达和蜂巢能源排名互换,分别为第6位和第7位。
二线电池企业竞争白热化,瑞浦兰钧、正力新能、极电新能源等企业市场份额争夺激烈。远航锦锂自2025年2月起上榜以来,已连续五个月位列前15强。
03 全球格局:中日韩三国演义,中国企业持续扩张与中国企业高歌猛进形成对比,日韩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普遍下滑。三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市场份额仅16.8%,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LG新能源以67.4GWh的装车量保持全球第三位,同比增长13.3%,但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1.6%下滑至9.7%。三星SDI成为前十名中唯一负增长的企业,装车量20GWh,同比下降9.1%,市场份额跌破3%。
日本松下装车量回升至25.8GWh,同比增长16%,市场份额为3.7%,排名第六。松下最近重组了供应链,以增加北美本地生产的比例,应对美国针对中国制造电池和原材料的关税政策。
从全球市场格局看,中国电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持续放大。相比之下,日韩企业则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挑战。
04 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明显加速。以比亚迪为例,其生产的电池不仅应用于自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上,还逐渐外供至理想、小米、蔚来乐道、丰田等车企。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中国企业正积极把握机遇,布局海外储能市场。以智利为例,作为锂矿大国,智利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在大规模建设可持续能源设施后,催生了巨大的储能消纳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天合储能、华为、科陆电子、阿特斯等11家企业共在智利市场拿下16.96GWh储能订单,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智利储能市场就拿下了9.6GWh订单,是美国市场的2.5倍。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和品牌输出升级,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一些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化国际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05 未来趋势: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变革动力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从全球趋势看,电池企业正围绕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安全性和成本优化等方面持续创新。
宁德时代今年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包括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等,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均有布局。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
供应链布局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为应对各国电池本地化要求,中国电池企业正加强上游资源布局和本地化生产能力。松下重组供应链,以增加北美本地生产的比例就是一个例证。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可能面临重新洗牌。中国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
技术竞争已取代产能竞争,成为行业主旋律。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远未饱和,随着新能源车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的普及,动力电池产业还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面对全球市场,中国电池企业需在本地化生产、碳足迹管理、回收利用等方面持续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绿色竞争中保持领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4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5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