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这个煤矿三步改革点燃职工创收热情!

这个煤矿三步改革点燃职工创收热情!

在煤矿,有这样一句俗语:“人叫人干人不干,市场调动千千万!”在淮北矿业童亭矿后勤管理科,这句质朴的话语精准地诠释了老矿后勤重焕生机的秘诀。

矛盾尖锐化,管理陷困局

童亭矿作为一座已投产30多年的老矿井,即将步入收缩性开采阶段。其后勤管理科一度深陷“人员少、伤病多、工资低”的困境。由于矿井开采年限较长,后勤职工队伍老龄化严重,伤病人员增多,导致实际能够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数量不足。在工资待遇方面,较低的薪酬水平难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后勤服务的主体不能改变,服务项目也不能减少,而职工对于服务质量的期望却与日俱增。职工们希望在食堂能吃到种类更丰富、口味更好的饭菜,宿舍环境更加舒适整洁,公共设施的维护更加及时高效。后勤管理科在当时的状况下,显然难以满足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也使得后勤管理科的工作陷入僵局,急需寻找破局之法。

竞标开新局,收入节节高

五年前,童亭矿后勤部门还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单位。绿化班人员全部流失,宿舍、水电、卫生等队伍也接连缩编。“有活没人干、有岗没人顶”成为常态。一提起后勤工作,职工们无不摇头叹气、满面无奈。“那时候工资低,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有积极性?”一位老职工回忆道。

转机,藏在“市场化”这三个字里。后勤管理科大胆打破班组壁垒,将各类劳务项目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责任块”;同时,联合经营管理部详细核算各项工作的成本与收益,精准定价,正式办起“内部劳务大市场”。鼓励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主动竞聘“兼职项目”,工资不再是固定保底,而是与工作成果紧密挂钩。

吴二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采掘一线转岗到后勤管理科后,他的工资直接减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沉重的经济压力让他一度焦虑难眠。直到后勤管理科发布绿化劳务竞标消息,他反复斟酌,最终凭借踏实肯干的作风拿下“第一单”。“靠手艺挣钱,每一分都踏实!”如今的他脸上写满自信,昔日的焦虑早已不见踪影。

绿化竞标的成功案例,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职工的积极性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大家纷纷主动揽活,有人争着打扫卫生,有人抢修设施,“1+1+1”的劳务叠加模式渐成风气。曾经“无人愿干”的消极氛围一去不返,职工不仅做好分内事,更主动寻找额外任务。最终,25个人承担起了过去5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跨岗抢活,人人成为多面手

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童亭矿后勤职工纷纷展现出勇于突破、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学习新技能跨岗位承接工作任务的故事不断涌现。

去年,保运区灯房改为无人值守时,灯房兼职发放便携仪的工作面临无人接手的困境。“洗衣工也能修便携仪?”面对这样的质疑,洗衣工们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尽管他们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但这些并没有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绊脚石。为掌握新技能,他们主动加班学习,白天在忙碌的洗衣补衣工作间隙,抓紧时间跟着技术人员练习操作。经过不懈努力,没几天他们就摸清了便携仪检查、维修、保养的门道。他们不仅让发放工作实现了“无缝衔接”,还为自己增添了一门实用的手艺,工资也随之上涨不少。“以前只会洗衣服,现在咱也是‘技术工’!”洗衣工们的言语中满是自豪,内心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今年4月,扫地车司机谭师傅退休,矿上的保洁工作陷入停滞。后勤管理科迅速联合经营管理部“招兵买马”,选聘持有B类驾驶证的司机。最终,供销科职工张胜和运输区职工曹正干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联合承包了这项工作。

与此同时,后勤管理科职工闫桂芳和刘金荣主动承包井口确认大厅和矿外绿化保养、保洁工作。她们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打草机的操作方法,反复练习扫地机的驾驶技能。没过多久,她们就熟练掌握了这些新技能,将工业广场、确认大厅以及矿外的绿化带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们用实际行动有力地证明了“只要肯学,就没有干不了的活”。

好评换工资,满意挣更多

在童亭矿后勤管理改革推进过程中,“好评换工资”这一创新举措,成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抓手。

今年初,该矿正式下发文件,明确“两堂一舍”满意度测评以85分为合格线,每低1分,扣减1%的市场化工资;测评结果在90分及以上则评定为良好,每高1分,相应增加1%的市场化工资。此项考核覆盖管技人员,实现全员参与。

后勤管理科同步推行“日、周、月、季”循环管理模式,清晰列出每日必做任务、每周检查内容、每月目标计划和每季提升方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将服务内容拆分为若干模块,明确各模块执行标准,有效保障服务质量。

后勤管理科严格执行《内部市场化考核制度》,每月公开考核得分和评定依据,并将结果直接与工资挂钩。考核成绩优异的职工,不仅工资更高,还在优质项目竞标中享有优先权;未达标者则按规定扣减劳务报酬,并在全科范围内通报批评。清晰的考核机制与及时的奖惩兑现,让每位职工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极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以职工关注度最高的食堂为例,后勤管理科通过更换承包商,引入更具实力和责任心的餐饮团队,为提升饭菜质量打下基础。改造后的食堂不仅精心调整菜谱,丰富菜品种类,兼顾职工口味与营养需求,还着力优化就餐环境,营造整洁舒适的氛围,并加强卫生检查,严格把控食品安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至8月,该矿“两堂一舍”满意度测评结果保持在85分以上,相关职工的市场化工资也实现显著增长。“以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是‘干得好才能挣得多’!”一位职工看着工资单上增长的数字,高兴地说道。

从曾经的“缺乏动力”到如今的“干劲满满”,童亭矿后勤管理科通过市场化改革证明:即便是老矿,也能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焕发新生。职工的幸福生活,正靠勤劳的双手实实在在地“挣”出来。

作者:李靳靳 版面编辑:陶冉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