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商务部会同建设部等有关部委启动混凝土“禁现”工作至今,整整二十年!
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也从首届走到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一届。
这一路,我们见证了行业从萌芽到壮大,从高速发展到转型升级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而今,站在新二十年的起点——
我们再次出发,带着新的思考,新的使命。
2025年11月24-26日中国科技城 · 四川绵阳“反内卷 破困局 变思路 促发展”——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这一次,我们不再只是谈“增效”,更要谈“减负”;不再只是“精耕”,更要“破局”;不再困于“内卷”,而要勇敢“走出去”。
二十年来——我们从“冬天的一把火”燃到“改变的力量”,从“变局中的抉择”走到“创新与思变”,从“高质量发展”推进到“攻坚克难”。而今天,我们直面行业最深层的焦虑:价格战、利润薄、同质化、人才流失……我们呼吁:停止内耗,重塑价值!
这一年——我们不再重复过去的声音,而是集结真正敢于“破局”的头脑,从管理重构、技术突围、模式创新,到跨界融合、绿色转型、数字赋能——我们寻找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属于每一个企业的“活法”。
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从来不是少数人的讲台,而是一群人的远征,是一线砼人的真实战场。我们分享失败,也共享成果;我们直面现实,也共创未来。
致敬——致敬每一位在泥泞中依然坚守的混凝土人,你们是这个行业最硬的“骨料”,最韧的“钢筋”。
展望——当前行业正经历深刻重构,躺平没有出路,内卷没有未来。唯有打破思维定式,重构价值链,才能在新周期中站稳脚跟、赢得尊重。
2025,我们在绵阳——这座象征着“科技与创新”的城市,呼唤一场属于混凝土人的“思想突围”。让我们一同:反内卷,回归价值竞争;破困局,跳出传统赛道;变思路,重塑发展逻辑;促发展,共赢健康生态!
二十年并不算长,只要热血未冷,理想仍在。我们,依然是那群敢想敢干的“砼”行人。
2025年11月24-26日中国·绵阳这一场二十年之后的再出发邀您一同—— 打破僵局,重塑未来!
【标准规范】
【会议培训】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咨询服务】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